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内战全面爆发?大批战机升空支援前线,专家预测未来走向



推荐视频: 缅甸局势 | 缅甸疫情 | 缅语学习 | 关注缅甸 | 缅甸旅游 | 航拍缅甸 | 缅甸风光
#缅甸疫情#检测公报
据缅甸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截止9月11日晚上8点:
新冠抽样检测:26196 例
新增新冠确诊病例:2364 例
新增死亡病例:98 例
累计确诊病例总数:429880 例
累计死亡病例:16451 例
累计治愈病例:378265 例
 #缅甸采购#
来源:趣史录
近日,缅甸再度陷入内战的危机边缘,军政府迎来了自己“掌权”过程中的最大危机。
9月7日,缅甸“民族团结政府”“临时总统”杜瓦拉希拉在脸书上发布了一则信息,宣布缅甸进入紧急状态,并要求“人民国防军”向缅甸看守政府发动“人民防御战争”。而缅甸看守政府立即对杜瓦拉希拉的声明进行了驳斥。

杜瓦拉希拉
然而,军方的驳斥并未能阻止全国范围内的暴力事件及局部冲突发生,就在“民族团结政府”发出声明后,不少缅甸人陷入了恐慌中,内战的阴影盘旋在他们头上,仰光和曼德勒民众爆发了恐慌性购买和其他不安迹象。
那么,为何“民族团结政府”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向军政权“宣战”?军政权控制下的缅甸是否会再次陷入到内战中,缅甸的未来又将会如何发展呢?缅甸内战全面爆发?大批战机升空支援前线,专家预测未来走向。

一、突然到来的人民防御战争
据路透社、《外交官》杂志等报道,杜瓦拉希拉在脸书中发出的声明内容极具号召力,他宣称:“民族团结政府肩负着保护国民生命和财产的责任,对看守政府发动人民防御战争。”

杜瓦拉希拉的此番发言,可以被认为是被罢免的民盟议员们的一次彻底的反攻,也被视为民盟和军政府的又一次“积极的”正面对抗。
事实上,失去权力的民盟和正在掌权的军政府之间的博弈,从未停止。从今年2月到现在,民盟和军政府已经爆发了多次冲突,暴力事件频频发生。
一方面,民盟对丢失权力耿耿于怀,在被夺权后,不断拉拢“盟友”对军政府进行反击,就在杜瓦拉希拉发出“防御战争”的声明后,和军政府打了多年“交道”的克伦民族联盟立即宣布支持“民族团结政府”的决定,全力投入到和军政府的斗争中。

另一方面,军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控制力,早在今年4月就宣布“民族团结政府”为非法组织,从法理上否认了“民族团结政府”的合法性,希望动用全国的合法力量对民盟形成压倒之势。
尽管杜瓦拉希拉的声明看起来义正词严,也充满了号召力,但缅甸军方显然对他们的号召提不起兴趣,对于缅甸军方而言,羸弱的“人民国防军”相比于缅甸正规军而言,实力差距太大,无法和缅甸军方相抗衡。
目前,缅甸军方已经调集了大批空中力量支援前线,意图尽快平息这场突然到来的“骚乱”。
这个看起来纸面阵容悬殊的对阵中,“民族团结政府”是很难占到优势的,那为何“民族团结政府”还会选择和军政府硬抗呢?这个要从他们的动机来分析。

二、硝烟背后的隐情
事实上,如果拨开这场事件的迷雾,我们不难发现,“民族团结政府”之所以敢于召集力量和军政府进行对抗,主要来源于两大原因,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
内因主要是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源于“民族团结政府”的造势运动。“民族团结政府”希望能通过造势运动,来实现对缅甸军政府合法性上的否定,而后再利用国际舆论来对军政府施压并推翻军政府的统治。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透露消息称,联合国大会将于9月21日在纽约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将会讨论决定由谁来担任缅甸常驻联合国代表。
缅甸“民族团结政府”希望能通过这一次号召,向联合国大会证明,自己在缅甸依旧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自己依然有对国家的实际控制权,从而降低缅甸军政府被联合国认可的概率。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合法化,和缅甸军政府的非法化。
但缅甸军方对“民族团结政府”的这种行为嗤之以鼻。
据路透社的有关报道,缅甸看守政府发言人缅甸看守政府发言人佐敏吞在驳斥“民族团结政府”关于发动“人民防御战争”的呼吁时,就不屑地表示,缅甸“民族团结政府的”号召,无非就是希望在联合国大会上得到认可,但这样的做法无法取得成功。

佐敏吞
内因的第二个方面因素,是来源于“民族团结政府”的聚拢民意运动。就“民族团结政府”打出的旗帜来看,昂山素季派的“民族团结政府”希望能迅速拉拢全国的民众,掀起反对军政府的大旗,快速推翻军政府的统治。

昂山素季
在“民族团结政府”看来,军政府所把持的大城市,并不能很好地向全国进行辐射,在缅甸全国各地,依旧有反对军政府的各方势力,都希望能打击军政府。
如果以“为民奋斗,为民而生”的理念,就可以在缅甸的大地上,组织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让“民族团结政府”的势力重回缅甸政坛巅峰。
至于外因,只有一条,那就是西方势力的暗中介入,尽管目前,没有直接的证据能证实美国等西方势力在缅甸的直接介入。

