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回国返丰78岁老人的感谢信
在国内南京、扬州等多地爆发“德尔塔”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他们是一对去美国探亲辗转回国并安全返丰的78岁老人,这是老人在隔离点生活仅两天就深有感悟,写下的一封感谢信。
丰宁满族自治县疫情防疫部门领导及全体同志:
我是从美国纽约经过洛杉矶回国的,又经过了广州、天津、北京一路走来非常艰难,特别是在外国的那个阶段。我们不懂英语,这样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就很困难。还好路上遇到了很多帮忙的好心人,问题才能得到了及时解决。
在回国的这段过程中,我看到了外国国家和他们国家的人们的形象,和咱们国家简直就没法比。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欣欣向荣的景色,真叫人心潮澎湃。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正在开花结果,硕果累累,人们正以改革开放的步伐大踏步地迈进小康社会,我特高兴。
我们从疫情最严重的美国回来,政府没有抛弃和嫌弃我们,并且还受到了热情地接待和亲切的服务,我们感到非常温暖。
特别是我们来到这个隔离酒店后,我们有一种家的感觉。那位女医生和防疫人员他们认真负责,工作到位,问寒问暖,特别在饮食方面更是无微不至,做的饭菜都非常可口,吃到肚子里感到暖洋洋的。我们在这里表示非常感谢。
充分地体现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正确领导下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涌现出了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好领导,人民好公仆。千言万语也说不尽我们感激和喜悦心情。总而言之非常感谢!
回国人:陈凤廷 刘桂琴
大阁镇达二营村
2021年8月26日
“小记者”采访季州酒店集中隔离点
集中隔离是防控疫情蔓延最有力措施和途径,从高中风险地区回丰、返丰及密接、次密接人员会在集中隔离场所吃住封闭管理14天,而在此值守的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和酒店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按照规定做好相关服务和监护。
2021年8月24日晚,在公安交警的带领下,季州酒店集中隔离点来了一对从境外探亲回丰的老两口,他们带着五六个大行李箱,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与120急救车刚交接完,陈凤廷老大爷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我们一天没有吃饭,饿坏了。”我们当时心里酸酸的,告诉他一会儿就送饭,大爷说“太好了,想的真周到”。简单的对话让我们的心暖暖的,经过两天“共同生活”,陈大爷给我们写了一封感谢信,句句用心。
消杀准备
其实我们一天工作乏味,早晨,第一件事就是送早餐。换上隔离服,从一楼大厅把盒饭一份份提上楼,挨个房间敲门嘱咐趁热吃,餐后,医务人员第一时间把隔离人员放在房间外的餐盒、塑料袋集中清理,消毒后封口做医废处理。上午9时,逐一询问体温并记录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气促、憋闷等症状,对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及年老体弱者更需要多一份关心和照顾。
接下来便是全面消毒,消杀人员穿上水鞋,戴上口罩,穿上防护服等防护装备,背起兑好消毒液的喷雾机对隔离房间全面消毒,楼梯、楼道、房间等密接者所及之处均要做预防性消毒。整个消毒流程会花费2个多小时,此时大汗淋漓,衣衫尽湿,但想着让病毒销声匿迹,瞬感畅快淋漓。
上午匆匆结束,同送早餐的流程一样,中餐、晚餐。匆忙吃过午饭,又要开始下午的工作,第二次测量记录所有密接者的体温,第二次全面消毒......忙完所有工作,早已华灯初上,夜阑人寂。白天的工作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防疫一线,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高强度、高危险的工作让所有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没有了正常作息与饮食,一天下来既是医务人员,又是保姆,还得做好咨询师,为密接者答疑释惑。他们是行政审批局刘杰、妇幼保健院李宏岩医生、李培鑫护士、公安民警宋健、张铮、消杀人员王白石、季州酒店管理石昆龙、戚士勇、郑秀云、杨贵玉。
能得到隔离人员认可是离不开我们党和国家的爱民政策,也与隔离点所有工作人员的付出分不开!他们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对不同的隔离人员给予不同的关爱,让隔离人员觉得这里就是家。
文稿:付智慧 孙艳红 李培鑫
审核:曲颖
图|编辑: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