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人物5: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上帝借由各种途径使人变得孤独,好让我们可以走向自己。
                                                           ——《德米安》

图源:网络

人物简介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
黑塞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
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
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寿85岁。

人物经历
1877年7月2日,赫尔曼·黑塞出生于德国南部的施瓦本地区一个叫卡尔夫的小城。
父亲是基督教新教牧师。祖父是传教士。母亲生于印度,也是虔诚的信徒。黑塞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

黑塞的家庭,左为黑塞,图源:网络
黑塞的父亲是出生于爱沙尼亚的德国人,母亲是法籍瑞士人,黑塞拥有德、法、瑞、英多国血统。
黑塞从小受到欧洲文化熏陶,也受中国和印度古老的东方文化影响,文化涉猎广泛,思想开阔,影响他日后的文学创作。
黑塞晚年在《魔术师的童年》中描述:“这幢屋子里交错着许多世界的光芒。人们在这屋里祈祷和读《圣经》,研究和学习印度哲学,还演奏许多优美的音乐。
这里有知道佛陀和老子的人,有来自许多不同国度的客人……这样美的家庭是我喜欢的,但是我希望的世界更美,我的梦想也更多。现实是从来不充足的,魔术是必要的。”
他把青少年时期所受各种教育与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幻想归结为一种无与伦比的魔力,后来毕生从事的工作就是他所谓的“魔术师的工作”。
1884年,7岁的黑塞开始写诗。两年后黑塞一家回到卡尔夫。13岁以前就读于卡尔夫小学和拉丁语学校。
幼年的黑塞显示出优异的禀赋和叛逆倾向。《在轮下》《德米安》《童心》《回忆少年时》皆以这4年的生活为题材。
1891年,黑塞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伦修道院,但是仅1年就逃离了学校,因为忍受不了经院教育的摧残。
他还企图自杀,于是父母不得不放弃。1892-1899年,黑塞独立谋生,先在工厂当学徒,后到书店当店员。

图源:网络
他游历许多城市,大量阅读德国和外国书籍,深入研究18、19世纪欧洲文学和哲学,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基础。
对黑塞日后产生影响的作家有:歌德、诺伐利斯、让·保尔、梯克、荷尔德林和艾兴多夫等。
他喜欢的哲学家有:尼采、叔本华、克尔克郭德尔,以及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黑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世界观。
1899年,处女诗集《浪漫之歌》(Romantische Lieder)收录他18-21岁时的诗作,由德累斯顿的毕尔森书店印行(自费出版)。
这一年,22岁的黑塞因精神状态恶化,自杀未遂,进入精神疗养院。之后出入酒馆,像浪子一样地生活。
黑塞的青春叛逆期格外漫长而强烈,但他在内心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
收录了图宾根时代9篇散文习作的《午夜后一小时》(Stunde nach Mitternacht)由莱比锡的第底利西斯书店出版,获得里尔克的好评。
1901年,黑塞的自传体小说《赫尔曼·劳谢尔》出版。当时只在朋友间流传。
1904年,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获得包恩费尔德奖,黑塞一举成名,从此成为职业作家。
同年,他与年长他9岁的钢琴家玛丽亚·贝诺利结婚,移居波登湖畔,度过最幸福的10年。他潜心创作。

图源:网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惊破了黑塞的田园梦。儿子卧病在床,妻子受不了沉重的生活重压,精神和身体都受到重创。
战争使黑塞面临荒凉、孤独和绝望,但他勇敢走出自己的孤独,加入保卫和平的运动。他与罗曼·罗兰建立了闻名世界的珍贵友谊。
1906年,小说《在轮下》(Unterm Rad)由费歇尔出版社出版,获得很大的成功。
1912年,黑塞携全家迁居瑞士伯尔尼。他坚持同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斗争,直至二战结束。
这一时期,除了写诗、撰文抨击沙文主义外,他还出钱支援德国流亡者刊物《新论坛》和《伯尔尼文学杂志》。
1916年,黑塞的父亲去世。久病的儿子也离他而去。妻子精神状态恶化。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之下,黑塞身体垮了,精神崩溃。
1919年,一战结束了。黑塞移居蒙太格诺拉,以辛克莱为笔名发表小说《德米安》,获得新作家方达内奖。作品获社会广泛关注。
写作的同时,黑塞对绘画产生兴趣。1920年,学画才1年的黑塞出版诗画集《画家的诗》和散文、诗、画合集《流浪》。

黑塞的水彩画,图源:网络
1922年出版的《悉达多》讲述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求道之路。1923年,黑塞加入瑞士籍。
1927年,长篇小说《荒原狼》引起了德国文学界的激烈争论。1928年,海塞来到慕尼黑访问托马斯·曼。
1931年,黑塞搬入新居。1932年,小说《东方之旅》(Die Morgenland Fahrt)由费歇尔出版社出版,同时期发表两篇关于歌德的评论。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进行文化大屠杀。黑塞早已加入瑞士籍,因而逃脱劫难,并救助很多德国流亡作家。
1943年,小说《玻璃球游戏》二卷本(1931-1942年)由弗雷兹社出版,是黑塞最后一篇长篇小说。
1945年,德国宣布投降。对始终坚持以作家身份进行反抗的黑塞来说,他成功了。
二战之后,黑塞成为西方青年读者的精神偶像。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是因为他那些充满灵思的作品 —— 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寓意与深刻的见解,一方面又具有古典般的人道理想与高贵的风格。

