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问答】主打第八卷嵩山篇回顾1w+干货爆更



Q:沈未辰和齐三爷默认相亲,都是出于这桩联姻对门派好,沈未辰更是因为青城生她养她,亲恩深重,她想报恩还情,既然这么想,那么“好”一桩亲事,又为什么主动搅黄?是否显得言不由衷?还是说被顾青裳的话影响了?
A:
如果没有去过唐门,没有去过武当,伯母不是楚夫人,没有听过李景风几次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没有谢孤白的小提点、没有顾青裳见到她化妆时的不屑与轻蔑……沈未辰最后都不会反抗。
 
她几乎早就将联姻当作自己生来的使命,把相夫教子,指点下人,像母亲雅夫人那样当作自己未来的生活。学武的天赋就跟琴棋书画一样,就是个兴趣。学着好玩,不需要实用。甚至她连像楚夫人那样管点政事的打算都没有,她在青城,雅夫人就没教她管过政事。
 
顾青裳说了师叔的故事,说穿了就是认命,立刻听出这故事内涵的沈未辰,也立刻理解到了自己早就“认命” 。但是因为之前那些事情,让她的心浮动。
 
这是青城给她的责任,而且是用爱去给予的。所以她在搅黄之后自己非常懊恼,觉得自己这样太自私,是不对的。直到顾青裳跟她说:“你现在还不用急着卖自己。”旁观者清,顾青裳的优势是身在局外,有些情况反而看得比局中人清楚。
 
实际上就是说,青城现在不急着要这个联姻。体认到这点之后,小小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但在这个决定当中,其实也有时机和形势的影响。若青城不嫁女就会危亡,那就是另一回事,若真如此,我想小小绝不吝于承担自己身份所系的责任。
 
最早察觉不对的人是沈玉倾,所以他一直在问小妹的心意,又说“我更喜欢看小妹动武的模样”,对于小妹要联姻这件事情,他一直都不是很乐见。但他受到的教育使然,还有身份不对——他毕竟只是堂哥,不能替堂妹作主婚姻。他不便多说什么,所以他不会像雅爷那样说:“哪怕一个乞丐,入了青城就是名门。”
 
回头看那场相亲,若不是小房猛然起身那一句“我有娘,我娘是诸葛然”让小小失控大笑,这桩婚事必然是成的。那一阵大笑,让小小在那场拘谨且无破绽的相亲中,感受到了“解放”的快乐。
 
至此,沈未辰才开始去找寻自己想要的模样。
 
Q:苏亦霖几岁了?好像说他比萧情故小几岁,那也很大了吧,居然还没娶妻?是自己不想成亲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A:
他一直喜欢苏琬琴,前面几年的时间在等苏琬琴答应。然而苏琬琴只拿他当哥哥看待。苏琬琴嫁给萧情故后,一时间没有决定自己的对象。他虽然是养子,身份也是嵩山掌门的儿子。作为政治联姻的对象也不是说找就找,就耽搁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苏琬琴嫁给萧情故后,与苏家人的关系变得尴尬。态度转趋保守,也就因此耽搁了婚姻。另外他年纪也真的没多大。苏琬琴嫁给萧情故也才两年时间。他比适婚年龄大一点而已。
 
其实萧情故的年纪才算是太大了。成婚时都超过三十了。
 
Q:嵩山为什么会跟华山世交关系好?是少林的缘故吗?
A:他们有共通的敌人少林,少嵩之争时,华山就是最支持嵩山的一派。两派从那时起就世交了。
 
Q:侠以武犯禁,李景风还得出了“不与权交”的结论,他想把这种思想薪火相传,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出来为每一个弱势群体主持公道。那他想没想过,倘使真有成千上万这样的人,每个都以自己的主观判断挑战权威,挑战法律,动辄刺杀当权者,谁来给这些人竖个道德准绳,保证他们行事不会偏颇?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多了,谁能保证不是另一种乱源?今天可以杀嵩山副掌门,明天九大家家主都可杀,真的杀了,天下大乱,百姓遭殃,算谁的?
A:
这分为几个部分解读。星爷的电影“苏乞儿”中,皇帝面对丐帮几十万帮众,对苏乞儿表示如芒刺在背。苏乞儿回答:“丐帮有多少人,不是我决定的,是皇帝你决定的。你要是人人有饭吃。疯子才自愿当乞丐。”
 
