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节俭,其实是在“烧钱”,劝你远离这些“无效节俭”习惯



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日子就一定要节省。
所以你看现在的很多老年人,就算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依旧很节俭,这是值得学习的。

但凡事都要有个度,有些节俭过了头就变成了“无效节俭”不仅不能省下钱,反而让你花的更多,
特别是以下的这几种行为,你以为是节俭,但实际是在“烧钱”,劝你远离这些行为。

01
为了省小钱而花大钱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当过这种“冤大头”,为了省下一点“小钱”却没想到后来却花了“大钱”。

👇:网友@大壮
搬家的时候找搬家公司太贵了,400块钱没舍得花,找了几个朋友帮忙一起搬,但是因为都不太专业,
搞了很长时间,冰箱还磕了一个坑,搬完了我不好意思又请朋友吃饭,花了500块,走的时候却还感觉欠人家的。

👇:网友@花非花雾非雾
宝子们,一顿早餐210元能吃什么,我今天的早餐就花了210元,10块钱的包子稀饭和200元的违章罚款!
就是为了省点停车费,侥幸心理将车停路边了,想买包子用不了多久,结果,我就被“结果”了。

我的建议:
生活中一定要有个清晰的认知区分哪些钱是可以省的,哪些钱是不可以省的,不要为了省一点小钱,却要花大钱去弥补。
02
为了省钱忽视健康


任何的省钱行为都不能建立在牺牲健康之上,因为你用健康买“钱”感觉省下了钱,但是会有一天你要用钱买“健康”而且你也会发现买不起......

👇:网友@七七学姐
我婆婆生活中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家里的剩菜从来都不扔,就算放时间长了有馊味了都不舍得扔,
跟她说过很多次了别吃坏了,就是不听,于是吃了剩饭菜然后就肠胃炎花了好几百。

👇:网友@人生开挂
老太太自己在家熏肉给自己弄一氧化碳中毒了,连夜送到医院,花了好几千,输液的时候还念念不忘家里的熏肉。

03
偏爱廉价商品


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偏爱廉价的商品你以为是省钱,其实是“烧钱”因为廉价的东西质量都不好,
用了几次之后就会坏掉,还要再买,这不是浪费钱吗?
对于一些长期使用的东西来说,买贵一点用得久一点反而更省钱。

👇:网友@小潮的家
我有两双鞋子一双50元,一双300元,50元的鞋子穿了2次之后磨脚,不舒服就不穿了,300块钱的鞋子一直穿了3年,
现在还很新,你说哪个省钱?单词穿着成本300元的鞋子8.3,50元的鞋子25

04
爱贪小便宜


有这样一句俗话“贪小便宜吃大亏”其实这都是前人总结的经验,贪小便宜确实会吃大亏,
你以为贪的小便宜是在省钱,后来吃了大亏又要花更多的钱弥补,得不偿失。

👇:网友@是校小张丫
以前为了凑买减活动煞费苦心,生怕券用不上,结果我发现买了一大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觉得是省钱了,
但是这些不喜欢的东西也是我花钱买的,这不是在浪费钱吗?

👇:网友@隔壁的大花花
以前去超市的时候看见一些商品有赠品就毫不犹豫买下,像酸奶,本来不是很想买,但是买两盒送一个碗,
就是果断买下,回家之后这个碗基本不怎么用,后来315晚会发现,这个碗是釉上彩碗,无语。

05
心疼运费不退货


网购的时候因为有些商品没有运费险,买回家之后发现货不对板,但是退货要自己掏运费就舍不得了,
于是就将衣服留下,但是始终不是很满意,穿了几次之后就闲置了。

建议小伙伴:
网购最好买有运费险的,就算买到的商品没有运费险但是就是不喜欢那也要退,退后其实是将损失降到最小。

总结:
生活中有很多我们自认为的节俭行为其实是“无效”的,不仅不能省下钱,反而要花更多的钱,这就得不偿失了,以上这些无效的节俭行为你有吗?
--THE END--
部分参考图片来源自网络,未查明出处,
如有问题,请私信联系删除。
抠搜侠:用心撰写每一篇文章,希望能帮我点1个「在看」,让我感受到,你们也在为人生「全力以赴」。
快来给我点个赞吧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