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石展的“半面佛”,有人“看不懂”,有人惊呼“太神了”!



阿拉善是戈壁石的源头,阿拉善也是戈壁石爱好者心目中的朝圣地。阿拉善每年的石展更是奇石界的一场视觉盛宴。
今年的阿拉善石展上,无疑也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奇石竞技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高贵”的石种,特别是沙漠漆和葡萄玛瑙。这些石头的价格通常高得让人望而却步,它们的美,仿佛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然而一块不起眼的小戈壁石“半面佛”却成了讨论的焦点。这块石头的特殊之处,在于其自然形成的图案竟神似一张半边的佛陀面容。石头的色彩从暗灰过渡到微微的墨绿,深浅渐变,仿佛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在亿万年前就已精心勾勒。
“半面佛”之所以称为佛,不仅因为其图案的神似,更在于它那种超越时间的永恒感。佛教中的佛陀,是超越生死轮回的象征,而这块石头,也以其数亿年的历史,显现出一种超越常人理解的深远和永恒。

对于“看不懂”的人来说,这块石头不过是自然界的偶然作品,他们可能难以从中读出任何深意。但对于能“看懂”的人来说,每一次凝视“半面佛”,都像是与古老宇宙间的一个秘密进行对话。这不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石面上,石友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形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有人说,“半面佛”显得有些悲天悯人,仿佛对这尘世的苦难表示了一种淡淡的关怀和无奈。又有人认为,这半面佛是在用它那未完全展露的面庞,给予人们一种慈悲与启迪。

尽管“半面佛”的尺寸并不大,但它在石展上的表现却出乎意料地吸引了众多石友的目光。与那些标价上百万的沙漠漆和葡萄玛瑙相比,这块石头的价值或许在市场上不会显得太过显眼。但在真正懂得欣赏的石友眼中,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深度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对于初次参与石展的新人来说,“半面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对象。它教会人们如何从最不起眼的地方寻找到美的存在。而对于资深的石友来说,这块石头的发现无疑是他们寻石生涯中的又一次心灵震撼。

总之,阿拉善的石展不仅是一个原产地的奇石展会,它更像是一场文化和自然的盛宴。在这里,每一块石头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和灵魂。而“半面佛”无疑是今年最引人入胜的一个佳话,它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也反映了人类对于美和精神世界永不满足的追求。
图文来自网络,仅做知识分享
>>奇石故事汇近期热文:
这只“神鹰”刚拿下石展金奖,不输齐白石4.25亿拍出的“鹰”!
这个“关公”模样的石头今天获得金奖!太像了,尤其是那胡子,简直绝了!
从800万到3000万的出价全部婉拒,荔枝冻《金丝猴》和四大名石《小鸡出壳》不分伯仲!
5年3次交易从20万到1260万!和田玉籽料奇石《天狗》叙说玉龙喀什河的传奇!
有两石头,一个估价1.8亿,一个标价8亿!见过的人无不拍手称奇!
长江石“佛缘”12.6万成交传了10年,藏家“澄清”还在手里?石友:现在重出江湖起码126万!
>感谢阅读,诚邀关注<

     
介绍 :【奇石故事汇】公众平台是淘石圈奇石自媒体平台旗下,讲述奇石故事的公众平台,欢迎石友讲述您的玩石故事。
>随手点赞,好运相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