如果有成千上万人跳出来挑战威权……我想意思相同。
 
谁为这些人竖立道德标准,保证行事不会偏颇?显然,无法保证。
 
换个角度说。
 
日本黑道喜欢说自己“侠义道”,但他们干的事,除了漫画与娱乐事业中美化的,又有几个是符合侠义道的?盲目以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做犯罪的事,就是要被抓走的。李景风点的灯,却不是如此。他只是希望“让做好事的人能传递下去”,以武犯禁,犯禁两字就代表犯法,同样要接受处罚。没这种自觉,就只是喊空话。李景风是有被通缉千里的打算的,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天下无冤屈,这些人想自诩为大侠,也会被唾弃,而非受到赞扬。
 
举个极端的例子,老港剧大时代中的丁蟹,也是自认:俯仰无愧于天。然而大家可恨死他了。我想除非像丁蟹这么没自觉,不然大伙心底没点B数吗?
 
再说,李景风也没打算挑战权威,挑战法律。他管的是不平事,是奚老头那种事,是卜生一家那种事。要是有人自以为是,闹出了乱子。无论出于善意或恶意,那都不是李景风能管的事了。有人钻了法律漏洞,不代表法律就是不好的。有人听说了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就创业,或者轻信了“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就轻易的放弃学业,那也不是这句话或者比尔盖茨应该要背的锅。
 
天下大乱,百姓遭殃,算谁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自己的立场,跟自己的信念。那些人就算受到李景风的影响,也不能算是李景风的锅。没有人能以一己之力救世,也没有人能以一己之力乱世。李景风没这么自大,而如果有人认同李景风的信念并且决定自己践行,那就要做好被执法的准备,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
 
Q:苏长宁眼中的严非锡是不是有朋友滤镜?感觉苏老爷子心眼不坏,他怎么看待严非锡的人品?
A:
人很容易依循传统跟习惯,从权贵角度看世界跟底层人看世界是不同的。规矩就是这样,世道就是这样。对苏长宁而言,严非锡顶多就是太狠了一点,没什么过份之处。受害者对他而言跟路人差不多。
 
身处的世界不同,经历不同,看待事物的方式就不同。聪明如小小,环境告诉她她的工作就是门派联姻。婚后养儿育女,驱使下人,打扫房子,管理家务。她也就作好这样的准备。并不觉得有何不妥。苏长宁也是。
 
相对之下,中层阶级出身的萧情故的态度就更贴近底层一点。
 
Q:严旭亭辣么好色,怎么对苏家小妹好像真当妹妹一样,都没半点意思?苏小妹颜值是什么水平?
A:
好色归好色,妹妹就是妹妹,多漂亮的妹妹也还是妹妹。再说九大家的婚姻不是看上谁就是谁,自由恋爱可以说是比超级奢侈品。能遇到一个看的上眼甚至喜欢上,然后门派又匹配的对象是不容易的。门户不对的只能当妾。反正可以纳妾,正妻的出身比较重要。
苏银铮算漂亮可爱类型,世袭的大门派,通常颜值不会太低,主要是可以娶美女,嫁帅哥。基因容易洗得漂亮,看看摩洛哥王室……当然也有怎么洗都洗不好的,例如英……咳咳。总之,苏银铮算可爱类型。对严三来说,相处的时候就当妹妹看待了。就没多的想法了。
 
Q:人站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个人主观感受不同,同一件事得出的看法就会大相径庭。比如崆峒篇里,李景风是被饶刀山寨所救,他看到的就是饶刀把子对比其他马匪的仁慈,看到饶刀山寨像个普通村子一样的日常生活,看到山寨中人被迫落草为寇的无奈,而觉得他们理应得到招安。但如果救他的是那个被打劫的村子呢?他还会觉得饶刀山寨可以被宽恕吗?就如这次,他一开始接触到的是奚老头,那如果他一开始接触的是嵩高盟的人,看他们如何辛苦抗争,为嵩山打算,他会不会觉得嵩山的人如果死于内部斗争,那也只是派系斗争的正常伤亡,顶多怜悯一下?他以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衡量善恶,判断谁该死,是否嫌欠换位思考?相较之下,齐三爷的换位思考似乎更多一些,李景风是不是还太嫩?
A:
对,三爷毕竟老江湖,经历过的事情比他多太多。但他也在逐步成长。很多时候,遇到想不通的问题时,他就照着三爷的教诲“别跟自己良心过不去”作为准则。
 
