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
茜草叶交萱草叶,桃花枝映李花枝。
茜草深红似火焰,春风吹动香气扬;
清晨露水滴晶莹,落日余晖染金黄;
雨后绿叶更清丽,秋来花开盼眼香;
岁月流转茜草在,静待归来绿意长。
茜草又叫什么名字?
茜草:又叫地血、牛蔓、芦茹等,是常见的止血药。茜草别名还叫雪茜草、拉拉蔓、过山藤等。
药物别称: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和根茎,也叫地血、牛蔓、芦茹、血见愁、过山龙、地苏木、活血丹、红龙须根、沙茜秧根等,别称较多。
茜草的花语及寓意是:
茜草的花语:爱的呵护,分享伤痛。
茜草为止血中药,顾名思义茜草的花语为爱的呵护。
茜草的寓意是:
茜草花的寓意是:勇敢、忠诚、纯洁、信念、宽容、毅力和勤勉。
茜草花的名字来源于希腊语,寓意为“不朽的”或“不衰老的精神。
茜草主要分布区域是:
现在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四川、安徽、河北、河南、山东及西藏等地。
在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亦有分布,分布区域广泛。
茜草的生长环境:
茜草主要喜欢生长在山坡岩石旁或沟边草丛中,它一般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性较强,南北各地均可栽培。
茜草的生长形态及特征:
1、根部:根黄赤色,根状茎和其节上的须根均红色。
2、茎部:茎四棱形,蔓生,多分枝,茎棱、叶齿、叶缘和下面中脉上都生有倒刺。
3、叶子:通常4片轮生,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变异甚大,长24厘米,宽11.5厘米,叶脉5,弧状,先端锐尖,基部心形,叶柄长1.52.5厘米。
4、花状:聚伞花序成圆锥状,顶生和腋生;花小,具短梗;花冠淡黄白色,辐状,5裂;雄蕊5;子房无毛。
5、果实:果实肉质,双头形,常1室发育,成熟时红色。
6、花期与果期:花期7月,果期9月。
以上这6点就是茜草的一些主要形态特征!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有以下三点:
1、凉血活血:茜草味苦、性寒,可以入肝经,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病症,如吐血、咳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等,凉血活血。
2、祛瘀通经:茜草能行血祛瘀,用于瘀血阻滞之症,如妇女血瘀闭经、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下及跌扑损伤、关节疼痛、风湿痹痛、痈疽初起等,祛瘀通经。
3、茜草有止血、抗凝血、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茜草可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止血药。
茜草的副作用有以下几点是:
1、煎服:
患者服用茜草根煎剂后,服用过量可能会出现较持久的恶心和轻度的血压升高、腹痛、腹泻等副作用。
2、孕妇服用时要在医生指导下,否则容易导致流产。
3、对于月经正常的女性,不建议盲目使用茜草,因为药性寒凉,避免造成寒气阻滞胞宫而出现痛经、经行不畅、月经量减少等不良反应。
4、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阴虚火旺、无瘀滞者及孕妇不宜使用。
茜草的禁忌主要包括:
1、对茜草过敏者禁用、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慎用,副作用主要包括腹痛、腹泻等。
2、使用茜草时不可和生冷、油腻、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类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茜草的药效。茜草根是寒性的药物,所以脾胃虚寒、阴虚火旺、精衰血少者慎用,无瘀滞者忌服,孕妇服用时要在医生指导下。不能与降血压的药物合用。
3、如果患者服用后有不适症状,需由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需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文章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读者朋友们!本文章中药材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依据;如有疑问?请遵嘱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服用!请切记!
不要随意搭配药物进行食用!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为了大家的健康与幸福!我们共同来认识和学习健康养生小知识。
👆👆有喜欢健康养生小知识的朋友们!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