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有一座小城,享有文化发祥之地的美誉,宁静地矗立了几千年,散发着悠悠的历史古韵,它就是邹城。
它是孟子的家乡,是古文化的繁荣之地,又有青山绿水的如画风光,犹如一幅古老的画卷,深邃、静谧。
今天柠檬同学与你一同前往这座古城,寻孔孟之道,觅山水之情。
01
儒风古韵,时光印迹的探索之旅
当踏入邹城,石街小巷、古木参天,历史的厚重之感扑面而来,仿佛与孟子有了跨越时空的相遇。时间仿佛变慢,心境随之平和。
来到孟子的故乡,必然少不了去孟庙逛一逛。
孟庙是古时帝王、官员参拜孟子之所,至今仍有着挥不去的浩然正气。
孟庙的正南门是棂星门,飞檐斗拱,古朴又不失大气。棂星,意指孟子文星下凡,饱含无限尊崇。
步入庙内,石坊古朴,古树林立,无声倾吐着几千年的风雨变迁。
亚圣庙石坊是第二进院落门坊,坊顶饰有古瓶、云朵,带着时代的气息,石坊上的彩绘依然清晰。
门内左右两坊,左为“继往圣”,右为“开来学”,意在继往开来。
从满是古老的苍松翠柏的甬道轻轻走过,抬头看向泰山气象门,依然能感受到千年前的磅礴之气。
在孟庙,还有着数不清的碑刻,是一部从秦汉到明清的碑刻史,也满载着世代子孙对先贤的赞歌和缅怀。
参天的古树,历经风雨,千年长青,与孟庙气息相依。不论是古柏抱槐,还是藤丝银杏,都不失为奇观。
在初冬季节,穿上金色纱衣的银杏,飘洒一地落叶,是道不尽的美。
而那棵几百年前被雷电击中,仅靠一张树皮顽强新生的老槐树,似乎在向来往的人群传递着不屈的力量。
与孟庙一街之隔的孟府,是孟子曾经的居住之地,镌刻着古老庭院的诗情画意。
赐书楼前的百年流苏,在芬芳的四月,繁花似雪。玉树琼枝,惊艳了三百多年的岁月。高大的树冠,掩蔽了屋舍,洁白的花朵,昭示的是儒风浩然。
如果说,孟庙和孟府都隐于邹城的清幽之中,那么重兴塔则是藏在城市的喧闹里。
这座900多年历史的古塔,位于小区之中。
9层楼阁,每层檐下雕有斗拱、飞椽,古朴大方。它饱经风霜,几经修葺,依然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
矗立在闹市之中的它,总吸引着来往的人们驻足,与它对视,仿佛穿越时空的阻隔,与历史对望。
离开街市,来到明朝亲王第一陵——荒王陵,白马河静静流淌,依傍着连绵起伏的山脉,是传说中的风水宝地。
它占地甚广,陵内出土文物众多,是名副其实的第一王陵。
站在王陵地宫甬道回望地面,阳光在洞口明亮刺眼,而向下的甬道深邃悠长。明与暗间,似阴阳之别。
地宫内,兵马武士、鼓乐队、木俑依仗,惟妙惟肖。
这里还出土了九旒冕冠,是当今存世的唯一一件冕服实物,是“史上最牛乌纱帽”,是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如果这些历史的遗迹,留下的是曾经的追忆,那在上九山古村落仍能感受千年前的风土人情。
村外有连绵的青山,村内有碧绿的池水,山环水绕,生机盎然。
而这里的石头街巷,有上百个石院,上千间石屋,仿佛看到了曾经繁荣的古村落。
闲暇的农人,哼着小曲儿,逛着庙会,再停下来欣赏一场舞龙狮,时不时鼓掌,喝一声“好!”
