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高温天”养花,牢记5“不要”,小心只剩空花盆!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六月盛夏,烈日炎炎,人们稍微活动便汗流浃背,对于温度更为敏感的花草植物而言,这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如果说春天为万物提供了生长的温床,那么夏天则是花草的“试炼场”。

此时,稍有不慎,心爱的植物便可能离我们而去。
想要在夏天照顾好你的花草,就必须牢记以下五大“不要”,否则空花盆或许就会成为你不可避免的结局。

一、忌浓肥与生肥施用
养花人常言“活不活在水,好不好在肥”,施肥对于花卉的成长至关重要。
施肥并非易事,尤其是在炎炎夏日。

许多热爱园艺的朋友喜欢尝试自制有机肥料,比如利用果皮、大米水或豆浆渣等制作肥料。这些未经发酵的有机物质被称为生肥。
直接将生肥施入花盆中潜藏着巨大风险。在土壤里,细菌会促使这些有机物发酵,而发酵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量。

夏季高温更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生肥产生的热量极有可能灼伤甚至烧死植物的根系。

夏天施肥时,肥料的浓度也是一大关键。
由于夏季植物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过浓的肥料会导致植物脱水,进而引发叶片枯黄脱落、花苞萎缩等问题。因此,园艺爱好者在夏天应该只施用稀薄的肥料,避免浓度过高造成肥害。

二、忌中午高温时段浇水
夏日浇水也是一门学问。在一天中,中午的气温达到顶峰,阳光也最为猛烈。
此时的花草往往显得萎靡不振,叶片可能出现萎缩现象。

一些园艺新手可能会误以为这是缺水的表现,于是急忙浇水,却反而对植物造成了伤害。
中午时分,给花草浇冷水是一个大忌。
因为此时根部处于高温状态,突然浇上冷水会造成温度剧烈变化,刺激并可能损伤系。
正确的浇水时间应该选择在气温相对较低的清晨或傍晚,这样既可以避免温差过大,又能确保植物充分吸收水分。

三、忌闷热不通风的环境
对于在封闭式阳台或室内养花的朋友来说,通风问题尤为重要。
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室内环境闷热且缺乏通风,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会受到严重影响。这种环境下,植物容易出现叶片病变、烂根和枝条腐烂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每天应该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和新鲜空气的交换。
良好的通风条件不仅对植物的生长有益,也对居住者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忌长时间淋雨
夏天常常伴随着丰沛的雨水,尤其是在南方地区。
虽然适量的雨水能为花草提供必要的营养,并帮助冲刷掉叶片上的灰尘,但长时间的淋雨却可能带来不小的麻烦。

雨水中含有的细菌可能会导致叶片感染,进而引发黑斑病、腐叶病等病害。
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娇嫩的花卉品种,如蝴蝶兰、月季花和杜鹃花等,长时间的淋雨几乎总会导致叶片出现问题。
在雨天过后,盆栽花卉应及时搬到室内避雨,而地栽花卉则建议在长时间淋雨后喷洒杀菌药物,以预防病害的发生。

五、忌连阴雨后立即曝晒
夏季的天气多变,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后,突然放晴并出现强烈的阳光是常见的现象。
这对于刚刚经历过连阴雨的花草来说却是一个考验。

由于连续下雨,花盆内的土壤变得非常潮湿。
如果此时突然将植物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不仅容易晒伤植株,而且花盆内的水汽会在高温下迅速蒸发,对根系造成伤害。

因此在连阴雨后突然放晴的情况下,应该及时为花草遮阴,避免直接曝晒。
盆栽花卉可以简单地搬到阴凉处,而地栽花卉则可以使用遮阳网进行遮阴保护。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留言联系处理】
求关注,求转发,求在看
▲点击打开 即可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