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4个步骤。



跟人聊“认知”,就好比你跟一条鱼,去讲在陆地上用两只脚走路的体验。

聊上一千年,都比不上它真正在陆上待一天,明白的多。
王阳明在《传习录》是这么说的:
懂得如何让父母冬暖夏凉,这是“知”,但不是“致知”。
将如何让父母冬暖夏凉的知识用在父母身上,真正做到让父母冬暖夏凉了,这才是“致知”,才是“知行合一”。

4个步骤,帮你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01
一选
刚开始,务必要选一件小事去做。
哈佛大学教授齐夫曾发现一个《最小努力原则》:人总是倾向于选择阻力最小的路径。

万事开头难,从小事做起,能有效降低你的心理压力,更容易开始行动。
而且,小事容易出成果。
一个个小成果积累起来,就会产生复利效应,你落地速度会越来越快。
比如说,我想拉近跟客户的关系,我先从给客户端一杯茶开始。

但注意,做小事一定要有目标,不能乱做,也就是“以终为始”。
比如,我给客户端茶倒水的目标可以是:让客户对我印象深刻。
02
二做
做事谁都会,但心法很少有人懂。
做事的关键心法是:做事在人,成事在天。
努力去做,不要在意结果。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是这么说的:
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做枝想,勿做叶想,勿做花想,勿做实想。
什么意思?就是:
起初种下根芽的时候,只需要栽培灌溉,不必想到往后的枝、叶、花、实。
老老实实做就行了,空想那么多后面的事是没有意义的。

03
三思
第一次做完之后,就要开始反思差距原因了。
识别下:
1、差距在哪儿?
2、导致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3、下次如何改进?
这就需要一个框架来完整分析了。

比如说,我客户倒了水,但是没留下深刻的印象。
根据上面这个分析框架,你就会发现:
要想通过倒水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你只有切中他的诉求,做得与众不同才行。
如果你也想具备上面这样的分析问题能力,提升逻辑思维,可以加我领取《思维力》这本书。

关注公众号,回复“思维”领取👇
04
四成
在上一步反思的基础上,改进做法。
还是给客户倒茶水,如何切合到客户诉求,做得与众不同呢?
提前预估客户的各种常见需求,做好准备。

比如说,你发现他嗓子好像有点不舒服,而你已经为这种情况准备了罗汉果。
在给他倒茶时,单独跟这位客户小声讲下:
您喉咙不舒服,我单独给您准备了一杯罗汉果。
这样,客户心里肯定是对你疯狂加分呀。
通过上面四步:一选、二做、三思、四成。
你也就从知道到做到,达到王阳明心学所讲的“致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