但对于是非观,李景风是抓得住的,饶刀山寨时期,他怜悯山寨的人,但他并不认为山寨是对的,他求的只是希望三爷能想办法网开一面,让山寨的人有机会改过自新。他对灭掉山寨的赵心志发脾气,是因为对方说谎侮辱了饶刀把子,还有杀了老弱妇孺。他跟三爷都知道这在剿匪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但听到有人说谎加上血性,就忍不住发作了。但也仅止于纠正对方的谎言,并未想过报复。
 
他的是非观一直都很强烈,如果今天山寨真的杀害良民,即便知道他们是有苦衷,也不会轻易放过。嵩高盟这点就不能跟饶刀山寨比了。即便他先认识了嵩高盟,也不会认同他们滥杀无辜的行为。就算判定这是内部斗争的正常伤亡,他也不会加入嵩高盟,你们的内部斗争关我什么事?反之,内部斗争无论是哪一方,特意且故意的造成多馀伤亡,他都会反对,甚至反抗。
 
他的判断很简单,却也很复杂,一是良心过得去,二是自己认定的大是大非,三是血性。至于换位思考这些,他共情能力强,也许慢慢也会理解这些事。
 
Q:诸葛悠跟她公公徐放歌的关系处得如何?她有婆婆要伺候吗
A:
关系尚可,对诸葛悠而言,公公想把丐帮家天下,那是他的事。他爹还想当万年盟主。那也是他爹的事。但是有些作法过头了,她跟她老公就会想去处理,缓冲一下。彭老丐的孙子肯定要救的。但也没必要跟公公叫板。
 
她有婆婆,但没必要就不去讲了。徐放歌还有妾,但没必要也不用多说。其实严非锡也有妾室,唐绝就更不用说了。
 
具体而言,徐放歌不太喜欢诸葛悠,但碍于诸葛焉的面子,也就少训斥这媳妇。诸葛悠不算孝顺公公的媳妇。但毕竟是公公,态度也是要恭敬的。就是个还可以的关系吧。
 
Q:苏银铮和俞净莲,如果老严有得选,他会让严烜城娶谁?为什么?
A:
俞净莲优先。跟嵩山已经感情够好了。亲上加亲不急,再说可以让世子娶苏银铮,效果更大。襄阳帮势力虽然远不如嵩山,但扼住长江水域,又逼近武当山。襄阳又是兵家要地。肯定俞净莲优先。
 
Q:严烜城表面与世无争经常自嘲,内心深处的他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废物?怀才不遇?命运不济?还是?
A:
他不认为自己是废物,也不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命运不济……九大家的嫡子还算命运不济?他也不算胸无大志。他或许没有抢夺世子,执掌一派的野心。但他同样觉得自己可以做好一些事。有些事情可以处理得不像父亲这么恶劣。然而他爹不信他这一套。他难免心有郁郁,但也只能算了。
 
于是他现在就只能“与世无争”,好好过日子,跟一些好朋友往来。过着轻松自在的日子,这是眼前的他最大的想望。当然,等父亲过世后,他也挺愿意帮助弟弟,领一个职事,展现一些个人的抱负与能力。
 
严烜城会告诉你:天生我才必有用,并不是当不了栋梁,木材就得拿去当火烧。各安其位就是。
 
Q:挺微妙的,感觉严大公子的性格跟唐绝很像?大天使认为呢?
A:
差多了~XDDDDD
唐绝一开始的野心可大了!严烜城并没有野心。唐绝是对自己兄弟下得了狠手的人,严大一点都办不到。
 
对唐绝而言权力很重要。甚至为了权力,可以娶一个自己一点都不爱的女人。对严烜城而言,权力跟他没关系。他有就有,没有就算了。
 
唐绝理解了妻子比自己更优秀,愿意退让成为妻子的副手。这概念大概是:我这人胸无大志,只想挣一个亿的小目标。没想我老婆能比我更快挣一个亿。那我就交给老婆去挣就好。干嘛跟她抢业绩。唐绝可以一辈子被人嘲笑。套句唐绝艳说的:太婆这种人很少,太公这种人更少。但凡唐绝配合度低一点,脑子不好使一点,情商低一点。都会影响翠环的前途。
 
严烜城……虽然他是个好人,但他——
 
一:真能忍受一个比自己强太多的妻子?别以为这点容易,在那个年代,99.99%的男人做不到。更何况,他只会让自己的妻子在家当贤妻良母,养儿育女,这是他自己的理想世界。他自己都不爱争,他会放任类似翠环这样的妻子去争?
 
