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插图与本文无关,图片选自网络。
小马是个被奇石桎梏住自由的小石迷。
没事时,总会买几个自己感觉有趣的石头。
虽然很多人都夸张的说,精美的奇石它价值不菲,拥有一块就能一夜暴富,豪车美女都不是梦。
小马一开始坚信不疑,后来玩着久了,才明白里面的道道。
即使你有举世无双的好石头,那也要遇到对着人。
这个对着人,就是要出钱大方,一掷千金,随手抛出几十万就跟几毛钱一样不肉疼的SB。
重点是,这种痴迷天价奇石钱多人傻的键盘侠属实太稀罕了,万年难遇上一个。
也是因为玩奇石久了,他也看透了那些虚伪。
一块石头的好坏,如果遇不到正确的财主,石头终究只是石头。
一个玩家对它的喜欢,也仅仅只是爱好。
小马看开后,也就豁达了,换句话说,他也没有想靠一块石头暴富。
玩石头的人,被石头玩到倾家荡产的很多,吃不起饭的也有一大堆。
还好,小马有口饭吃,也不再追求高价,而是坦然面对生活,当然,买石头的热情依旧没有丝毫降低。
一旦玩上石头,就等于得了一种叫控制不住买石头的病。
自以为看破奇石圈里道道的小马,终究还是在买石路上自欺欺人。
那是一块山型石,小巧玲珑,自然平底,还有一个黯然销魂的天然洞。
远观似山,近看又似一尊卧佛。
从图片上看,小马被它黝黑的肌肤纹理深深折服。
与像什么动物器物人物的石头不同,山型石是古赏石文化的延续。
它没有具象的物理特征,讲究山形的禅意之美,静默之美。
能使人静下心的石头,在小马眼里,就是陶冶生活的味精,可以使人在恬淡中感知生活的富足。
不争不抢,没有那些遭人的利益。
赏一方美石,何必非要得到他人的褒奖?
何况,压根就没有上石展展示自己的伟岸风姿。
那一天,小马决定拿下,在他心里,可能3000元就能轻易拐到手的样子。
当时拍卖的人气并没有激烈到大家踊跃出价。
可是,眼看快要到手的时候,就有喜欢的石友突然跳出来竞价。
小马一句:草你妈!
最后的价格,愣是在小马心理价格上翻了一倍还多,从3000元之后,就一直加价,最后停在了8000元。
完了,挨夹了。
小马当时呆滞了一下,喂,你们怎么就这么不给力?
老子只是出个价装个逼,仅此而已。
不要让我破费啊,我真是过路的。
按照剧情发展,不是应该继续拼杀下去吗?
小马欲哭无泪。
看着自己出价8000元之后,好像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愁,原来自己才是最终的接盘侠。
对这个石头,小马只匆匆看了一眼。
他感觉像山、像人、像一座人物的山。
仅仅只是一个美丽的开始,一次冲动的装逼,就这么莫名其妙到手了。
然后装作很惊喜的付款,发地址。
然后发呆,坐等几天后收到包裹时的惊喜。
这是每一个石友最是期盼的日子。
一转眼,几天过去了。
小马在一个悠闲的午后,就收到了包裹。
可这次,他总感觉这个包裹比较小、比较轻。
由于小马的粗心,当时并没有看它的尺寸。
他犯下了购石大忌。
按照奇石拍卖的套路,许多粗心的石友都会买到照片石。
就是照片看看非常雄伟,收到实物后却超级迷你。
这类石头以戈壁石为主,大家千万小心提防,你自以为感觉又七八厘米高度的时候,到手可能只有三四厘米。
简直就是迷你到不可思议,骗你骗到心花怒放。
所以,小马由衷奢望每一个买家在付款之前,一定要看清尺寸。
记住哦,这个尺寸是不是带底座的。
最好是按照参照物进行对比,不然,吃亏的可是自己。
不怕小马经验之谈的,没关系,你是散财童子,你钱多,买虫草吃它不香吗?
小马在这上面,前前后后吃了不少亏,加起来费了近十几万的大洋。
人傻钱多,说着就是小马这种没脑子的,一旦清醒,肠子都悔青了。
和以前每一次打开包裹时一样,心理预期值会高很多。
小马用小刀片划开包裹上的塑胶,揭开一层层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防摔包装层。
那块乌黑的石头,终于在他万分期待中水落石出。
好小,这是小马的第一感觉。
这么硬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小?
十七厘米都没有。
其实比那些戈壁石而言,这已经很大了。
他小心翼翼的再看它的局部。
远观、近赏,越看越感觉有趣。
只是表面为什么会有一层黏糊糊一样的手感?
我擦,不会是那种液体吧?
想想都感觉恶心。
小马是个患有洁癖的人,哪怕是一个古董,也要把外面包浆清理的干干净净。
别跟他扯会不值钱,他就喜欢破坏,把一样值钱的变成不值钱的,是小马最大的乐趣。
为了冲洗掉它表面的黏糊感,小马用刷子不断清理它的表面,用水反复冲洗。
直到手摸上去没有那种粘稠感。
包浆?
那是什么鬼?
见过许许多多玩黄蜡石的石友,拿着一块所谓的料石在自己的额头上、鼻翼上、头发上,油脂分泌多的地方不断摩擦。
还对新石友美其名曰不干油、油脂多好,很润。
润你MDB!
