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章】三弦问答


问题收集渠道:新浪微博@天之下官微 (私信或评论)
本公众号将与官微同步,持续更新55章以后问答。
本周问答↓
Q:大天使对小明这个角色的定位是怎样的?谢沈是出来救世防止天下大乱的,杨是报仇,李是变强大,唯独明的方向有些模糊,感觉他目前最明显的“兴趣”、干得最多的事就是观察人性,他对天下大势有没有像谢他们那样的“兴趣”?
A:我知道大家对温和纯良慈悲种子明不详的兴趣非常大。但作为天之下最神秘的角色之一,大家都想真正去了解这个角色,那何不针对他的一举一动来猜测猜测?其实,明的性格也正在一点一点的透露出,他旅程的目标,也始终如一的坚定。慢慢看总能看出答案的。从作者这里套取答案太没意思了。所以就先别问我啦。
 
Q:了心师父还会出场吗?感觉他对小明来说是不太一样的存在?(也说不定,毕竟小明对世界的认知和常人不同)
A:肯定会再出场啊。这么重要的角色怎么可能不出场!
 
Q:沈玉倾曾经问过文若善(假谢孤白)关于鬼谷派是怎样的门派和宗旨,被小八搪塞过去了,过去了这么久,沈公子为什么都不再问真谢孤白了?
A:其实他有问,谢也有回答。时间点落在李景风前往崆峒的那段时间。但内容不足以独立成为一篇故事。可能会在未来出书时补上。或者采取外传方式补上。
有些剧情故意遗漏,因为伏笔会明显泄漏某些剧情……
 
Q:如果没有杨衍帮忙善后灭口,李景风这次岂不是很可能会连累青城失了武当这票?他是沈玉倾带来的人,青城不可能撇清干系。但他似乎只想到自己会被通缉,并没考虑到两个结义兄弟的大局?不谈对错,只是想分析下李景风“当好人”的利弊,要知道沈玉倾为了这票,可是甘冒生命危险啊。
A:李景风没考虑到这些,他的作为其实是很「三爷」的。正如彭老丐不会去想那一掌真打死了严非锡可能会害得彭家家破人亡,也可能导致丐帮嵩山开战之类的。他不会忍心看他认定无辜的人死在面前。如果有人跟他分析一下,以他现在的性格,他可能还是会「犹豫」一下。但还是会救。
至于利弊得失。谁算得清楚?今天有利的事情,到了明天说不定就是有害,到了后天又是有利。跟现实世界一样。祸福难料。没有一件对的事情是永远对到底。也没有一件错的事情永远错到底。考虑大局这件事情,不是现在李景风的性格。
 
Q:小小第一次见明不详时有没有被惊艳到?她跟小明比颜值谁更高?
A:小小当时没特别注意明不详,或许应该说我没特别去描写这个,免得岔题出去。每个人多少都会觉得明不详俊美。但如果我在当时特别提到一笔:「沈未辰注意到这男人俊美异常。」读者肯定会因此分心。觉得这两人之间有戏之类的。当下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一行人的重逢,还有朱杨再会的情绪。干嘛让读者分心?
另,小妹不是特别在意颜值的人,肯定会觉得这少年俊美,但当时她更多的视线会放在久别重逢的景风身上。顶多一瞥之后就移开视线了。
如果她看完后留了心,之后会跟沈玉倾再度提起。一样的,会令读者分心。
同样的道理,杨衍对沈未辰的记忆也只有:「旁边好像有个姑娘甚是美貌。」因为杨衍当时也专注在朱门殇身上啊。
 
小小跟小明比颜值……男女有别,怎么比啊……
对我而言,即便是金城武吴彦祖也不会比女人美啊……
 
Q:大天使,明不详主动提出要帮景风追小妹,是不是意味着明不详不肯放过景风?
A:明不详不会放过任何他有兴趣的人!
 
