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行驶在战“疫”路上的
最美“逆行司机”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有这样的一个工作小组,他们不是医生、护士,但他们同样要穿防护服、戴护目镜,他们同样要与肺炎疑似病例、隔离人员密切接触,24小时待命,接到急救电话,迅速出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转运急诊急救病人,接送隔离人员,处理紧急疫情,确保急救工作全天候运转。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长达7、8个小时,顾不上吃饭、喝水,不上厕所,就是为了节约防护物资,把它们留给医生和护士。只有在等到密切接触者检查完毕,把他们安全的送到隔离点,他们才能稍稍喘口气,稍做休息,他们就是急救队伍中的司机师傅们!
丰宁中医院承担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工作任务,采样小组成员们必须提早做好准备,确保第二天的工作能顺利进行,早晨六七点钟采样人员就已早早来到医院穿好防护服,准备好需要物品,等待司机师傅们,分批次的送往各个采集点,采集结束后再一个一个点的将采集人员接回来,有时候中途缺东西还会打电话叫师傅临时送过来。除了这些每周必做的往返工作,他们还要配合急诊科完成急诊急救病人的转运工作,每项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他们的身影,默默付出坚守岗位,甚至好多同事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和相貌。
有一次救护车于海东师傅为了抬一个昏迷病人,不小心把腰扭了当时并没当回事,可是将病人送进病房后发现自己腰疼的不能走,我们赶紧带他去了CT室检查,结果腰椎4、5节椎间盘突出,我们大家都劝他赶紧做理疗去回家养病,他却坚持说:“我们司机本来就人少我再回家养病,他们就会更辛苦,没事多大点事儿,我能坚持!”这时候电话又响了,他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又出发去接病人了。
上级通知就是冲锋号,有一次医院半夜十二点接到通知集合去南关卫生院出任务,司机孟祥奇快速到岗,从南关到古房、七道河、四道河、最后是金地满城,凌晨五点半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他们毫无怨言为责任和使命及时出发“战”疫。
这是凌晨一点钟救护车司机尹继成师傅发的一条朋友圈,对他来说,凌晨出车、奋战昼夜已经是家常便饭,用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的责任和初心。
为支援石家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任务,按照县委、县政府统筹调度,11月3日,我院选派心内科副主任魏胜利、司机于海东、抽调一辆负压救护车驰援石家庄。援石期间于师傅长时间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让他们备受煎熬。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而且在驾驶座狭小的空间里,也不能大幅度活动。更具挑战的是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容易受到呼吸的影响而起雾,特别是在晚上驾驶车辆过程中容易看不清道路,这些都给他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他最终凭着丰富的驾驶经验一一化解了。每次执行完转运任务返回后,顾不上喝水、吃饭,他会立即对车辆进行消杀以及打开紫外线灯进行消毒,避免转运下一位人员时出现交叉感染,同时反复检查确保救护车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并按流程对个人进行消毒,做好自身防护工作,齐心协力筑牢“防疫墙”。
救护车司机师傅们在疫情防控战斗中经受住了考验和锤炼,高标准、出色地完成了紧张、繁重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面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他们的力量。他们是普通人,但他们又是勇士;他们手握方向盘,头顶一片天;他们无畏凶猛的疫情,不惧生死的考验,是行驶在战“疫”路上的最美“逆行司机”,为医护和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师傅们你们辛苦了!
通讯员: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