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68岁老人因假药打了20几场官司,去世后家人替他完成遗愿,后来如何了



2007年,一位名叫张忠厚的老人过世了。
过世后,他给子女留下了很多自己在世时跟假药之间打的官司。
几年前,张忠厚孤身一人,从西安搬到北京居住,只为做一件事,那就是向药监局不断地举报各种各样的假药,并且因为这些假药打官司。
为了开源节流,张忠厚在北京南城区租了一间平房居住。
2007年,这是张忠厚”打假“的第三年。
张忠厚花了9000元,买了23盒一种叫”康消降糖灵“的药。
此药的包装盒上,没有批准文号,只有生产批号,没有在国家药品部门注册,没有地址,没有电话号码。
张忠厚认为这是假药。
几经查找,张忠厚找到卖假药的人,并将他堵在了医院里,追问生产厂家的地址。
医院的负责人表示,只要张忠厚不继续追究这件事,他们就给张忠厚退钱。
而张忠厚出了医院的大门后,直奔药监局进行举报。

 
从2005年到2007年,张忠厚向有关部门反映了十几种违规宣传的产品,打了二十几起官司,起诉销售假药的药店和医院。
张忠厚原是西安一所高中退休的高级教师,每月有3000元退休金,有住房。
他本应该安享晚年,为何执意来北京打假呢?
张忠厚的子女都劝他不要再这样做,毕竟吃了这么多苦,还讨不了好。
”你不管,我不管,大家都不管,让假药在社会上任其泛滥,那能成?“
原来,张忠厚的妻子,就是因为假药去世的。
因此,无论子女们如何劝说,张忠厚坚决打假到底,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
2009年4月2日,老人去世了。
去世时,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旁,老人是敲开了邻居家的门才被送到医院的,但儿女赶到医院,还是没能及时的见到老人最后一面。
张忠厚的儿女至今不能释怀对父亲的愧疚,因为他们曾经为了阻止父亲打假药,都做出了很多过激行为。
张忠厚的儿子,曾经当着老人的面,将药和发票全都给烧了,张忠厚一下就跪到地上,嚎啕大哭;还有一次吵挺凶的,张忠厚就离家出走了。
然而,争执、吵闹、离家出走,所有的手段都没能阻止当年张忠厚打假的计划。
直到他去世了,这些都成了留在儿女心中最痛的遗憾。
张忠厚的女儿说:”如果重来一次的话,我肯定会支持他,不会再让他一个人每天东奔西跑的,最起码身边有我,不会那么感觉自己那么孤单。“

 
张忠厚走了,却带不走,他一直在打的官司。
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张忠厚的儿女意外的发现,父亲生前一直在准备起诉一种叫”扶糖平“的药品。这一盒药将近几百块钱,打开却没有说明书。
张忠厚是在北京王府井一个药店买到的这个药,药店当时给父亲的宣传单上说,这是一种专门针对糖尿病的特效药,分三个疗程服用,每个疗程都有各自的功效,吃了这种药不仅能控制糖尿病,甚至可以停止其他处方药的服用。
而事实上,现在全世界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根治糖尿病。
而且,张忠厚从别的渠道得知,”扶糖平“根本不是药,只是一种保健食品,没有任何的药效。
他认为商家给的宣传单上存在夸大宣传,误导和欺诈消费者,所以,他准备起诉这家药店,并要求双倍退还药费。
为了弥补遗憾,张忠厚的子女决定要帮父亲完成遗愿,把父亲没有打完的官司进行下去。
2009年7月,张忠厚的子女将王府井那家药店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双倍退还医药费,同时补偿张忠厚的误时费用。
庭审中,张忠厚的儿女为了证明药店存在夸大宣传”扶糖平“的事实,拿出了这张宣传单。
他们认为,王府井药店的销售人员将夸大宣传的单子给顾客,误导消费者把保健食品当药品卖,是欺诈行为。
而药店的负责人声称宣传单不是他们药店印刷的,我们也从来没有发放过。
药店负责人说,他们从来没有将”扶糖平“这种保健食品当作药品出售,宣传单是张忠厚从别的地方拿到的。
而且,药店负责人认为,这是老人精心策划的一场只为谋利的圈套。

 
开庭这天,法院并没有当庭宣判。
此后,张忠厚的儿女和父亲一样,开始关注身边的药店。
在他们看来,这是最能告慰父亲的一种方式。
最后,这场官司,因张忠厚子女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药店向张忠厚生前发放过宣传单,因此不能证明药店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所以不能判药店欺诈了张忠厚。
这个案子的一审判决下来,张忠厚老人的子女是败诉了,但是法院并没有说这个药没问题,而是说证据不足。
张忠厚的儿女表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要打假到底。
尽管老人过世了,但是他的子女,现在仍在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在继续不断的打假。
张忠厚和他子女的故事让人动容,期待未来有一天,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到维权的行列中来,让我们身边的消费环境能够变得更加干净安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