Q:明不详教杨衍的那段易筋经很带感,是作者自创的秘籍还是有来源,如果是自创秘籍,那自创的根据是什么,如果有来源,是来源于哪里?
A:自创,一些乱七八糟的内功心法书籍改编。这个东西来自于……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过那样的年代。在武侠小说盛行的时候,书店里头出现过很多「伪书」。大概就如同周星驰作品「功夫」里头的如来神掌密笈之类的东西。里面写了一堆似是而非,乱七八糟的「武学内功」。年纪幼小的我去书店时翻阅过,虽然知道是假的,还是饶有兴趣的买了些回来研究。当作参考。那种书一本才十块二十块台币(约三~五块人民币。),可知成书年代之久远。(可能超过六十年了。1960年代的东西。)。
那段易筋经口诀是从那里的概念转换出来的,经脉穴位是真实的,方法当然是原创的~XD
不过这些书多半绝迹了。现在要找,也找不到了。
 
Q:明不详为什么要杀方丈?就算要偷易筋经,有必要杀死方丈吗,始终想不明白
A:书中有明写明不详杀了方丈吗?如果没有的话,小心明不详告你诬陷喔。
如果他真没有动机,那说不定就是你误会他了。
如果他有动机,那就可能是你还没看到动机。
总之,目前书中没明写的部分就是留白。
方丈也非常可能是刚好病发了啊。
 
Q:回顾《语焉不详》篇,明兄弟阅读功法一看便懂,内功一运即通。忽然想起一种叫“超忆症”的病,得了这个病的人不需要学习,过目不忘,见过的读过的就可以倒背如流,与电脑无异。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记忆没有权重,不会强调任何东西,如此便导致了情感的缺失。经历过的每一件事情,每一种感受都会储存在脑海中。因为不会遗忘,对旧事物的感知便失去新奇,从而引发了明兄弟对新事物的如饥似渴?每次经历相对独特(或者说每个人的经历都很独特,但普遍所有人的经历都有普遍性,相对独特是指这样的经历在记载上没多少样板?因为他阅读了藏经阁中的万千经典)的人出现后,他就露出了那“温暖如春花的微笑”,以此获得新奇的认知?
请问三弦大大,创作此角色时有无借此为灵感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些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A:很遗憾,虽然我知道有这种病,写的时候真没有以此为灵感。但我既然知道,说不定潜意识中就默默用上了也说不定。
明不详的设计灵感多半来自佛经。显然的,明不详肯定具备了你所说超忆症的症状。但他领悟、理解的能力就不是超忆症能解释的了。毕竟记得不等于理解啊。
 
Q:“臭狼”这么好色变态又男女通吃,如果看到小明他岂不是要疯?他会对小明百般下手吗?小明会怎么对他?
A:他最好保佑自己永远不要遇到小明……
 
Q:沈未辰对谢孤白那句“有时也要为自己想想”是怎么理解的?老谢向来城府深如海,那句话是突然产生的念头,还是本就藏在他心里的想法?
A:目前小小的全心都在家庭,一切以家庭为主。几乎没为自己想过事情,这是那个年代大家闺秀常见的情况。也跟家庭教育有关。她如果是楚夫人的女儿可能会比较跳脱一点。但看看沈玉倾,甚至看看沈家上一辈,沈家的家教大概就是如此了。
 
老谢早看穿这样的小小。你若觉得你朋友的生活方式或者想法简单──起码自己觉得可以更好。是不是也会想劝两句。但老谢并没有,或许这种状态的小小对他是好的。但只有在那瞬间,他忍不住开口说了这件事。劝小小跳出自己的框架。
 
Q:以前小妹都喊文公子,现在忽然称若善哥哥,是否可以认为小妹心底里待文若善很亲切?但明明那时候她对小八主仆都是一样的“疑虑戒备”啊?
A:那也是感情流露的一部份阿。文若善死后,她相信文若善是好人。对他的感情就会更深一点。小妹戒备疑虑,是替他哥担心,但这一年多的相处以来,谢文两人确实都在帮助哥哥,而且没有任何不轨举动。甚至沈玉倾被抓时,她还希望谢孤白能够跟着帮她画谋。
 