二:他不可能让妻子对自己的兄弟动手,对自己的家人动手。他亲情观非常重。小事情上面他或许可以违逆一下父亲。大事上他是把亲情放在前面的。严青峰个性如此恶劣,他对这弟弟还是有深厚感情。如果不是这样,严昭畴跟严旭亭哪会如此敬爱这个大哥?
 
另外:
 
唐绝其实是个非常杀伐果决的人,只是翠环比他优秀,但不代表他本人是个庸才。在翠环入门前,他也是竞争继承人的热门人选之一。严烜城相对优柔寡断多了。
 
严烜城本性善良,唐绝甚至连宅心仁厚可能都算不上。
 
怎么会觉得这两人很像???这是哪来的错觉啊~~XD
 
Q:觉空首座的子孙到第几代了?重孙子女?那边嵩山有个苏亦霖还没娶亲,觉空大佬会打这个主意吗?
A:
觉空有孙子女了。他不会打算找苏亦霖当孙女婿,除非他打算把苏亦霖当作对付嵩山的棋子。先别说他有没有意愿,苏长宁会不会反对?苏亦霖自己会不会觉得瓜田李下太严重,以后成了嵩高盟首要必杀目标?这主意打了也不太容易成。
 
Q:明不详应该知道萧情故就是了净?他还在意(或者说感兴趣)这个人和当初的事件吗?
A:目前相对不在意。以后找上自己再看看这家伙有没有让他觉得有趣的地方吧。
 
Q:小明提到过一个为情自尽的人,这会是个有份量的故事吗?小明游记(雾)啥时候能出版面世?
A:小明游记不急,几篇外传故事以后慢慢发出来。为情自尽的故事,未必是重要的故事。我说未必,这是中性词。嗯嗯。就这个意思。
 
Q:有个细思极恐的事情,少林开妓院,是觉见自己的脑洞,还是明不详的有意引导?小明好像并没有提点这么具体的手段呢。觉见内心深处是否也是六根不净?
A:
小明跟觉见聊了很久,我想有些细节小明可能有引导。觉见很世故,他知道这些俗僧们在意什么,怎么做可以笼络人心。怎么做才能做的好。这一点是前方丈觉生选他当继任掌门的原因。比起来,其他正僧除了了净的师父觉如外,可能都想不到这么好的点了。
 
Q:奚老头又吝啬又抠门但是李景风对他挺有感情,是不是把他当成自己爹了?李景风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是怎样的人?他是不是特别缺乏父爱心里很羡慕奚老头父子俩?
A:
景风对父亲的印象很淡薄,但根据母亲所言,父亲是个正直诚恳老实的人。景风的个人性格很大一部分是母亲形塑出来的。后来还有个如师如父亦如兄的三爷。我想奚老头很难代入他心中的父亲形象。
 
但奚老头像是他在易安镇的邻居,之前说过了,易安镇已经渐渐荒凉,住的多数是老人,奚老头给他的是邻居的亲切感。那种从小看到大的邻居。
 
Q:倪氏对小女儿苏银铮似乎漠不关心?总觉得好像她只有一个大女儿似的。
A:
也没有不关心,因为她比较气苏琬琴最后嫁给萧情故,所以就特别爱酸这件事,酸的萧情故都怕这个岳母了。她对苏银铮的抱怨也不少,例如:怎么不学学别人捡些猫狗就好。
至于关心这部分,没必要的关心,例如吃饱了没?看上哪家公子,最近学习成绩如何?因为倪氏出场的时间不长,会混淆该段剧情的主题,就没多说了。
 