图源:网络
1962年8月8日,黑塞因脑溢血逝世于蒙塔纽拉。8月9日,诗集《一根断枝的呻吟》出版。

写作特点
黑塞的创作始于诗歌,也终于诗歌。他的诗歌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色彩。早期作品具有浓郁的孤独和伤感气息。
黑塞的小说同样具有彷徨、孤独、感伤、梦幻等理想追求者的浪漫气息。后期作品则截然相反。
黑塞的作品主题都紧紧围绕人对生活“两极性”的认识。他在散文《疗养客》中写道:
“我要用诗句、用篇章赞美世界的二极性,因为在那火花闪耀的两极间我看到了生活的灿烂。中国的老子为我们留下不少篇章,在那里生活的两极似乎在电闪之间触手可及。” 
小说《德米安》描述少年辛克莱在朋友德米安(上帝的化身)的引导下,克服对黑暗诱惑的恐惧,认识到“好”和“坏”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本质上都是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图源:网络
《纳尔齐斯与歌特蒙德》反映普通人对世俗生活的渴望与艺术家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矛盾,并努力使两者和谐统一。
小说《圣地行》结尾出现双面小人,最后合二为一,象征生活的对立终将转化为统一。 
《彼得·卡门青》宣扬博爱思想。书中彼得与博比的相遇、相知是黑塞对个体的人本关怀,并寄希望于“众人的人道化”,将“泛爱”延伸。
对个体生命的探索使黑塞成为孤独的诗人。他始终关注“如何超越瞬间,获得永恒的理想世界”。

人物影响
黑塞的作品迄今已被译成53种语言,有742种译本。在印度,《席特哈尔塔》被译成12种方言。
二战后,美国文坛霸主一直是海明威。60年代,黑塞取代海明威,成为美国大众文学偶像。
70年代,美国掀起“狼潮”,摇滚乐队取名“荒原狼”。哈勒尔成为部分年轻人的楷模与偶像。

图源:网络
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赵景深曾在《小说月报》上撰文介绍赫塞(黑塞)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黑塞的中篇小说集《青春是美好的》。后中断翻译10年。
1946年,黑塞获诺贝尔文奖,很多国家出现了“黑塞热”。日本人称黑塞为“追求真理的英雄与先驱者”。
黑塞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同时,他的作品也深受精神分析的影响,具有心理深度。
托马斯·曼说过,黑塞代表了一个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他的写作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类的爱心。
黑塞也是反现代文明、反美的,在他眼中,美国正是现代文明的化身。
他在一如远古的堤契诺过着隐士般的生活,文学创作上继承了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被称为“新浪漫主义者”。
当思古之情油然而生的时候,他想起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艾兴多夫和施蒂弗特。

人物思想
基督教、印度教和中国道家思想是黑塞宗教思想的三大来源。
在《我的信仰》(1931)中,他写道:“我的生活中向来有宗教,没有宗教我一天也生活不下去。”

图源:网络
当人们在现实中遭遇挫折,或感到空虚、无聊的时候,很容易想到黑塞。
黑塞的小说有明确的指导性,他那些年轻的主人公不管怎样彷徨,灵魂最后的归宿总是一些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早期,黑塞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击碎了他的田园梦。于是他挺身而出,反对战争。
结果是,他在自己祖国的报刊上被宣布为叛徒,有大量攻击他的文章,许多老友与他决裂。他甚至失去房屋、家庭及财产。
他中期的创作开始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
 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1921年,在给罗曼·罗兰的信中,黑塞写道:“老子多年来带给我极大的智慧和安慰,道这个字对我意味着全部的生活真谛。”
1922年,在给茨威格的信中,他写道:“老子目前在德国十分流行,但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的理论十分矛盾,然而老子的哲学思想实际上并不矛盾,而是辩证地看待世界,认为生活是两极的。”

图源:网络
纵观黑塞的一生,他同样摇摆在现实生活和美学世界两个“相对极”之间。
一方面,他要超越自己的文化,变成一个“东方旅行者”;另一方面又坚守典型的德意志文化传统和浪漫主义特征。
他一生所坚持的,既不是理性主义,也不是美学上的无为,而是致力于让两种古老的伟大思想互相亲近、和谐交融。
他文化视野开阔,是继歌德之后最多论述世界文学前景并提出警告的德语作家。
他晚年忧心忡忡地指出:“以工厂方式生产文章的粗制滥造的时代可能会到来。”
黑塞关注的是人类精神危机与心灵孤寂,击中了时代的神经,至今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翁塞尔特指出:“黑塞在他最后岁月里越来越热心从事‘和谐统一’问题的研究,不论在宗教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
让宗教和政治达到和谐并非黑塞最初的出发点,他指向的是人的和谐,个体“自我”的和谐。他视之为人类生存的理想。
黑塞强调完善的自我存在是思维和感官的统一,认识自我必然基于自我对生存的体验。悉达多悟道的体验最能代表此观点。

黑塞与托马斯·曼,图源:网络
—— End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每日分享我读过的好书。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读书笔记098:时光边缘的男人 How to Stop Time
读书笔记097:喧哗与骚动 The Sound and the Fury
读书笔记096:刺猬的优雅 L'élégance du hérisson
读书笔记095:最蓝的眼睛 The Bluest Eye
读书笔记094:消失的13级台阶 消えた13段の階段
每周一景N0.21:邬达克建筑之旅 5
每月人物4:东野圭吾 Higashino Keigo(下)
每月人物3:东野圭吾 Higashino Keigo (上)
每月人物2:张爱玲 Eileen Chang
每月人物1:石黑一雄 Kazuo Ishiguro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