内心深处她是愿意相信他们的,他已经认同了文若善,到现在才认同了老谢。
 
说起来,家教与环境对人的性格成长很重要,严家养了四个儿子是这样,沈家养了一对兄妹是这样,彭家一脉三代,连长相都这样……可见家教与环境之重要性。
 
Q:文若善死时,沈未辰大哭,哭到昏过去,醒来又哭,又昏过去,这反应,当时不觉得过分(我们读者也哭成狗啊),但是后来对比大元师叔死时,她只是“难过”,从情感分量来说,从小呵护自己的长辈跟萍水相逢的好友,哪个的死冲击更大?是错觉吗?
A:我还特地回去重翻了一次…
原文是写:她哭累了在沈玉倾身上睡着,没写她哭昏过去,而且也只有睡着了又醒来,只觉得恍然如梦……
白大元是青城守卫宿耆,保卫沈家兄妹多年是没错,起码在青城的城池里头,会很容易见着沈家兄妹。有感情。但那种感情,距离你说的『从小呵护自己』差的甚远…
白大元是手下,文若善是朋友,白大元是公远大于私,文若善是私远大于公。这点分际绝对是有。白大元从一箭如故篇到崆峒篇身亡,他基本从未过问太多沈家兄妹的事情。于私情上的交往不深。但他就是个老仆人,沈家兄妹重情,一定会注意且关心这位老前辈。甚至可以说,他们说不定还有几次深入的闲聊。沈家兄妹是细心的人,说不定还知道白大元有几个儿子女儿,谁出嫁谁娶媳妇。认得,有感情。但「没有深入往来。」
 
假如你去公司上班,每天帮你开门的守卫是同一个人,二十年后,这位守卫死去了。你一定心理很难过。说不定会去参加他的丧礼,也会给他白包。甚至会多问几句他的家人状况。
 
但感情未必比得上你认识几个月的朋友。亲疏远近在此。
 
白大元不是那个已经介入到私事的手下,例如蝙蝠侠与他的管家。也不是贴身丫鬟。打小帮你打理私事。也不是会随时关心你今天是不是不开心,那种更亲近的手下。
 
更贴近的说法,教你三年的数学老师,跟转学过来坐在你旁边,认识三个月,去过你家,跟你很聊得来的新同学,你对谁的感情更深?
 
感情的深浅不止在于时间,最重要的一点是:「介入你生活的深度」
 
于这点上来看,文若善肯定比白大元有份量。
 
但如果像是老管家,甚至已经介入生活的那种,那肯定也很有份量了。白大元目前就描写来看,还不是那种程度的长辈。
 
Q:卜卖人上次出现是昆仑共议之前,之前问答里说夜榜出现是昆仑共议那时就出现了,也快一百年了。理解起来卜卖人赊锅时候还没夜榜?那当时那个卜卖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的多人?如果是个人是后来夜榜的老大吗?如果是组织是夜榜的雏形吗?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提醒某些人注意,为什么事后真的屠村?是为了百年之后的下次提醒更有效?但是如果没有人将这个故事流传下去,那屠村岂不是多余了?又或者那个村被灭另有原因?
A:关于卜卖人的部分,请继续收看天之下。不过谨记,天之下没有妖怪,这点是确定的。
 
Q:李掌门奉道指的是哪个道?独行道吗?有什么除了不能结婚生子之外别的规矩吗?
A:接近独行道没错。是把北方的东西带到南方了。但也不全然是,因为掌门的武功高,不收弟子会显得很古怪。我设计衡山的政治制度时,觉得独行道中不收徒这点不利于组织发展。所以拿掉了。因为这很可能剥夺了门派当中最优秀的人收徒弟的可能。
另一点则是,掌门传任的时候下一任掌门可能已经有了年纪。他就算单身,但预期自己可能会接位而不收徒弟很不合理。
 
我举例说明:
 
假如这代衡山掌门四十岁当掌门,手下有三~五个优秀的门人,这三~五个门人都最优秀的几个之一(起码是门派前十名或者前二十名的人物。)假设当时都二十岁
 
这三~五个人都有心竞逐掌门之位,所以都不婚、不留后代、不传艺。
 
不婚不留后代不会影响到衡山的强大。但是不收徒弟……
 
假设这个衡山掌门很长命,他七十岁死的时候,这三~五个人都五十了。然后这三~五个人都没收徒弟…
 
如果衡山掌门考虑到这三个人都太老了,打算从徒孙找继承人。这徒孙当中又有三到五个最优秀的弟子,也不能收徒弟。
 
我觉得这制度简直把衡山人才腰斩了……
 
所以改变了些,变成:不婚娶、不留后代、不留余财,把不收徒弟这条去掉了。
 
当然,师父厉害不见得懂得教徒弟,师父不厉害说不定徒弟会很厉害。但我想了想,我觉得不传艺实在不像衡山会立的规矩。就拿掉这个了。
 
Q:有人说奉道是东北武林的说法,奉独行道的意思,想问三爷一直单身,是不是也奉了道?
A:没有,三爷独身只是因为没想结婚。他喜欢自由点。十年前该婚的时候他哥去当了盟主不在家。朱爷想安排都被他打哈哈打掉。
奉道好像真是北方说法,南方没有,我乾坤挪移了一下。
 
