读书笔记188:桤木王 Le Roi des Aulnes


你是个吃人的魔鬼,拉歇尔常对我说。一个吃人魔鬼?对,我相信自己的魔性......

图源:网络

内容简介
汽车修理库老板迪弗热在二战中应征入伍。他嗜血的魔鬼本性在战争中得到发挥。
战后,他将这种魔性变本加厉,成为纳粹政训学校里一个“吃人的魔王”,把痛苦和死亡带给所有健康、美丽的生灵。
小说作者米歇尔·图尼埃是法国“新寓言派”主要代表,代表作《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哲理小说《皮埃罗或夜的秘密》《阿芒迪娜或两个花园》等。
小说融入了作者对人生、人性、历史、战争等的思考,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价值。
该书获得1970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被收入译文出版社《法国当代文学丛书》。

作品赏析

图源:网络
小说开头的文字从1938年1月3日写到1945年3月,即从德国法西斯进犯奥地利,燃起世界大战战火,一直写到苏联红军攻入德国本土,法西斯末日来临之际——整个二战时期,这是小说的时代背景。
在这个背景之下,主人公迪弗热的人生轨迹带上了魔性。书中反复出现“吃人魔鬼”四个字,不仅为人物形象定了格,也奠定小说的基调。
与读者的期待相反,书中并没有刀光剑影,看不到战争的残酷场面,而是由许多琐碎的、不相关的生活画面组成。
从作者平铺直叙、温文尔雅的笔调中透露出来的是恐怖与血腥,战争最深刻的影响是人性的堕落。这才是真正的“吃人魔鬼”。
东西方均有寓言传统,图尼埃是法国新寓言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创作独树一帜。
图尼埃认为,人类存在和人类本身像是谜,他的小说试图揭示人类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的复杂过程,寓言是最佳形式之一。
在新的现实空间中,他赋予小说中寓言性人物以新的意义和哲理。“图尼埃赋予了古老的传说或神话以'现代性’。”(法国评论)
图尼埃出生于一个日耳曼化的家庭,从小受到德国文化熏陶。以康德为代表德国哲学在图尼埃的思想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图源:网络
德国哲学文化中的本体论、现象学等倾向于重现象,重直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永恒的、难以捉摸的,只有借助自己的直觉、感觉,借助各种现象去推测和感知。
小说《桤木王》便是建立在这类哲学思想之上。书中反复出现“征兆”一词。“一切都表现在征兆中。”“对征兆的释读,一直是我一生中的大事。”“一切都是征兆。但是......”
作者认为,现实生活中变幻莫测、零星琐碎的现象处处透露出“征兆”,从中能解读出世界与人生的本质。
在西方传统中,上帝、魔鬼与人是相伴相生且相长的。“魔鬼与上帝同在,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苦难史。”(罗贝尔·穆尚贝尔)
图尼埃将魔鬼的形象贯穿整个作品,展现了形形色色的魔鬼。在充满各种征兆,魔鬼无处不在的世界中,我们该如何认识世界、人生和自我?
书中人物阿贝尔·迪弗热思想中有潜在的种族主义,正是这一“吃人的魔鬼”在纳粹德国找到了合适的土壤,使迪弗热从普通人变为吃人的人,最终成为“泥炭沼人”。
这种“嗜血本能”充满了寓意和象征。
迪弗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身上同时交织着人性和魔性。
“他长相丑陋,既像阿拉伯人,又有几分罗姆人模样,身子瘦骨嶙峋,笨手笨脚。”人种意义上的弱点导致他命中注定的苦难。

图源:网络
对照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有关日耳曼人种优越性的那一套理论,小说的这种描写显得意味深长,颇具象征意义。
少年时代遭遇的不幸使迪弗热不再指望“在天边看到一束希望的火光”。这是精神意义上的软弱,这种“软弱”导致他人格的黑化及后来的恶行。
小说借助隐喻和神话来反映法西斯蒙蔽天下的企图、疯狂杀戮的兽性,以及嗜血的邪恶本质,然而对战争不着一字。
图尼埃在内容上忠实于“桤木王”这个古老的神话,又赋予它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吃人魔鬼是战争,是纳粹”,这才是小说真正要表达的内涵。
通过迪弗热的人生经历发出一声呐喊,把人们从冷漠和麻木中震醒,张开近视的眼睛,思索人类灾难的根源。
人类灾难的根源就是在他们每个人身上。小说极力想唤起人类与自身恶之根源的抗争意识,回归到正义和善良的本质与内心。
“桤木王”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悲剧。疯狂的战争,丑恶的魔性,也许就潜藏在人类奔腾的血液中,也许就存在于麻木的世界中。
人性与魔性的倒错,善与恶的倒错,在于人本身,也在于这个世界。
在我们这个“物质化”与“金钱化”的时代,人与物的倒错也是有可能的。这便是小说在半个世纪后仍具有现实意义的原因。

图源:网络
2022年从年头到年末,我们经历了两场病毒的侵袭,本该同心同德的时候,网上却出现异样的言论。
让我惊掉下巴的是,一些自认为“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言论中无不透露出极端自私的“魔性”。
例如有位比较年长的学者“气愤”地质疑,在他病倒的时候,抗原哪去了,感冒药哪去了,社区工作者哪去了......
他有没有想过,当一个城市感染率超过70%的时候,工人都病倒了,产能没有了,社区工作者也在发烧,大家都在抢药,这是被迫放开的结果,是某些人要“自由”的结果。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政府任何时候都应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当老百姓不行的时候,政府“理应”派人来伺候他,保障他。
那么这些人必须百毒不侵,能永远超负荷运转。你所要求的,是人还是神?
如果能够换位思考,政府各部门都是由你我身边的普通人组成的。
上半年,当你被关在家里感觉不到“自由”的时候,他们独自睡在办公室,或睡在社区,为了维持社会的基本运转,为你运送物资,帮你配药。
临近年末,95%的人被病毒击倒的时候,还有不到5%的人仍然坚守岗位。

图源:网络
城市中要新建一个大型医院、一个殡仪馆,三五年是完不成的,选址都很困难。为避免公共服务设施被挤兑,为保护体弱者生命不受威胁,我们都牺牲了很多,这本身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决策,在特别困难的时候,每一项决策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能够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政府,去哪里找第二个?
三年抗疫,大家都付出很多,牺牲很多,但如果只在意自己的得失,不懂得感恩别人的付出,那便是自私的心魔占了上风。
—— End ——

迷茫时读书,忙碌时运动,独处时思考。
读文学,看经典,追寻城市记忆,随时分享。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百期回首·随笔4:人生有多少次蓦然回首 On Looking Back......
观影日志85:弗兰西丝·哈 Frances Ha
观影日志84:黑猫白猫 Crna macka, beli macor
观影日志83:深海越狱 Black Water
往期回顾28:呼啸山庄 Wuthering Heights

小赏怡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