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欣赏18:达·芬奇-蒙娜丽莎 Madonna Lisa


达·芬奇一生都在致力于完善融汇艺术与自然的能力,而这幅画堪称巅峰之作。

图源:网络

丽 莎
丽莎·德尔·焦孔多,生于1479年,出身于著名的盖拉尔迪尼家族的一个小分支。丽莎15岁时嫁入富有但地位并不显赫的焦孔多家族。
焦孔多家族的财富主要来自丝绸贸易。衰落的贵族地主与新兴的商人阶层之间联姻,最终让双方都受益。
从种种迹象看,弗朗切斯科·德尔·焦孔多真的爱上了丽莎,这在存在利益交换的婚姻中并不多见。丽莎为他生育了两个儿子。
大约在1503年,弗朗切斯科买了一栋自己的房子,与丽莎搬出父母家。他委托达·芬奇为妻子画一幅肖像。那年丽莎24岁。
为什么叫“蒙娜丽莎”?这是“丽莎夫人”(Madonna Lisa)的缩写。
达·芬奇当时正沉浸于科学探索中,拒绝了比弗朗切斯科更有地位的艺术赞助人伊莎贝拉·德斯特为其作画的恳求。
他愿意画这幅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父亲皮耶罗·达·芬奇。时年76岁的皮耶罗是教堂的公证人,经常去教堂的弗朗切斯科与皮耶罗交情甚好。

图源:网络
由于皮耶罗从中撮合,并煞费苦心地为儿子拟定了合同,达·芬奇最终拿起了画笔。
另一个原因鲜为人知:丽莎不是显赫的贵族或贵族的情妇,可以随心所欲地画她而不必迎合谁。最重要的原因是:丽莎美丽迷人,笑容很有诱惑力。

不朽的作品
画板取自一棵杨树的树干中间部分,尺寸大于家中常摆放的肖像。
达·芬奇在上面涂了一层铅白色的厚底漆,并不是常见的石膏粉,因为底漆能更好地反射光线。光线穿过多层半透明的薄釉,增强了景深、光亮感和立体感。
从表面颜料反射的光线和画面深处折返的光线互相交织映入眼帘,让人物造型产生一种不断变化和难以捉摸的微妙效果。
她的脸颊轮廓和微笑由柔和的色调过渡塑造而成,上面看起来蒙着多重釉层,随着光线和观看角度不同而不断变化,画面因此活灵活现。
达·芬奇开创性地使用了一种由铁锰混合物制作的焦棕色颜料,用于丽莎脸上的阴影。这种颜料的吸油性很好。

图源:网络
达·芬奇将很小比例的颜料掺入油中作为釉料。他上色的笔触极为细腻,几乎难以察觉。他反复涂抹,最多可达30层,每层都很薄。
2010年的一项X射线荧光光谱研究显示,蒙娜丽莎脸颊的粉色基底上涂有棕色的釉料,厚度最小的2-5微米,最大的有30微米左右。
达·芬奇在上釉时故意或使用了不规则的笔法,这样皮肤的纹理看上去更逼真。
画面中丽莎坐在一道凉廊上,凉廊的柱基在画面边,但很难被辨认出来;她的双手在前景处交叠,撘在椅子的扶手上。
她的身体尤其是双手,感觉与我们异常接近,起伏的群山后退至遥远而朦胧的远方。
底图分析显示,达·芬奇最初把丽莎的左手画成抓着椅子的扶手,好像马上要起身似的,不过后来又改变了主意。
尽管如此,画面中的丽莎仍呈现出一种动态,仿佛我们刚好碰上她转身的瞬间。是我们走进凉廊引起了她的注意吗?
她的头转过来直视着我们,冲我们微笑。
画面中,光线从稍微偏左的高处射入。从柱子来判断,丽莎所在的凉廊是有顶的,光线本该来自她身后的风景。而她身上的光照则来自正面。