Q:如果苏二看到了,英年早逝的文哥哥会是什么颜色?
A:金色的吧,我猜,不过旁边不能有沈玉倾干扰。
 
Q:如果没有先认识小小,李景风有可能接受色卡的追求吗?
A:
不会!景风当时的想法就是要四处走走了。不然留在青城就好,或者照三爷吩咐的,去点苍也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他干嘛要去嵩山、去昆仑。他自己武功低微,带着色卡走就更自身难保。如色卡说的,这龙还没成,她揪着龙尾巴只会拖累。这个时间点上遇到景风,不是好时间。如果更早或更晚说不定都更有机会一点。
 
当然实际上,色卡也未必是景风喜欢的类型啊。甚至对色卡而言,景风也未必是她真爱。这当中带有一点少女的胡闹与浪漫在。甚至连初恋也未必算得上。(当初的了净可能更接近初恋。)
 
Q:李景风崆峒篇的时候是个憨憨,现在好像变聪明了?是吃了什么好东西?
A:
这是我最常看到的天之下三大错觉~XDDDD
一:李景风是个憨憨
二:杨衍老找别人帮忙报仇。
三:智者能筹划一切。
 
先说杨衍这个错觉,我常看到有人说不喜欢杨衍是因为他老是想靠人报仇。我就纳闷,杨衍打从开场到最后,就没找过别人帮忙报仇,去抚州找丐帮那等同报官。家里被人灭门不先报官就想着自己去报仇这也太瞎。后来彭小丐要收他当徒弟,他也拒绝。他上武当也就想自己学会武功去报仇。他与明不详、李景风相遇,一直到最后都没有主动请这两人帮忙报仇过。除了“明兄弟”主动帮他。到最后遇到三爷,他也没要求三爷帮他报仇。跟彭小丐同行是因为双方有共同的目标。
 
他虽然很弱,但一直努力想要靠自己,怎么会有人觉得他老找别人帮忙呢?
 
关于智者能筹划一切。我想无论是老谢、诸葛然、明不详,脸上的巴掌应该都够多了。冷面夫人、觉空脸上的巴掌也不会少多少。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说回李景风,他是没见识,但一点都不憨啊!一个能自己去领悟道理的人怎么会憨?先不说啥,他初登场时,因为沈玉倾给他五两银子,立刻就察觉沈玉倾的态度不对。给了沈玉倾脸色瞧,等沈玉倾回来找他,他一番朋友论,说得沈玉倾哑口无言,回家反省。这会是个憨憨?在饶刀把子事件后,他不断自问怎么处置才是公正。还为此问了三爷。到了湖北,就想着这世上有没有能让所有人都不受委屈的律法?其实他脑袋从没放弃过思考。
 
然后,有没有人注意到他其实是个战斗天才~XD他不会武功时,靠着眼力外挂,在陇川一打三还杀了两个。虽然自己也差点死了。饶刀把子伏击沙鬼是他设计的战术,弹苍蝇比赛,考铁剑银卫对付狼,救沈玉倾也是他出谋(严烜城也有帮忙筹划)。在嵩山篇应付三角弩阵,去刺杀秦昆阳时,他也是做好了各种战术跟装备准备。虽然因为功夫低微而失败。最后还是靠着引出秦昆阳一击得手。随着他战斗经验越来越丰富,到打老严时他都有一堆战术,逼得老严手忙脚乱。
 
他是书读得少,见识少,所以很多事情不懂。但他从不是个憨憨………
 
Q:李景风明白了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制定出完全的律法来保障所有人的权益,因为世间本就没有完全法,所以需要侠士去维护那些没能被保障到的个体权益,替他们主持公道。可他有没有想过,侠士只能管到自己看得见的委屈,只能救一个算一个,用尽毕生全力,也不过只照拂到很小一部分人,而当权者如果有侠心善念,或许能照拂到大部分人,那他认定自己的路是这样,是不是就同时认定那大部分人的生死荣辱自有别人去操烦,自己只管能看到的部分,这算不算一种“避重就轻”?他会不会产生类似的思辨,还是一旦想定了就不再纠结?
A:
是的,李景风一直说自己干的是”小事”。他觉得肩负许多人的生命这种“大事”他干不来,他认为自己无法制订律法,无法统领一群手下,无法跟贪官污吏斗智斗勇。无法决定民生生计,许多困难的事情。这些“大事”他干不来。那是沈玉倾、谢孤白这些聪明人,有本事的人,有身份的人去干的事。
 
