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年入2000万的超级镰刀,用了拼多多3个月,花了3万元之后……


00
今天晚上有2位网红过来找我,我本来不想见他。但是某位大哥介绍的,我没办法推辞。
而且来买我的紫砂壶。
其中一位网红,别看就2万粉丝,但是一年净利润超过2000万,卖课。
他不做线下高客单。但是这一块是我特长,所以,我就小规模秀了一下肌肉。
这位老师非常非常佩服,约定未来有机会合作。
他和我分享了最近用了3个月拼多多的购买感受,很有意思。
以下全部用他的口吻:
01,用拼多多不是缺钱,不是省钱。
我从来在买东西上没缺过钱。但是,由于2024年初,拼多多的市值涨得太猛了,而且我研究过他的每个员工的效率,也就是用他的市值,除以他的员工总数,拼多多太牛逼了。
而且周围用拼多多的越来越多,每个用它的人都告诉我,购买体验很丝滑,我就用起来试试。
(高翔按:1-1,不封闭自己,永远敞开。1-2,敞开的最好途径是自己使用。)
02,下载APP很痛苦,我手机屏幕上都满了。
高老师你说过,是有限手机屏幕与无限app之间的矛盾,太金句了。
03,开始买东西。
买电器不敢买,就买书。
买书体验太丝滑了,除了便宜,就是很容易拼单。一些冷门书,即使拼单不成,购买体验也很好。
(高按:买书,一个是成本低,所以风险小。第二个是书是标准件服务。对应京东从卖书切入,打败当当。)
04,丝滑的最直接因素是,允许我先下单,货到付款。
对于买书这个,允许我货到付款,还是能够激发自己的购买欲,增加销量的。
05,购买的书,只要10元出头的,都以影印盗版书为主。
但是我购买的时候就已经预先知道了,心里有准备,所以买到了,只要字迹清晰,也还可以。
06,到手效果不错,我大概买了3万多的书,其中不满意的比例,很少。
不满意的集中在,一些照相书,黑白影印的质量太差。
一些书,为了节约成本,会切边。也就是原来书比如是大32开的,他卖过来的书是小32开的,把书的【天头地脚】裁掉一些,特别恶心。
还有几本书,货不对板。这就很讨厌。
07,一开始用拼多多不熟悉,也下单了一些5元的书。但是紧接着就被客服告诉,这些是非纸质版,我能接受就发货,不能接受就退。
我就退了。
08,用到第二个月,慢慢为了提高纸质书的阅读体验。
要求书的开本要大,字号要大,开始购买15元左右的书了。
而且想读的书,会多问一句书的具体开本。
(高按:在多多上买15元的书,质量高一些了,成本还是比淘宝上低。)
09,如前所述,有几本书不满意,不退货的情况下退款了,立即就被通知取消我【先发货,货到再付款】的权限了。
我就很奇怪,看来对于薅羊毛的人,约束得挺好嘛。
为啥很多商家,怨声载道?
评论区有懂的,可以教教我。
10,拼多多上购物之后,只要货物体验不好,要退货,由于我本人退货都是确实没办法,才退的。
比如商家不发货,比如买的是《红楼梦》,发的是《西游记》等。
由于我购买的时候就没付款,是货到了点接收,才付款。
所以,只要我第一时间退货,压根就不用退款。
我都没付款呢,何来退款?
这种感觉很丝滑,很有安全感。
11,所以,购买者的心理体验很重要。
上面第10点,其实用淘宝买,下单,付款,然后不满意,退货,退款。
这有啥本质区别呢?
完全没有,我也不缺买书的钱。
但是,我这样的人,也觉得心理感受好。
更别说一般的朋友了。
(高按:我觉得各大APP的老板,还是要多用一下自己的产品,也用下竞品的产品。)
12,我因为买书成功了,所以接着就试着用拼多多买了一些大厂嫡系的酒,价格比淘宝和京东上便宜多了。喝起来感觉还可以,喝不出是假的。
(高按:购买者从书入手,建立信任和购买习惯,然后扩展到别的。当年京东打好电器销售的基础之后,也是借助于图书扩展到其他品类。)
13,可能我用的时间短,拼多上与客服的交流,对方机器人太多,沟通效率低。
相比之下,与淘宝客服沟通的感觉,还比较好。
14,买书我还用孔网。孔网上说实话,卖书的基本都是斯文人。
遇到不满意的,比例也少。但是偶尔遇到一次,沟通和退货太麻烦了。就懒得退了。
以上,就这样。想起来继续和高老师汇报。
全文完,明天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