Q:三爷认识李玄燹吗?他跟楚静昙年轻时一起游历过(还有诸葛两兄弟),那时候李玄燹认识他们吗?感觉诸葛然损李玄燹的时候有种迷之熟悉感,怀疑他们这一圈年轻时都是熟人?就像现在的主角团们?
A:认识。但交情没很深。李玄燹是跟觉空那挂混的(不要乱说)。老实说,都是高阶层份子,见面肯定会有,诸葛然什么人都损,老严也损、沈庸辞也损,李玄燹自然没理由不损。
 
Q:崆峒跟另外八大家的关系有没有哪家比较好的?
A:少林,崆峒上上任掌门跟觉空是姻亲,点苍,三爷跟诸葛兄弟相熟。其他就还好。门派间的感情会变化。好会变坏,坏会变好。跟姻亲的结合还有政治利益结合相关。但会改变。
 
Q:船舱三杰(衍明李)的友情目前来看,同甘共苦共患难,理论上应该完全不输给青城三杰(谢沈李)啊?仔细想想,田鼠也就跟沈谢相处了1个月,究竟是什么导致他更亲近沈谢呢?
A:李景风跟明杨相处时间连一个月都不到啊。船底两天,到襄阳帮两天,就遇到沈谢一行。后来照顾杨明十余天最多。所以天数论,沈谢相处时间更长喔。
 
另外:
一:他们相遇那篇就跟你说了,那叫一见如故(X)。好啦,开玩笑的,一开始的景风是小小救了他,有救命之恩。他们在船上的一个多月是朝夕相处。而且沈玉倾因为欣赏景风,所以他尽力在拉拢彼此的关系。直于当时还是小八的老谢,景风跟他相处最没压力,至于朱门殇,是非常容易交朋友的类型。景风跟他们相处。小是救命恩人,谢朱当时是船上聊最开的人。沈是最想跟他拉近关系的人。文若善本身就是好相处的人,那是无忧无虑的一个多月。都在船上,关系靠的非常近。
 
二:
景风对明不详有提防心,虽然本性促使他对待杨明一样好,但景风本身对明就不是这么的亲近。明也没特意亲近他。景风对明相较之下远不如对其他人这么亲近。反而杨衍对明就非常亲近。
 
景风对杨衍,杨衍本身有强大的戒心。是刺猬,容易炸毛,他的性格本身就不好亲近,船上说话时动辄发怒。当然景风不介意。船上携手共抗河匪,他对杨衍跟明不详都是有好感。但说起亲近,自然不如沈谢一行亲近。
 
而在救回沈之后的结拜,更是拉近了他们的关系。
 
三:
对景风而言,景风是记人好不记他对人好的性格。他会记得别人对他的好,但不会记住自己对别人好。沈家兄妹与谢朱在他一无所有时伸出援手,救他又保他平安,赠剑赠马赠书赠银两赠药。这对他而言是很大的感动。时机点很重要。彭老丐、朱门殇,虽然与杨衍相处不久,但都是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他希望与光芒。给了他人生另一个方向与出路,即便玄虚当了杨衍三年师父,对杨衍而言都比不上老丐跟老朱。也远不如认识一个月的明不详。李景风遇到沈谢一行人时,正是这个情况。这就是所谓的雏鸟效应啊。
 
这跟前面白大元的问题相似,交情与感情不是在于相处的时间长短,而是在于他有没有走入你的生活,或者打动你的感情。
 
不过说起来,目前跟李景风感情最深的一定是三爷啦。
 
Q:都说明不详没有感情,是个AI,但事实上小明为了保护杨衍确实可以奋不顾身,我们都知道,这是因为他对杨衍的“好奇”。首先,如果对一个人“好奇”到可以为他死的程度,称之为深厚的感情有错吗?其次,只要这份“好奇”还在,明不详就不会让杨衍死掉,会想方设法保护他(让他活着),称之为忠诚的感情有错吗?通常我们对朋友的定义是,朋友会对你好,然而有谁能肯定自己认为的对他好,一定是真的好呢?明不详对待“朋友”,他从不用自己的判断去对朋友好,而是提供机会让朋友选择他们自己认为好的路,这样想想,这岂不是一种“基于理解和尊重之上”的友情?明不详有情,其实没毛病啊?只是他的情,非普通人的情,更接近“好奇”?
 