在与夜榜接头时,夜榜的人说“成大事不拘小节。”他回答:他要干的是“小事”。
 
对他而言,杀几个律法无法制裁的坏人。杀几个贪官污吏,踩他眼前所见到的不平事。就是小事。拯救天下这种事,是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干的,而他掌一盏小灯,干点自己能干的事。
 
这个想法是他从店小二身份起始的底层思维。他胸无大志不对自己抱有期待。就只是希望“能做点事”,就去当个铁剑银卫也就是了。
 
虫跟鱼这两章的故事很重要,在李景风与小小的对话中,李景风说他很佩服江大夫妻,因为他们“能力低微但能不避危险做好事”,小小也认同这种想法,并鼓励了李景风。
 
“有本事的人出的力多,本事低些的一样也能出力,没有江大夫妻,朱大夫也救不了柴二。”小小这段话引导了李景风初期的思路与志向。本事低没关系,一样能出力。
 
Q:顾青裳对沈未辰说不要把自己当玩物卖出去,但她并不了解小小对家族的感情,是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他人的价值观,将他人价值观中与自己不符的部分判定为“不对”,这算不算自我中心?小小性格好,没生气,普通人被这样轻易论断是非,不会生气吗?顾青裳以后有没有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
A:
顾青裳的问题,是她展现出来的轻蔑太过明显,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大忌——交浅言深,太过轻佻。这是她性格与三观使然。会不会改?不知道,也许不会,也许会,总之看际遇,人各有本性与生长环境。要改变本性并不容易。
 
说到自我中心,人多少都有点。而且多数人的自我中心非常强烈。我觉得好的才是好,你若不认为这是好那就是你错。我觉得不好就是不好,如果你觉得好就是你错。顾青裳的症状算是非常轻微了。
 
至于这是不是个问题?顾青裳应该不认为这是个问题。
 
我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假如我看到朋友被家暴,我劝他快离婚,对方对我说:你根本不知道我们过去有多少爱情,我们经历了多少困难,我对他有多深的感情,我不过就是被打了三拳,踢了五脚。你就劝我快点离婚?你这是用自己的价值观衡量我的价值观,把跟你价值观不符的部分判定为不对……你真是自我中心。
 
我也只能说:你高兴就好。
 
但我觉得不对的事,劝告几句这件事总是没错的。真正会令人反感的,是她表现出来的态度,那也是人设使然~XD
 
Q:觉空出于少林不可灭的原则而扶植嵩高盟,以加剧嵩山内耗,让嵩山再无力跟少林叫板,了净出身少林,自名“情故”,那就是念着旧情的意思,也不可能不为少林设想,但他的做法是缓和嵩山内部两个派系的矛盾,支持当权派系,以求让嵩山被和平思想统合,以此消弭少嵩矛盾。这种打算,觉空是否从未想过?这是否代表了两人不同的秉性?了净目前对觉空是什么看法?他知晓了觉空在少林周围暗中布置了很多人马,又知晓了觉空对嵩山的操作,他会不会认为觉空是个野心家,有所图谋?如果是,他认为觉空从根本上在图谋什么?
 
A:
觉空并不认为缓和内部矛盾这种做法有效,相反的,他认为和缓反而助长气焰。
还是那句话,天性与生长环境造就个人想法。
 
觉空经历了哪样的年代?他经历的是少林积弱,放纵嵩山的年代。他经历的教育,是子秋对他说:是那些和尚害死了你父亲。他不相信温和的做法能让嵩山感恩戴德,他认为让步只会使对方更加放肆。觉空是极端务实派,认定只有让嵩山虚弱,才能把嵩山稳稳操纵在自己手上。等嵩山没有能力反抗,也就死了这条心了。了净的做法,觉空觉得是天真,甚至是损伤少林利益。
 
了净的出身背景又如何?他出身少林,本质上还是为少林着想,少嵩之争对他而言只是过去的故事,从他懂事以来,嵩山就是少林麾下。两派的矛盾是需要调和,而不是加剧。当他打进了嵩山内部时,他更认为从嵩山内部去调和这场争斗才是治本之法。但他也成为了嵩高盟首要刺杀对象,甚至比掌门还要优先。他会认为觉空的做法激进、卑鄙,而且罔顾无辜者的性命。
 
至于了净对觉空的看法?
 