图源:网络
由此判断凉廊应该是侧面都开放的。即便如此,仍无法解释全部光效。这应该是画家有意安排,用他娴熟的阴影技法来呈现他想要的轮廓和造型。
达·芬奇在他的光学笔记中研究过光线变强时瞳孔收缩所需的时间。在《音乐家肖像》中,人物的两个瞳孔大小不一,不仅让画面呈现出一种动感,也符合达·芬奇在画中使用的明亮光线。
在《蒙娜丽莎》中,她右眼的瞳孔稍大。理论上,右眼更直接地朝向她右侧的光源(即使在她转身之前也是如此),瞳孔应该较小才对。
这难道与《救世主》中没有折射的水晶球一样是个失误或故意的吗?实际上,20%的人会出现瞳孔不一样大的生理现象,丽莎也是其中之一吗?
快乐也会让瞳孔放大,一侧的瞳孔比另一侧扩张更快,说明丽莎很高兴看到我们吗?
达·芬奇的画作总是让人浮想联翩,被称为“列奥纳多效应”。因为他的观察力异常敏锐,画面中哪怕一点儿不起眼的反常之处都会让人绞尽脑汁去猜度他当时的所见所想。
另一个细节是丽莎究竟有没有眉毛。瓦萨里曾赞美丽莎的眉毛:因为列奥纳多已经画过毛发从皮肤中长出的样子了,所以眉毛疏密有致,随着毛孔卷曲,再自然不过。
可是我们看到的丽莎没有眉毛。在1625年对画作的一段记述中是这样表述的:这位女士在其他方面都很美,就是几乎没有眉毛。
因此人们认为,现存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与瓦萨里看到的不是同一件作品。

图源:网络
仔细观察,画面中丽莎眼眉位置有两处模糊不清的长椭圆形痕迹。因此有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
刚开始达·芬奇确实画了两条毫发毕现的眉毛,但是由于绘画耗时太长,画在油性基底上眉毛干掉了。在第一次清理这幅画的时候,眉毛可能被擦掉了。
2007年,法国艺术品技术分析专家帕斯卡·科特对画面进行高分辨率扫描,通过滤光片,他确实看到了眉毛最初的细微痕迹。
达·芬奇对衣服褶皱的表达让人折服。他在韦罗基奥的作坊当学徒时专门练习过。丽莎尽管衣着简朴,但她的服装一样引人注目。
画面中,衣裙轻轻蓬起,光线照在竖立的衣褶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铜黄色的衣袖,褶皱高低起伏,泛着丝绸的光泽,就算是韦罗基奥看了也会为之折服。
达·芬奇是在为一位经营顶级丝绸的商人绘制肖像,所以在丽莎层叠的衣物中加入令人赏心悦目的细节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体会达·芬奇的精致用心,可以研究放大的高分辨率的图像。例如衣服的领口,有两种编制的螺旋纹样,这是达·芬奇最喜欢的图案。
环环相扣的金环,在光照下就像浮雕一样立体;螺旋纹样下面的一串绳结,与达·芬奇在笔记本中画的绳结类似,呈十字架形状......
丽莎的头发上罩着一层薄纱,这是美德的标志(不是为了哀悼)。薄纱非常透明,要不是在她的前额留下一条边缘线,人们几乎注意不到它的存在。

