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喜乐小语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人体常见三郁,气郁、痰郁和血瘀。
气郁易长斑,痰郁胸闷水肿,血瘀则脑梗心梗。
今天就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三句话,并分享三个中成药,理气化痰,活血化瘀。
第一个气郁长斑,中医认为肝主调畅一身气机,因此气郁通常指肝郁。
同时,气血是否调畅,通常可以反应在面部。
当肝气郁滞,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向上荣养面部时,脸上就会出现黄褐色的斑点,分散在脸颊。
同时还经常伴有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喜欢叹气,晚上睡不着等情况。
这时就需要疏肝理气,调畅气机。
调理肝气的同时,从根本上调理黄褐斑,可参考舒肝理气丸。
第二个痰郁闷肿,水湿凝聚成痰后,会停聚在脏腑、经络以及皮肤组织各处。
如果痰湿停聚在中焦心肺的位置,导致气机不畅,就会经常感觉胸口发闷,喘不过气来。
并且还总是咳嗽咳痰,痰多,感觉堵在嗓子里咽不下,吐不出。
另外,痰湿停聚在肢体肌肉时,就会出现肢体困重麻木,浮肿,一按一个坑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以燥湿化痰为主,可参考二陈丸。
第三个血瘀则梗,如果一些原因导致体内血液流通不畅,出现淤堵,那就会产生血瘀。
血瘀会阻塞血管脉络,而引发各种疼痛。
如果瘀阻在心脉,就会出现胸闷,心慌,心口刺痛好像针扎一样的情况,也就是西医常说的心梗。
如果瘀阻在脑络,就会出现头晕,头刺痛,严重时会直接晕厥。
通常这种人面色嘴唇都发紫发暗,舌头上也会出现瘀斑淤点。
此时调理就应该活血化瘀,疏通血管脉络,可参考血府逐瘀丸。
但气郁,痰湿,以及血瘀极有可能夹杂着其他症状出现,具体该怎么治疗,应该以实际情况为主。
如果感觉身体不适,一定要在大夫辨证论治后遵医嘱服药。
扩展阅读
解六郁的中成药越鞠丸,用法有很多
这个中成药解六郁清三焦,家中常备
身上长出的血痣可莫大意!一张方子疏肝解郁,帮你调理
⊙注: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 欢迎星标 和我度过每一天 ▽
您的支持 成就我的坚持
文章好看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