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D
鄧
一个在厨房里做冷门小众货模型的伙夫斯基
萨拉丁 简介:
1946年1月,英国陆军提出了用新的装甲车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戴姆勒(Daimler)MK2和辅助设备公司(AEC)的MK3装甲车的要求。
1953年阿尔维斯有限公司完成了2辆样车。由于该公司急于生产撒拉逊装甲车,所以改由克鲁斯利汽车公司生产6辆预生产样车〔FV601(B)〕,并于1955年完成。
该车的生产型代号为FV601(C),即是萨拉丁MK2侦察车,1956年批准生产,1958年投产,次年第一批车辆交付给英国陆军,截止1972年停产,共生产了1177辆。
测评开始
这次开的是一个威龙模型中鲜为人知少有人做的‘低调’题材产品。它有多‘低调’呢?斯基竟然在网上查不到相关的制作记录文献,实车图片也是少(bu)的(hui)可(fan)怜(qiang)。可能是因为它是二战后的第一型英国装甲车且没有什么显著的战绩,所以很多模友对这个模型知之甚少。说了半天,什么模型这么冷门,就是威龙(3554)1/35 英国“萨拉丁”MK.Ⅱ装甲车。有多少看官也不了解这款模型的请点赞啊!
车体是上下开模的,‘澡盆的’下车体省时省力。
上车体除去随车工具,零件就图中这些,修件到组装用了5分钟,组合度没毛病。
随车工具也比较好处理,没有占用太多制作时间。
路轮零件组合度没问题,橡胶裸胎套上轮辋就行。
翼子板稍微有点由于挤压造成的翘曲,工具箱都是给的滑块开模,体现的干净利落,除了水口不需要处理别的。翼子板上开出了箱体的定位,非常友好。
两侧翼子板上的所有零件按照图纸粘接到位就可以,但是车的前后转向灯没有透明件只是射出件只有大灯是有透明件的,后视镜的镜框与镜面开模的不够清晰。
附加一个油桶,两半的开模方式,滑块开模出了桶口,这点不错!
炮塔舱盖,除了转轴处有轻微的合模线,用笔刀刮去就可以轻松处理。
舱盖轴两端不用点胶,可以制作成活动舱盖,虽然套件没有给出内部构造和兵人。但也算是一个乐趣。
炮管部分是滑块一体开出,合模线也是用笔刀就可以轻松刮去,但是没有线膛炮的膛线。同轴机枪也是滑块开模开出了枪口,直接推入炮盾的机枪口就可。然而由于我在内侧耳轴粘接过于谨慎,造成了炮管的‘不举’。
炮塔的所有零件组合度都控制的很好,没有缝隙。只是在炮塔侧部的挂环定位口开的稍大,点胶后要用补土补一补。其它并无尿点。
外包装盒上有注明,此车是活动悬挂,制作的时候不需要点胶,卡扣式的组合方式,制作并无难度。唯一要说的就是全车最突出的合模线都集中在了这里,上下摇臂的两侧都有明显的合模线,还是用笔刀刮一刮就可以处理,并且考虑到后期上土之后就被遮盖了,就没有着力去修。
加装路轮和翼子板后基本上就看不到摇臂上的合模线。
最后用泉微的快干胶,把散热口的蚀刻片粘上,注意散热口是不规则的一个起伏形态,粘蚀刻片要先给蚀刻片塑个型。
总结
威龙在这款模型的组合度上绝大部分零件非常好,大车体的安装上也没有问题。
车体,上下车体虽然存在组合缝隙,但都集中在不明显的部位,可以通过胶水溶胶解决这个问题。大量使用了滑块开模,并且合模线控制的非常好。蚀刻片数量少,仅只给出了一小块没有什么细节的防爆网,制作起来比较好处理。
套件提供了三个车大灯及车长观察器的透明件,潜望镜及指示灯都是给出了一体的射出件。有考证党同好可以改换第三方补件来丰富指示灯的细节。这款模型的品控是足够的,合模线轻微,无飞边、毛刺和缩胶,受于塑料件的局限,一体开出的指示灯底板的零件还是过厚。
炮塔侧部挂环定位口过大,虽然这种小问题并不影响,补一补就好了。然而模型没有完美的,总会问题有,可还是掩不住整体的光彩,对于老玩家来说无压力,新玩家练手也是非常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