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线 | 我的抗疫经历


2022年5月24日,本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因为一则通知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我再次成为了一名被人注目的“大白”。                   
这天临近下班时,尚未脱掉工作服,前往隔离点工作的通知来了,我颇有些紧张。但随着完成交接工作、熟悉环境、业务培训等一系列流程后,紧张的心情反而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隔离点更紧张的工作。


隔离点的工作与医院日常工作完全不同,被隔离人员被隔离在单独的房间内,我们要负责他们的生活保障、物资配给、心理关怀等方面的工作,因此需要有带班领导、医务工作者、服务人员、消杀人员、公安人员等组成的团队予以解决全方位的问题,这是一种特殊的战斗。
隔离点的工作是辛苦的,21天没能回家,随时待命处理异常情况,转运一批又一批“6+1+1的隔离人员。首批监测47位隔离人员的体温和健康状况,需要我们付出很多辛苦,汗水似乎无穷无尽,整日在套在“大白”里循环往复。但是,听见一声又一声“谢谢”、“辛苦了”、“照顾好自己”“注意休息”......自己觉得汗水流得值了。
因为这种辛苦更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在我们入驻隔离点的第三天当晚即接收了33名隔离人员。我和心内科医生张开行从下午两点半一直忙到凌晨一点半。当所有的隔离人员都安排妥当,我们来到工作区时,才知道已经到了深夜。我问张医生:“累不小伙儿?”张医生回答我说:“不累,就是有点困……”说着,小伙儿就靠在椅子上不言声了。那困何止是有点啊!其后,每天都有数十名隔离人员入住,我们的辛苦也是周而复始。到了6月7日,来自北京这批隔离人员解除隔离后,又接收了20名来自内蒙古的隔离人员。

在隔离点的21天里,工作紧张而有秩序,忙碌、辛苦却也快乐。传统的端午节,我们隔离点这个大家庭的所有成员一起度过。五月初十是儿子14周岁生日,能陪伴的,只能是订个生日蛋糕为儿子庆生,通过手机屏幕上,我看到儿子是含着眼泪吹熄蜡烛的。儿子的泪光中,仿佛闪烁着另样祝福:妈妈辛苦了,望早日平安回家!望着儿子,我擦了擦有些湿润的眼睛,在心中哼唱起儿子童年时最喜欢的歌谣:一只小蜜蜂啊,飞在花丛中啊……
是啊,我们如蜜蜂,辛苦着忙碌着。我们坚信,疫情会在无数“蜜蜂”的辛苦忙碌中销声匿迹,山河无恙,花一样的家园,必然重新归来。
 
通讯员:丰宁县医院 刘莉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