但通过近期,美国对东盟国家的“过度关注”和“过分热情”来看,缅甸的局势极有可能被幕后黑手所操纵,而“民族团结政府”的底气背后,或许也是大有来头。但“民族团结政府”的做法就一定会取得效果吗?就目前来看,未必有效。
首先,缅甸军政府是目前缅甸最具控制力的政府势力,尽管“民族团结政府”在发布宣言后,有着追随或者合作的势力参与,但各地的武装势力和缅甸政府军相比起来,实力差距确实太大。

表面看起来,缅甸军方是孤立无援,但仅仅凭缅甸军方的武器装备,人员素质以及作战经验,缅军的实力完全可以碾压这些松散的联盟,就算是“人民国防军”也和缅军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且不论作战水平,就力量和人员都无法集中。
回顾近段时间爆发在各地的冲突,和缅军能真正抗衡的几乎没有出现,各地的战斗规模也非常有限。这样的战斗模式,对于缅甸军方而言,构不成威胁,况且,当前缅军已经调集了大批战机前往前线支援,“民族团结政府”的压力,可谓是空前巨大。

其次,国际势力的介入有限。缅甸的局势一直错综复杂,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成分、政派势力构成复杂,这也导致了各方的争斗非常激烈。
当内部争斗的主角变多时,外部势力介入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外部势力的介入,也需要和投资者一样进行考察和分析,如果没有合适的投资对象,外部势力不会下大气力进行投资。
缅甸当前情况便是如此,由于各方的斗争很激烈,不管扶持哪个,都会遭到其他各方的猛烈攻击。如今的缅甸军方能在这个位置上,是源自军事力量的强大,而军政府又很难成为外部势力的合作伙伴。
毕竟,一旦外部势力进入,更为先进的外部势力,会带来更为先进的军事人员或军事团队,对军方的影响力造成威胁,降低军方的控制力,这是军方不愿意看到的。
对于民众而言,看的是实力,而不是口号。如果拿军方的武力值和“民族团结政府”的口号相比,缅甸的民众或许会对扛枪的军政府,更为信服吧。

三、内战还是和平?缅甸的未来何去何从
缅甸作为中国的邻居国,国内局势也是我们所重点关注的对象,毕竟关系到我们的地缘安全。尽管缅甸当前已经布满了内战的硝烟,但纵观局势来看,在短时间内,依靠军政府的强大控制力,缅甸还是很难走向内战。

要知道,缅甸军方夺下政权的路子,走的是很顺利的,不掌握军队的民盟,也无法和坐拥上万人的缅军进行抵抗。
一方面实力摆在眼前。缅军在实力、人数以及武器装备上,都足以在短时间内击垮“民族团结联盟政府”组织的攻击力量,就算加入了克伦民族联盟的支持,也无法撼动军政府的政权。
另一方面,缅军早在“民族团结联盟政府”开始国际造势前,就已经开始了舆论的部署,把军政府改为了看守政府,为自己的国际形象规避了风险,也为下一步合法化提供了“面上”的支持。
可以那么说,军政府对于如何加强控制力,是有步骤,有办法的,而反观“民族团结联盟政府”,就连宣战宣言,都是突然爆发式的,准备并不充分,所形成的反军政府的效果,也无法得到体现。

综上两个方面来看,缅甸在短时间内,是不会爆发全面内战的,尽管如此,随着局势的不断升级,各地的冲突依旧会不断爆发,而军政府也会不得不选择发动更多的军事行动来平息这些“叛乱”,进一步稳固政权。
但是,如果西方势力大规模地向“民族团结联盟政府”提供武器、技术,甚至是人员的支持,那么局面就会发生另一种转变,或许更多支援的一方,势必会对另一方造成更为致命的打击。

一旦“民族团结联盟政府”获得西方势力的支持,就意味着缅甸军政府已经彻底失去了国际认可的可能性,其执政基础也会受到动摇,而西方势力培养的“民族团结联盟政府”也很容易就在支援下,迅速找到对付军方的突破口,从而实现逆风翻盘。
对于饱经战火的缅甸人民而言,他们并不希望再看到国家再次陷入内战的危机。双方的激战必然会导致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也会迅速加剧缅甸国内局势的动荡,导致经济的萧条。
不管是“军”还是“民”,当双方都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时,不应该以自己的政治利益为先导,而应该是多考虑缅甸的民生和未来,选择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推进缅甸政局进一步稳定。

而作为邻国的我们,也更希望看到一个稳定的缅甸局势和一个稳定的缅甸政府,特别是在扩大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时刻,只有和平才会促进地区稳定,才会实现地区的繁荣,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缅甸采购"所推送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场,仅供阅读、欣赏!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正删除。微信号: t990528
便民电话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领保电话:       
+95-9-43209657(中国国内拨打)
      09-43209657(缅甸座机及手机拨打)
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领保电话:
+95-9-259172726(中国国内拨打)
     09-259172726(缅甸座机及手机拨打)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热线:+86-10-12308
缅甸急救电话:192
缅甸报警电话:199     
感谢您关注 缅甸采购 微信公众号
谢谢您看完文章,欢迎点亮【赞】+【在看】+【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