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成药,把体内的寒和湿散掉,鼻涕自然也化解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半夏冬青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要想化解鼻涕,化痰特别关键。
就鼻涕而言,有的人是白鼻涕,有的人是黄鼻涕,有的人鼻涕黏腻得很,有的人鼻涕像水一样稀薄,不自控的流出。
这些不同的类型,治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好在有个指导原则,咳吐之痰与鼻窍之鼻涕,都可用化痰化饮祛寒湿、湿热的办法来解决。
如果说你鼻涕、痰白、稀,合并大便不成形,水分大,这种类型的鼻涕,可用参苓白术颗粒健脾利湿。
上面这些,其实都是体内水湿运化失常的表现。
可以看看你的舌苔是否白腻,舌面水滑。
这属于寒湿之象。因为正常的舌苔是不会腻的,但是湿性黏腻,这个性质决定了有这样的特点。
对于长期有内湿的人来说,光祛湿是没用的,一定要兼顾健脾补气。
因为脾胃虚了,运化功能就会变差。
津液的生成效率低,废水又排不走,越积越多,湿的问题就越来越明显。
参苓白术颗粒就是通过健脾补气的方法来祛湿,等于从源头上处理湿的问题。
这个方子的特点是特别平和,是由一些药食同源的药材组成的。
适合体内有寒湿,同时脾胃又比较虚弱的人。
先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大补脾气的四君子汤,促进脾胃的运化。
茯苓、白扁豆、薏苡仁都能健脾渗湿,湿邪祛了,就解除了脾胃运转很大的一部分阻力。
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阴阳两气,阴阳平衡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当寒气入侵体内时,阳气被遏制,直接导致身体的水液汽化失常,而这些水液就会以鼻涕痰饮的方式出现。
尤其是流清鼻涕,往往与体内寒湿有关。
若是风寒刺激太过,不能维持肺的气化功能,那么不仅有鼻涕,还会有痰液形成。
而当痰液阻塞气道后,为了保持气道的通畅,机体会启动咳嗽模式,尽可能的把痰液排出来。
所以清鼻涕和咯痰也即可以看做是疾病症状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为机体湿浊不化的表现。
人体也是小天地,离不开太阳的温煦。天气寒冷,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寒气入侵。
扩展阅读
冬季受寒,感冒、咳嗽、稀痰多,这个中成药能解决这些问题
冬季感冒频发,家中可以常备这个中成药,既祛风寒又清热
最近很多人感冒,这个中成药建议您试试
文章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您的支持 成就我的坚持
文章好看就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