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消杀明白纸


消毒前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消毒的范围和对象。消毒对象主要包括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或活动过的场所、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转运工具等。
一、消毒工作程序
(一)按照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KN95以上级别医用防护口罩、生物安全二级防护服、手术手套及长袖橡胶手套、长筒胶靴、护目镜),观察现场,划定污染区和清洁区;
(二)测量估算需消毒面积、体积,计算消毒剂用量,配置消毒液;
(三)进入室内消毒前先消毒一条通道,如需进行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消毒前采集空气和物体表面样品;
(四)分别采用常量喷雾器、超低容量喷雾器对室内环境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消毒;消毒顺序为先外后内,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从污染轻到重,再边打边退出,密闭作用30-60分钟;消毒重点为:门、地面、家具、墙壁、污染物等;
(五)消毒后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再次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采样;
(六)按照防污染的原则脱每个人防护用品。
二、消毒方法
(一)室内空气:无人条件下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喷雾消毒。常用二氧化氯泡腾片配置500mg/L浓度消毒液,喷洒用量20ml/m3,密闭房间作用时间30-60分钟后,开门窗通风。
(二)污染物:1.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小心移除。2.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有效氯5000-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钟以上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三)物体表面:使用有效氯 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四)地面、墙壁: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1000mg/L有效氯含量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 100-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五)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确需重复使用,收集时轻拿轻放避免产生气溶胶。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按常规清洗;怕湿的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或干热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六)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30分钟,或使用500mg/L有效氯含量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水洗净。
(七)冰箱及冷冻食品:冰箱外表面消毒参照“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内壁消毒采用低温消毒剂进行消毒,或待冰箱内温度恢复常温后参照“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储存的冷冻食品疑似污染时,可将其恢复至常温,煮沸消毒30分钟。若明确污染或无法进行煮沸消毒,则按医疗废物处理。
(八)粪便和污水:1.具有独立化粪池时,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需进行消毒处理,投加含氯消毒剂,池内投加含氯消毒剂(初次投加,有效氯40mg/L以上),并确保消毒1.5小时后,总余氯量达6.5mg/L-10mg/L。2.农村旱厕消毒时,旱厕内泥土或木板等地面可采用有效氯 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喷药量200-300mL/m2。粪坑内粪便可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盖,封闭14天以上。
(九)交通工具: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按污染物清除方法完全清除污染物,再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织物等建议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
(十)生活垃圾:按医废进行处理。
(十一)医疗废物:使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喷至表面湿润,装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鹅颈式密闭封口。表面喷洒消毒后装入第二层医疗废物收集袋中,鹅颈式封闭,表面喷洒消毒后转运。
三、消毒注意事项
1.消毒剂必须合法有效,并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2.消毒剂切勿混用;
3.消毒前后规范进行个人防护着卸装;
4.消毒结束后填写消毒工作记录表,详细记录消毒时间、消毒地点、消毒对象、使用消毒剂种类浓度、消毒方法、消毒作用时间、消毒工作人员姓名等。
四、常见消毒剂配比
(一)84消毒液(含有效氯5%)
1、500mg/L:按原液1毫升加100毫升清水(1:100)的比例进行配制,相当于1塑料桶清水(约10公斤)加“84液” 100毫升;
2、1000mg/L:按原液1毫升加50毫升清水(1:50)的比例进行配制,相当于1塑料桶清水(约10公斤)加“84液” 200毫升。
(二)二氧化氯泡腾片(1g10%)
1、250mg/L:1L水加入2.5片二氧化氯泡腾片;
2、500mg/L:1L水加入5片二氧化氯泡腾片。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