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胃痛胃胀、反酸烧心,这些中成药来对付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半夏冬青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前几天后台收到一位朋友的留言,问有没有适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中医把胃炎归为胃脘痛的范畴,常见上腹部疼痛,早饱,食欲下降,饮食不振或伴有烧心反酸等。
胃炎的病因较复杂或多样,如情志失调、外邪侵胃、饮食不当,饥饱过盛,食不洁,脾胃虚弱等。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
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有的患者长期胃脘痛影响到睡眠,从而导致其更多疾病的发生。
想要解决慢性胃炎症状反复发作的问题,首先要从病因去分析。
不同证型的胃痛,用药差别很大。
比如电视里常见的“三九胃泰”就不能用于所有胃病。
有一类胃痛不能吃冷的,喜欢温热的,这类胃痛是由胃寒引起。
另一类人经常反酸,胃有灼热感,有时口苦、口臭,喜欢吃冷的不喜欢热的,多是有胃热。
还有一类人,胃痛与寒热无关, 往往是一生气胃部就又胀又痛,尤其是吃饭后更觉得胃部发胀。
有时痛连两肋,遇到烦恼、郁闷的事情或精神压力大时,疼得更厉害,感觉胸闷难受,经常打嗝,爱长叹气。
这种情况就是肝气犯胃所致,或者说是气滞型胃痛。
所以,对这类患者来说,要选择那些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作用的药物,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胃胀痛。
列举几种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大家参考着理解一下,有需要的建议收藏。
脾胃湿热型胃炎,主要证见胃脘灼热胀痛,口干口臭,脘腹痞闷,渴不欲饮,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
治疗应以清热化湿、理气宽中为原则,参考三九胃泰颗粒和半夏泻心汤。
肝胃不和型胃炎,主要证见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伴有嗳气、放屁后感舒适,或恶心欲呕、口苦泛酸、大便排出不畅等症状。
治疗应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为原则。
可参考气滞胃痛颗粒和柴胡疏肝散,可用于胃脘胀痛或者连及两肋,在情志抑郁或暴怒后加剧等。
胃阴不足型胃炎,主要证见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无苔或剥苔或有裂纹。
治疗应以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为原则,参考益胃汤和阴虚胃痛冲剂。
脾胃虚寒型胃炎,主要证见胃脘隐痛,喜按喜嗳,食后脘闷,纳呆少食,便溏腹泻,四肢乏力,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或白。
治疗应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为原则,参考附子理中丸和香砂养胃丸。
脾胃虚弱型胃炎可以参考香砂六君子汤,用于治疗表现为胃部虚痞,或隐隐作痛,按之比较舒适。
而且喜欢吃热食,食后会觉得腹胀,还可能伴有呕吐清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
西药虽然可以快速缓解各类胃部不适,但是长期服用可能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造成二次伤害。
故,一般建议患者服用温和安全的中成药。
当然,想要根治生活中的胃病,需治养结合,饮食和药物治疗双管齐下。
尤其要注意,一定要准确辩证后再服药治疗,不然极易造成胃病反反复复难根治。
扩展阅读
冬天,脾胃虚寒、身体虚弱的,可以试试这个中成药
没吃多少,胃中也经常胀闷难消,一个中成药可以解决
一个中成药,顺气、消食、促进胃动力,三效合一
文章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您的支持 成就我的坚持
文章好看就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