其实他一直都知道觉空对权力的掌握很深厚。实际上觉空掌握的实质权力并不比方丈少多少。那些眼线,操作,都是觉空为了巩固自己地位所作的事情,至于觉空是否有其他图谋,目前了净没有看出什么端倪。
 
Q:李景风有没有意识到一个事实,在行侠之路上,一定会杀害、伤害“无辜”的人?他行的侠越多,伤害范围就越大,比如刺杀嵩山副掌门这么大的事,过程中是不是也会杀死一些守卫,跟奚大狗一样只是尽忠职守拿工资做事的守卫?还有杨衍和彭小丐先后杀了不少诸如小道士、铁剑银卫,李景风如果清楚地知道这些人命债,他还会帮杨衍吗?
现在只是被杀的铁剑银卫/嵩山守卫没人关心而已,但对他们的家人来说可能就是天塌了,那么李景风的侠到底维护的是什么?是自己所认为的公平正义?还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朴素道德观?还是其他什么?
并没有苛责景风的意思,还是很敬佩他的决心和勇于承担,只是想知道在这个问题上他的选择到底是什么而已,他会不会为此而纠结挣扎内疚之类的。
 
A:
景风肯定想到了啊,这没想到也太傻。
不过你倒是提醒我了,对于这个话题或许可以在小说中讨论一下。
先说简单的,李景风对于侠的理解,绝大部分来自于三爷的言教身教。他维护的就是正义,他"眼前所能见”的,不能伸张的不公不义。不能杀的权贵,罪证确凿但无法可办的恶人。规矩底下吃人的人。
 
他不是改规矩的人,不是主掌大事的人。他看一件作一件,干点他自己说的“小事”。就是三爷说的“哪个太平年代没坏人,又有哪个时节能把坏人抓光。自己理得多大冤屈,踩着多少不平。尽力而为,就一句话搁心底。别跟自己良心过不去。”
 
他干的就是这样的事。
 
接下来谈到比较需要讲解的部分。在行动中是否会伤及无辜。
 
刺杀这类的事情,本身就会尽量选择避免牵扯到太多人的方式,例如刺杀嵩山副掌门,他也是潜入到院子深处后才动手,避开了较多的守卫。当然,嵩山这件事上他处理的不够好,那也是他当时本事不足的原因。随著本事越来越高,他能拿捏掌握的就会越来越多。伤及无辜的事情就会少些。不过那是后话了。且也不可能保证绝对不会伤害到那些你所说的“单纯养家活口的人。”
 
那我们换个方向来说,那些单纯养家活口的人,是否只是单纯养家活口这么简单?他们是否有其他选择?他们是否可以选择不要作这个工作,是否可以选择在保护时只是吆喝,不要上前拦阻。是否可以一开战就跑个精光,像是饶刀山寨刚招来的那批山贼一样?他们是否可以选择不要参与?
 
但当李景风自己决定要去刺杀嵩山副掌门时,他就是在那里开启了一个”战场”,是个一对多的战场。战场上是不会问这些事的,当战场上的两方交火时,对方不会问你是否有苦衷,是否家有妻小,是否被迫上战场?是否善良。对方不会因为佩服李景风的义行而手下留情。同样的,我方也不会问这些。也不会去问对方是否有苦衷才出现在这里。战场上只有厮杀。无论谁的天是否塌了。那都不是战场上的交战双方考虑的事。生死存亡才是更重要的事。
 
在战场上卷入无辜平民是不被允许的,所以景风不会去牵连其他的无辜,但只要在战场上有了兵刃,这些无奈都必须被抛弃。景风能做的,就是选择伤亡较小的战场。
 
这些无辜的伤亡不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而是战场上不容留情。
 
那么肯定要问,既然会伤及无辜,那景风也算不上大侠啊,他毕竟也伤及无辜了。
 
当然那是因为天之下是偏写实的作品,不是一个大侠深夜中取贪官首级来去无踪这么简单。当然肯定有这么简单的任务,但不会每个任务都这么简单。我也可以让景风和三爷永远不会有杀害一个无辜的可能性。可以想杀就杀,想留手就留手。如神一般的超人存在。但显然我并不认为这会是好的处理方法。我觉得这是回避问题本质。因为这样我们期待救援的就不是大侠,而是神或超人。
 
回头去考虑这个问题,那就是李景风“为何要开启战场(他的侠道)?”
 
