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喜乐小语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本文是纯干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气滞证,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气滞证以中老年人的发病率最高,患者常常会有憋闷、疼痛或者闷胀等症状,而且胀重于痛、时胀时消。
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症状,比如食积阻滞会导致脘腹胀闷,也就是肚子、胃部感觉胀闷、疼痛;
如果是肝气郁滞则会有窜痛感觉;
如果气滞在于经络、肌肉,部位不同出现的临床症状也不同,比如手足无力或者手足拘紧等。
气滞证患者喝四磨汤口服液,疗效显著。
中医认为,气滞主要由于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
或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等因脏腑功能失调,致使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郁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
《黄帝内经》指出:“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气滞血瘀,百病丛生。因此治疗气滞证,应以行气为主。
四磨汤口服液具有顺气降逆、消积止痛的良好功效,能够全面增强、调理消化机能,可以有效治疗肝气郁结兼有气逆的病症患者。
包括餐后饱胀、早饱、嗳气、厌食、上腹痛、烧心、反酸、恶心及呕吐等上腹正中胀满的情况。
调理这样的肠胃问题,四磨汤口服液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不管是单独应用还是与穴位贴敷、丹栀逍遥散等联合应用,都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四磨汤口服液组方源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由乌药、槟榔、沉香、人参四味药组成。
乌药、沉香和槟榔三味都是治理气机的。
槟榔破气降逆;沉香有通滞气、降逆气和助肾纳气的作用;乌药则是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这三味药下去,气机就被调理顺畅了。
人参在这里是一个补充,起到益气扶正的作用。
行气而不耗气,有邪正兼顾之妙。
四磨汤后被医者们改良制成现在的四磨汤口服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主要用于中老年气滞、食积证,婴幼儿乳食积滞证,以及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小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很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
其中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是很常见的疾病,还会出现厌食、腹胀、腹痛等症状。
目前临床上加用四磨汤口服液对小儿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安全性高,临床有效率很高。
研究表明,四磨汤口服液对术后的胃肠不适和胃肠功能恢复,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不局限于消化系统疾病手术)。
四磨汤口服液还被用于治疗老年人的习惯性便秘、癌症化疗药物引起的便秘、慢性阻塞性肺病腹胀等疾病。
冬天服用时,可将药瓶放置温水中加温5~8分钟后服用。
药液如有微量沉淀,属正常情况,可摇匀后服用,以保证疗效。
注意孕妇禁用。儿童和老人用药须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进行。
扩展阅读
气滞容易胃胀、打嗝?一剂通气方,行气、解郁,气消人舒服
一个调理脾胃的基础方,消积食、清郁热、消痰湿
光有气不行,还得顺畅!分享一个顺气妙方,调全身之气
本文部分内容引用《四磨汤口服液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1.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文章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您的支持 成就我的坚持
文章好看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