至今,古村里的剪纸、刺绣、柳琴戏、腰鼓等传统的习俗和技艺仍在流传,这是上九山村的独有风情,也是邹城文化的传承。
02
神秘静怡,鬼斧神工的仙踪寻觅
邹城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还是被自然格外眷顾的宠儿。
有着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的峄山,怪石嶙峋。这里有形态、大小各异的花岗岩巨型石蛋群、石林、滚石,它们在漫长的地球演变中,被雕琢成如今的壮观景象。
峄山的最高峰是五华峰,有五块巨石插天抱立,形似芙蓉。
相传,这里是孔子登高探日之处,《孟子》也留下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记载。
秦始皇也曾登临,留下了著名的峄山碑。
站在峄山高处,能看到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它让人称奇的还有海石洞穴景观。
在亿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海浪日夜击打、穿凿着岩壁,卷走泥沙,再经一次次地震,最终雕琢出千奇百怪的海石洞穴。
洞内有清泉,日夜叮咚作响,犹如琴弦之音,绝妙无比。
若说峄山是雄壮的,那凤凰山呈现的则是自然和文化交融之美。
凤凰山因山巅两侧的次峰仿若主峰的双翼,如同凤凰展翅,取名凤凰山。它是邹城第一高峰,山路十八弯,风景秀美。
这里有着美丽的“隔山掏火”的传说,据传何仙姑将凤凰山镇落在与东海相连的大泉眼上,化解了潮起潮落引发的洪灾,给凤凰山周围带来风调雨顺和丰收之景。
凤凰山也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其中的唐代石窟开元大佛,更是名满邹鲁,是盛唐时期石雕艺术的瑰宝。
当来到铁山公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巨大的摩崖石刻。
站在高达66.1米,宽16.4米的刻石面前,顿觉自我的渺小,石刻上的经文,有的已难辨识,但它呈现的依然是历史的风霜和智慧。
似乎,邹城的风景总在山间,离不开那些自然和人文雕刻的巨石,可看了鹿鸣湖聚仙岛之后,才发现,邹城竟藏有如此仙境。
鹿鸣湖水清草绿,亭桥错综有序,遥望如同一颗跌落凡间的明珠,晶莹剔透。
最引人入胜的,是湖中有座聚仙岛,似一粒翡翠镶嵌于湖泊,山水互映间,如同仙境。
而聚仙岛的名字,也引人遐想。据传说,远古时期,这里是神仙聚会之所,取名“聚仙”。
岛上有一座古庙,古色古香,庄严肃穆,就是为纪念这些神仙而建。庙后的的巨石,则是神仙聚会活动之地。
来在这里,看着小岛上美不胜收的景色,真的相信这是仙境。尤其是日出和日落时分,金色的阳光铺洒在水面,小岛仿佛被神光笼罩。
漫步小岛,翠的竹、青的松、绿的草、艳的花,织就一副美丽的画卷。听虫鸣鸟叫、享微风拂面,时光慢了下来,不舍离去。
03
芳香绝味,舌尖盛宴的绝妙诱惑
邹城的景醉人,它的各色美食也有着让人难以拒绝的诱惑。
热气腾腾的一天,从早上的一碗川味面开始。
手擀的面条下锅,在碗底放上麻椒粉、葱末、调味料和香菜,骨头熬出的高汤一浇,香气四溢。
捞出煮熟的面条,汤汁浸润中,舀一勺肉酱,几勺辣油,迫不及待地拌匀尝上一口,鲜香麻辣,回味无穷。
吃川味面,还少不了的搭配,则是调鸡蛋。
蒸熟的鸡蛋,自然放凉,剥壳切成大块,拌上青红尖椒碎、葱花、酱油、香油,有着别样的滋味,也是邹城独有的味道。
热辣的面条下肚,再来一碗鸡蛋茶,中和了刺激,也开启了美好的一天。
同川味面一样,成为邹城美食代言的还有孟府宴。
看名字就极有邹城特色,以孟府命名。这不仅是一道美味,也是集文化、养生与一体的传统。
食材应着时令,调料不过多抢味,保持食物本身的味道,不过咸,不过腻。讲究“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畜为益、五菜为充”,营养均衡。
不仅在食物本身讲究,孟府宴的礼仪感也是满满的。布席、就座、上菜、酒具都有一套沿袭至今的规矩。
尽管所用食材并不稀奇,但它呈现出的是独特的鲁菜风味,是邹城一大特色。
如果孟府宴是仪式满满的正式席面,那蛙鱼就是独具风味的街边小吃。
蛙鱼不是鱼,是用地瓜粉做成的形似蝌蚪的小吃。将地瓜粉用水稀释拌匀,倒入冷水锅中,一边加热,一边搅拌,形成淀粉糊糊。
在装有冷水的蒸锅中间放一层带孔的蒸屉,倒上粘稠的淀粉糊糊,孔眼中漏下的糊糊在冷水中凝成一条条“小蝌蚪”。
煮熟的小蝌蚪,加上喜欢的料汁、黄豆、咸菜……就是每个邹城人挥不去的家乡记忆。
同蛙鱼一样难以忘怀的,还有夹饼。
在邹城,万物皆可夹。不论是鸡排、鱼排,还是肉串、香肠,或者是鸡蛋、蔬菜,油锅里一炸,滋滋啦啦声中,色香味开始俱全。
去掉竹签,夹在饼中,刷上每家独有的秘方酱料,咬一口,满嘴留香。
一个夹饼,荤素搭配,饥肠辘辘时来一个,就是对味蕾最大的犒赏。
和热气腾腾的夹饼一样喧闹于夜市的,还有烧烤。
傍晚时分,街边小巷烟火缭绕,丝丝缕缕的孜然香味散入空气,勾起肚中的馋虫,忍不住来到烧烤摊儿前,来一把烤串,一瓶啤酒,享受这人间烟火气。
一串串腌制好的羊肉在炭火的炙烤下滋滋冒油,来回翻转后,熟透的烤串,撒上孜然,就是微凉夜晚的最美滋味。
一方小桌,三五好友,聊着天南海北,撸着串串,就是浓浓的生活气息。
04 写在最后
邹城,就是这样一座闹中有静,有山有水,有历史也有朝气的可爱城市。
它如一本书,厚重而智慧,宁静又热烈。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出灿烂的文化;承载着自然的恩赐,刻画着神奇而壮丽的风光。
山水仁智,儒风邹鲁。来一趟邹城吧,和孟子站在同一片天空下,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本文完—
作者|拾月
编辑&排版|向晚晚
其他精彩:
1、曾经繁华压两京,如今是北方小县城却有苏州韵味,充满文化却凭美食惊艳所有人!
2、被誉为“江南第一城”,最醉人的不是小桥流水,不是园林古镇,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