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半夏冬青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俗话说:“六气之中,湿热之为病十之八九。”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性重浊、黏滞,如果湿邪侵犯,就会出现四肢沉重、头昏如裹、大便粘腻、小便不畅等。
临床上,湿最易夹热,正所谓“ 热是天之气,湿是地之气,热得湿而愈发炽热,湿得热而愈发骄横。”
如果出现湿、热二邪共同侵犯人体,就会出现阴阳夹杂,缠绵难愈的情况。
所以,清利湿热,对保护身体健康就显得重要了。
最广为人知、最经典的能够清热燥湿的药就是以“妙”字命名的中成药,今天我们就来说四妙丸。
二妙丸的成分是最简单的,黄柏和苍术各占一半,所以清热和燥湿的能力相当。
四妙丸比二妙丸多了牛膝和薏苡仁,牛膝苦泄降,平而下行,既善活血通经,通利关节,强壮筋骨,又能引药下行而直达下焦。
薏苡仁甘淡利湿,微寒清热,善理脾之湿热而健脾。
加了这两味药,其清利湿热、通利筋络之力更宏,并能引药下行,直达下焦病所。
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利湿之功,为治湿热痿证之妙剂,而善治湿热下注诸证。
湿热下注证。临床表现为下肢痿弱,足膝红肿,筋骨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或阴部湿痒,溲黄浑浊,大便黏腻,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
当今男科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阴囊湿疹、附睾炎、阳痿等属于湿热蕴结下焦者。
四妙丸还可以用来治疗痛风。
前面说它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痹病。一是病灶部位在下焦,二是病因病机以湿热为主,综合起来,不就是痛风吗。
如果以湿邪为主,湿气黏滞容易阻滞气机,郁而生热,热像显著,关节疼痛以灼热肿痛为主,这就是风湿热痹了。
多见于中青年新病不久,痛风急性发作期,主要伤在“肌肉”和“筋”,四妙丸清热利湿,专门针对以湿热为主的痹证。
如果热痛厉害,可以用生姜煮水冲服四妙丸,趁热喝,再配合桂枝茯苓丸活血通经。
扩展阅读
一个中成药清湿热、血热、去湿毒!手癣、足癣、体癣、头癣,都可治
脂肪肝有痰有湿,一个中成药既清又补,把肝胆的湿热去除
一个中成药,堪称身体湿热垃圾的“清除剂”,帮你远离湿和热
文章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您的支持 成就我的坚持
文章好看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