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石头像“熊猫”就叫《国宝》,还卖了118万!



2017年公开的高价成交数不胜数!之前这篇文分享过,卖到80万的一个“寿”字石,进不了当年奇石成交榜的前十?网友:我想知道还有谁!
今天,我们要看的这个石头,就是能排到2017年成交前10位的一块石头。118万成交的长江玉奇石,因为像熊猫所以取名《国宝》。

这块石头在2017年以118万的高价成交。它的大小与半岁的大熊猫相仿,只有黑白两色,色彩过渡自然、恰到好处,质地已经完全玉化,十分难得。
这块长江石形似大熊猫,黑白条纹清晰可见,栩栩如生,仿佛熊猫就要活过来一般。再加上它已经完全玉化的质地,更是凸显了它的珍贵价值。
现在我们几乎听不到长江玉了,普遍都是叫长江石。据说只有极少数质地极好、已经玉化的被称为长江玉。《国宝》正是一块长江玉。

仔细对比看后,其实不难发现,《国宝》作为象形石看,并不太占优势。要和那些非常具象的精品奇石对比,还有一定差距。
如果非得找点优点,那一定是在水石里做对比,它比其他水石的更特别,因为走了象形石的路子。又兼具画面石的特点。
再就是质地上都已经叫长江玉了,肯定玉化的要比其他水冲石好一些,尤其是比其他长江石质地要好很多。

奇石的成交大概有个规律,100个高价成交里,只有20个愿意公开。剩下的80个则被大藏家悄悄收藏起来。
然而,对于外界来说,“那不就是一块破石头么?”这样的质疑声络绎不绝。甚至有人一味地将这些信息简单地归结为“洗洗就干净了”。
甚至玩石头的圈里人还在一味地否定“像什么”的玩法。好像是谁开口说“像什么”就立马掉价了,没文化了,缺艺术性了。
一场场关于石头的交易,更是一场关于品味、文化和社会认知的较量。在这个充满传奇的圈子里,每一块石头都有着它独特的故事,而那些参与其中的人们,也在不断地书写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
图文来自网络,仅做知识分享
>>奇石故事汇近期热文:
这只“神鹰”刚拿下石展金奖,不输齐白石4.25亿拍出的“鹰”!
这个“关公”模样的石头今天获得金奖!太像了,尤其是那胡子,简直绝了!
从800万到3000万的出价全部婉拒,荔枝冻《金丝猴》和四大名石《小鸡出壳》不分伯仲!
5年3次交易从20万到1260万!和田玉籽料奇石《天狗》叙说玉龙喀什河的传奇!
有两石头,一个估价1.8亿,一个标价8亿!见过的人无不拍手称奇!
长江石“佛缘”12.6万成交传了10年,藏家“澄清”还在手里?石友:现在重出江湖起码126万!
>感谢阅读,诚邀关注<

     
介绍 :【奇石故事汇】公众平台是淘石圈奇石自媒体平台旗下,讲述奇石故事的公众平台,欢迎石友讲述您的玩石故事。
>随手点赞,好运相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