小马感觉恶心,恶心的不是石头本身,而是这种别人身体上的分泌物。
甚或有石友会厚颜无耻的让你欣赏、抚摸。
每一次,小马逃都来不及。
石头可以很美丽,你弄上自己的分泌物这算什么鬼?
所以每一次,小马最大的乐趣就是清洗石头。
洗着干干净净。
进谁家的门,就得有该主人的生活气息与他的把玩规则。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小马感觉与最初的设想相差太大,若是能大原始的一倍,那该多完美啊!
征求对方的同意后,小马感觉还是退货吧!
清洗之后,石头表面并没有格外的油亮与光滑,反而有一种带有摩擦感的触感。
这样的石头,小马是第一次接触。
这该不会是打磨的吧?
虽然中国奇石地域丰富,不可能了解每一种石头的特性。
但,不了解该石种的时候,小马还是偏向不太确定一点。
这里,小马就不得不提醒各位石友一声。
大家在买石头付款之前,一定要问清楚,如果不喜欢能不能退货?
这个退货是在不破坏石头本身的前提下,能不能无理由退货。
现实中,很多石友就是被这样坑了钱,对方打死不退货。
拉黑你,把你拉到一分钱都拿不回的地狱你。
小马这次遇到的,对方很是爽快的答应了退货。
退货的包裹发出去后,对方所在区域恰逢疫情封锁。
完了,芭比Q了。
导致这个包裹20多天后,又退了回来。
大哥,对方收不到货,是不会退款的。
小马很失落。
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懂。
所以,很多时候,你如果不确认对方的品德,在购买时候可以通过第三方渠道,让自己付出的银子更加保险。
很多有钱人是不削几千几百块钱的,很多人也抱着被骗了也就一次而已,就当作吃一堑长一智。
可是,却助长了许多奇石卖家靠这种手段敛财,让奇石市场的风气变着肮脏。
对于小马而言,货发出去后,对方没有收到货,这钱亏着就得认。
8000元虽然不多,但也让小马长了见识。
经历,才是让自己长记性的本源。
后来,对方愿意补偿小马1500元的损失。
毕竟货也退了,只是遭遇疫情,货不知道跑哪里了而已。
这是大家万万料不到的。
小马也不在于那1500元,他还是决定去快递公司查看一下。
如果确实退货退到了快递站,那1500元为什么要让对方支付?
输不起就不玩,这是一个买家必须得有的担当。
买卖是彼此的,不是因为小马付了钱、退了货后,还要接受对方的补偿,这是没道理的。
交易结束,就要按照之前的约定。
小马自认钱不是问题,而是在最后确认的时候,犹豫了是不是自己的初心。
毕竟,有些人是靠这个吃饭的。
入了石道,也要遵循这一路的规则。
意外总是出人意料,小马到快递公司投递站后,竟然找到了那个退回来的包裹。
那一刻,小马竟然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
原本放手不要的,又破天荒似的回来了。
真是可笑,原本那么唾手可得的石头,会因为它的突然远去而变着念念不忘。
拿回家后,对这个山子奇石是越看越爱。
小马也如实向卖家汇报了情况,对方还是愿意接受退货。
但小马已经累了,他直接告诉对方不退了,也就留下了这方奇石。
玩石头的故事有很多,在每一个石友身上每天不断的发生。
这些故事,或许淹没在众多石友里,但,支撑起每一个石友玩石的喜怒哀乐。
你有没有让你记忆深刻的玩石故事?留言告诉我。
备注:插图与本文无关,图片选自网络。
中国•美石台•文化传媒发行
终身荣誉顾问:
龙飞
葛德胜 徐魏康
赏石文化总顾问:
张钊
彭志强 高立才
李玉珍 李宏伟 陈忠良
美石台•荣誉顾问:
曹三爷 马强 蒋天阳
阿力 刘小平 张晓舰 许美红
阿雷
艺术家•审美天团:
陈锦、陈惠福、张跃龙
任釜辰、陈俊敢
刘云峰木座
部分插图来自优质奇石拍卖群:
俪水赏石、石画雅拍
博悦赏石、巴渝赏石
总编辑:色大叔
图片创意:小智
总监审:大行
2018年,11.5万买了块石头,后来卖了26万,然后又成交了……
2002年,他用5500元买了块石头,今年,他敢开价6888万
2015年,32元淘来的石头,5年后涨了10000倍卖32万
距离奇石天价十万八千里的现实成交,奇石玩家能不能看懂?
1.3亿的奇石,与这个2次被判死刑、入狱20年、11次死里逃生的大漠石王
2012年,买来一块石头像戴帽子的老人,四年后,稳赚了58万
2018年,4块小石头凑成春夏秋冬,再加一只鸟卖了73万元
200元卖掉的石头,2017年翻了9950倍,卖了199万
这块石头挖了3年,运费1000多万,放在园子后估价388.9亿
你根本买不起,那些媲美奢侈品的物华天宝
这块石头像鱼,估价5个亿,出场费20万起步
一块石头卖了188万,打了3年官司,却被鉴定250元
那些展会金奖奇石真有那么高的价值,和含金量吗?
为一方奇石、立一个故事
为一个藏家、一家石馆、谱一个传奇
奇石名家专访、美石文化、广告推广
微信:15088299119(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