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 有口好牙是长寿的第一步



在很多人看来,“老掉牙”是必然的。实际上,除了自然衰老规律,生活方式也是影响“掉牙”的重要因素。临床经验证实,落牙未必年老,寿高未必牙落。一口好牙,是长寿的第一步。

几乎所有老年人都有龋齿


人进入老年后,身体各系统器官功能不断下降,机体抗病能力减弱,不仅能引起一系列增龄性改变,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亦可能增高。单就口腔疾病来说,老年人的口腔问题不是他们特有的疾病,但与青壮年人群所患口腔疾病有所不同。因机体耐受力降低,老年人口腔疾病往往病程长、病情相对较重、治疗相对复杂。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与体征、不易察觉,症状出现后表现又非常多样化。同一种口腔疾病在不同的老年人身上差异很大,老年患者往往同时罹患几种口腔疾病。
从临床诊断来看,我国老年人主要的口腔疾病是龋齿,即“虫牙”,患病率达98%,这也是引起牙痛、造成缺牙的重要原因。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牙龈逐渐萎缩,牙根的一小部分就会暴露出来,再加上老年人唾液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变差,很容易在牙根部位形成龋齿,即常见的根面龋。此外,牙周病患病率较高,由于牙齿周围的牙龈、牙槽骨长期存在慢性炎症,使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从而引起牙齿松动、移位、牙周溢脓、咀嚼无力等现象,使牙齿的稳固性受到影响,是“老掉牙”的原因之一。
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口腔疾病,特别是牙周疾病,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都密不可分。比如,牙周病患者若患有糖尿病,往往血糖不易得到控制,而糖尿病患者更易得牙周炎,且炎症较重。积极治疗牙周疾病,对控制血糖有非常明确的证据。

80岁时最好有20颗功能牙   


一名健康老年人的口腔应达到什么标准?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感、牙龈色泽正常、无出血。日本在上个世纪提出,人们到80岁时,口腔内最好还能有20颗功能牙。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80岁人群的口腔健康标准,但从65-74岁人群的调查结果来看,存留牙的质量和存牙率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老年人来说,想保持一口好牙,首先要注意口腔常见疾病的预防,如龋齿、牙周炎。这就要求老年人做到至少每天两次刷牙,饭后漱口。刷牙时注意刷牙质量,做到“面面俱到”,充分清洁牙齿缝隙。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牙齿敏感者可选用脱敏牙膏。
其次要定期口腔洁治,即洗牙,建议每年1-2次,这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最基本、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步骤。定期口腔检查也能在早期发现口腔疾病,早期治疗既减轻口腔疾病治疗的复杂性,缩短疗程,也节省治疗费用。
最后牙齿缺失后要及时修复。牙齿缺失后没有及时修复,会导致缺牙两侧的牙齿出现倾斜或移位、缺牙间隙逐渐缩小、对颌牙伸长、局部咬合关系紊乱,使咀嚼功能下降,食物嵌塞、龋病、牙周损伤等问题更易出现。另外,牙齿缺失同时影响面容,还会导致说话不清,尤其是全口无牙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及时修复缺失牙,既提高咀嚼能力,又维护良好的面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