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在非洲野牛鼻孔、耳朵随意活动的鸟,并不会被赶走,它们叫牛椋鸟。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它们和野牛,犀牛、河马等非洲大型哺乳动物有着存在共生关系。
牛椋鸟帮助这些大型哺乳动物清理身上耳垢和死皮,以及蜱虫、苍蝇幼虫等寄生虫,这些都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如果必要的话,它们还会给大型动物梳理毛发,以及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来提醒这些大型动物危险将至。
大型动物对于牛椋鸟来说有点像是它的“东家”,而牛椋鸟给“东家”服务看起来很贴心,但它们也有“腹黑”的一面。
一旦“东家”身体出现伤口,它们就会被伤口的血液吸引,去蚕食东家的血液,并阻挡伤口愈合,有些“东家”会因此被坑死。
另外,有明显的证据表明,牛椋鸟的存在其实并不会影响大型动物身上寄生虫的总载量,即便它们看起来不停地在吃那些寄生虫,但效果并不明显。
其实,对于大型哺乳动物而言,牛椋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益处都并不明显。
所以现在,牛椋鸟到底是共生好伙伴,还是最大的寄生虫存在巨大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