A:这些说法都没错,这就是周公恐惧流言日。假如明不详就在武当门口死了。他就是杨衍永远的白月光与朱砂痣。如果有一天明不详出卖了杨衍,说不定就会变成蚊子血跟饭沾子。
 
如果以行为决定动机,明不详绝对没毛病,所以谢孤白直接跳过向李景风解释明不详是坏人这件事。转而要他去找萧情故。因为谢孤白也懂这道理。说这么多都没证据啊。
 
但作为上帝视角的读者跟作者,自然会定义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感情。而是出自好奇。又或者出自其他原因。
 
这关键的差别在于:
一份感情失去时,会伴随另一份感情。
你被爱的人背叛了,会衍生愤怒。失去爱的人,会失落、自责、悲伤等等等。甚至你恨一个人,杀了他之后,你会解脱、快乐、或者其他感情。
 
但当杨衍死去的时候,明不详看着他,并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当杨衍复活后,明不详依然没有任何感情。
 
他没有因为这些而衍生出其他感情。
 
甚至明不详的好奇也不能全然定位成感情。因为你若对一件事物产生好奇,衍生的情感可能会是:知道真相而开心,查不到真相而失落。对结果不明感到焦躁等等等…
 
但明不详几次勾引李景风失败,他也没有因此衍生出其他感情……
 
所以明不详的好奇跟感情还是有差别。
 
通常我们说明不详没有感情,是指这部分的没有感情。
 
但若往更深处去讲「情」。这就进入另一个更复杂的层次了。这且按下,未来再说。
 
Q:李玄燹的首徒是女弟子,是不是暗示了衡山女尊男卑的现状?较之唐门如何?
A:没到女尊男卑,最多最多男女接近平等。唐门还是男尊女卑,不然唐绝艳上位不会这么麻烦。绝大多数的门派都是男尊女卑。包括青城也是。小小虽然过的好。但对家里人而言──就是联姻用的。
 
当然并不是把小小当作工具,他们是有深厚家庭感情的,但他们的观念就是如此,女性的功用就是这样。他们不会有一点想让小小有发展,成为青城重要支柱,培养为青城首席战将的想法。
 
想想以小小的学武天赋,如果生在唐门会怎样?
 
翠环会把小小培养成唐门第一战将,主掌兵堂、卫堂。然后不会嫁出去,只会招赘。不但对她训练,还要让她历练。成为惊才绝艳的左右手。
 
但如果掌事的不是翠环,是唐锦阳?
 
那也就是联姻用,即便是唐惊才这样受到翠环重视的孙女,最后也是联姻用。虽然我们都知道这联姻背后还有冷面的算计。
 
Q:老谢这章的突然真情流露,是不是因为小小的“虽然我不懂你,但我决定相信你”的表态出乎他意料?或者说突如其来,毫无防备之下,被打了个直球,撞开了心扉,来不及关闭,“感情”乘机冒了出来,“理智”一时没追上?这样描述老谢的心理过程不知道对不对?可能也就是1秒之内
A:算是吧。还有一种心态,是藏在谢孤白心里没有直写的。但只要细想就不难理解的心态。因为有这种心态,所以才会在这瞬间忍不住说出真话。
先讲清楚,跟男女之情绝对无关……这是对沈小朱文风都有的心态。理解这份心态,会有助于审视谢孤白的一些言行。
 
Q:老朱懂老谢的天下情怀吗?
A:老朱不懂,他才不想自己的世界变得这么复杂……
 
Q:目前为止最懂谢孤白的人是谁,是死去的文若善,还是并肩携手的沈玉倾,或是互为损友的朱门殇,难不成是棋逢对手的明不详?是最懂,不是懂哦
A:文若善,妥妥的。
55章以前问答汇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