图源:网络
达·芬奇在画完背景中的风景,再用几乎透明的釉料画出上面的头纱。从薄纱中露出的两侧的头发垂到胸前时,那是达·芬奇最爱的卷发......
达·芬奇描绘薄纱可谓得心应手,他对现实难以捉摸的本质和人类感知的不确定性了如指掌。他深知我们在透过面纱看世界。
“人类能感知到的现实中没有锐利的轮廓和线条,相反,我们看到的一切边缘都有一种类似晕涂法的柔和感。”(达·芬奇)
在绘制背后的风景时,达芬奇使用了另一种视觉技法。我们就像以鸟瞰的方式从高处俯视这些风景。
地质构造和朦胧的山脉融合了科学的幻想,这是达·芬奇一贯的做法。荒芜起伏的地貌让人想起漫长的史前时代。
一座隐约的拱桥(可能是13世纪的布里亚诺桥),将远古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横跨在丽莎左肩旁的河面上。
右侧的地平线比左边显得高远,这种错觉让画面有了动感。似乎地球像丽莎的身体一样扭转了过来。
当你的关注点从左侧地平线移到右侧时,丽莎的头好像也稍稍抬起了。这些完美体现了达·芬奇信奉的地球宏观世界与人体微观世界的类比。
地球正在呼吸、脉动的鲜活机体:河流是它的血脉,道路是它的肌腱,岩石是它的骨骼,地球不仅是丽莎的背景,它还汇入了她的身体,成为她的一部分。

图源:网络
1893年沃尔特·佩特对《蒙娜丽莎》赞颂:世界的万千气象汇聚于她······一个永恒的生命,席卷起上万种感受。
画面中人物的眼镜似乎会随着观看者的移动而移动,这并不是达·芬奇首创,但却经常被联系在一起,被称为“蒙娜丽莎效应”。
《蒙娜丽莎》最神秘和迷人的元素是丽莎的笑容。瓦萨里写道:笑容如此美好,它似乎更像来自天上,而非人间。
瓦萨里说,达·芬奇在画像时,为了让丽莎保持微笑,特意雇人为她表演弹唱,甚至还有小丑来逗她开心,让肖像中经常出现的忧郁神情一扫而光。
丽莎的微笑有一个神秘之处,当我们注视的时候,它一闪即逝。她在想什么?
当我们目光移动时,她的微笑仿佛也在变化。这让一切变得更加神秘。
当我们看向别处的时候,这个笑容会萦绕在我们脑海中。动作与情绪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是检验达·芬奇作品的试金石。
为了让丽莎的微笑变得更完美,达·芬奇在圣玛利亚诺瓦医院地下的停尸房度过了许多个夜晚,在那里进行人体解剖,了解肌肉和神经的构造。
利用解剖学知识和光学知识,达·芬奇制造出一种难以捕捉的微笑。当我们迫切想要看到它的时候,反而过犹不及。

图源:网络
当你仔细看向丽莎的嘴唇时,嘴角的线条略微向下,看起来并没有在微笑。
当你将视线移开,把目光放在她的眼睛、脸颊或者其他部位时,眼角余光看到她的嘴,在阴影和晕涂效果作用下,嘴角上翘,像在微笑。
对于这样的微笑,你越不刻意去搜寻,它反而越发明显。
科学家的解释:与高空间频率的图像相比,低空间频率(更模糊)图像中的笑容更加明显。
当你的目光落在背景或丽莎的手上时,比你直接盯着她的嘴时显得快乐许多。
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微笑,天生难以捉摸,其中也有达·芬奇对人性的终极领悟。
在《蒙娜丽莎》中,他向世人展示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我们永远无法从外在表现中完全了解真实的情感。对于他人的内心,我们总有一种朦胧感,永远隔着一层薄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英国人需要联系他们在法国抵抗组织的盟友时,他们使用了一句暗语:蒙娜丽莎保持微笑。
丽莎的肖像深刻表现了人类的各种联系,无论是与内在自我的联系,还是与浩瀚宇宙的联系。

图源:网络
—— End ——

迷茫时读书,忙碌时运动,独处时思考。
读文学,看经典,追寻城市记忆。随时分享。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观影日志87:绿里奇迹 The Green Mile
读书笔记189:呼兰河传 Tales of Hulan River
名画欣赏·17:达·芬奇-救世主
观影日志86:最佳出价 The Best Offer
读书笔记188:桤木王 Le Roi des Aulnes

小赏怡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