战争是为了保卫比生命更有价值的东西,为了捍卫我们自己目前喜欢的生活方式,是为了捍卫未来的权益。
 
那是告知天下人,就算你是权贵,你瞒天过海,你只手遮天,你还是可能因为多行不义而遭受制裁。
 
如同“危城”这部电影,刘青云主张杀了闯入普城行凶杀人的由古天乐饰演的曹大帅的儿子,刘青云说这会死很多无辜,但可以让其他如古天乐这样的人知道,并不是可以随意欺凌别人。像他这样的人就会因为害怕而收敛。这部电影中,最后刘青云妥协了。不忍心拖累普城的无辜民众而放走古天乐,最后的结果就是曹军更加肆无忌惮的屠杀劫掠。古天乐之所以敢为所欲为,就是因为他知道他是曹大帅的儿子,没有任何人敢动他。电影的结局是愤怒的居民们聚集起来杀死了不断说“我是曹瑛的儿子”的古天乐。
 
那是一处名为”伸张正义”的战场。这个战场上目前只有三爷跟李景风两个人。如果灯能点着,这个战场上就不会只有两个人。当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恶就会收敛。
 
当然啦,这都是理想状态……现实中,难以实现的事情,叫做理想。
 
如果害怕伤及无辜,就回避”战场”,那沈玉倾对青城子民最仁慈的作法,就是当别人来攻击青城时,直接举白旗投降,这样不会有战争,也就一个青城子民都不会死。不然沈玉倾就是为了自己的政权,推无辜的民众为他牺牲。
 
同理,蛮族入关时,九大家最仁慈的作法,就是全体投降。这样保证蛮族与关内都不会有任何一个无辜惨死。会有无辜惨死也是坏人干的不是我干的。
 
然而我们知道恶不会因为这样就放过你。只会更加猖獗。
 
扯远了,好像有些些的剧透……
 
至于彭小丐与杨衍那段,杀害两名铁剑银卫,同样也是个战场,那是个报仇的战场。但这里又有种微妙的不同。这是李景风不会干的事。我用一段小说中的情境举例。那是”同舟共济”这一章中的内容,当时杨衍与李景风逃往船舱,杨衍顺手杀了一名断臂倒在地上哀嚎,没有反抗之力的船匪。
 
李景风说:他断了手臂,对咱们没威胁。
杨衍回答:这群狗贼会对你手下留情?
李景风回答:他作不到,你可以。
 
若是李景风在这个情境,他不会杀那两名守卫,在不危急生命的状况下,他会选择先逃走,等待下次机会,像是在武当山上时,他是选择放走两名道士而不是杀害。但杨衍跟彭小丐会。但这里又不是说杨衍与彭小丐有错。人物性格不同,他们也不可能为了两名不认识的银卫就暴露形迹,自找死路。何况那是他们的战场,一个名为报仇的战场。
 
如果情境改成是:李景风必须在限时内救出杨衍,且这是一件正确的事,而他被这铁卫发现行踪就会行动失败害死杨衍,条件却又不允许打昏对方,那李景风就会杀了对方。因为这是战场。回避伤亡取得胜利是景风的考量。能暗杀绝不光明正大走进去也是考量,避免波及更多人是考量。行动失败则不在考量当中。
 
但如果主动扩大战场,波及平民。例如放火烧民居引出铁剑银卫以方便刺杀严非锡,干出这种事,就算是杨衍想报仇,李景风也会愤怒,甚至会对上杨衍。因为那进入了三爷对他说的另一个情境:“若是有苦衷有原因就能干坏事,那理由越是冠冕堂皇,坏事就能干得越发没底线。”
 
例如阴谋论中考文垂事件(考文垂事件可自行搜索)就是李景风不会干的事。
 
说到底,就是个度。同样回到三爷的话:“做你自己觉得对的事,就算千夫所指,天下为敌,你也由得天下去批判你。”
 
呼~~这段回答真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