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一定要趁早


老粉都了解,阁主也算是半个IT人,前两天看到MegaEase创始人陈皓47岁突发心梗离世的新闻,不免心有戚戚。
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履历:曾任阿里云资深架构师,天猫开发总监,亚马逊高级研发经理,汤森路透基础架构师和高级研发经理。
黄金十五年在大厂打工,一把年纪了才开始创业。典型的人到中年想拼一把大的,结果把自己折进去了。
他是个很有才华,也非常努力的人。可惜他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了他的野心了。
其实,很多职场人都对创业这件事有很深的误解,那就是一定要积攒够所谓的履历、工作经验,等到“万事俱备”才“有资格”创业。
但实际上,你在职场厮杀奋斗长出的三头六臂,到了创业这个领域,几乎没什么卵用。
创业者需要的是战略眼光,强大的心力和敏锐的直觉。而打工需要的那些强技能性质的东西,对创业者来说就是负累。
从某种程度上说,你会的越多、越杂,你干的就越多、越杂。
这也是为什么,企业里最忙最累的是底层大头兵,和中高层小领导。这些人本质上每天接触、思考的东西都还是管中窥豹的那一块斑点。你再厉害,连豹子的全貌都没见过,让你去抓豹子你能抓到吗?
顶级大佬思考的,是如何找到优质豹子,并集合手下的力量把豹子抓住,然后合理分配战利品。
那么,给大佬研究豹子出身的打工人,他即使出来创业,干的其实还是打工那一套活儿,在这基础上又逼着自己找豹子,他不累谁累?
所以,无论是从职场上往上爬还是创业,都要趁早。毕业后的3-5年基本上就奠定了一个人未来20-30年的人生基调。
如果你选择了职场,前3-5年的积累就决定了你是能混到领导还是大龄优化。
如果你选择了创业,这3-5年的时间里,就能决定你能做到多大的生意规模,是成功的企业家还是混饭吃的个体户。
过了这个时限,越往后走,你能够从社会上吸收到的东西越有限,你所信服的东西也会越少。
就像走迷宫,刚开始进入的时候可以选择的路很多,每一条都仿佛会通往成功的终点。但是越往后走,可选择的岔路越少,通往终点的路径越确定。
无数成功的前辈早已用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走迷宫选岔路,不能靠赌概率,也不能随大流选择人最多的那一条,而是要根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选择那条周围风景最适合自己的路。
即使未曾走到理想的成功终点,这一路美景也已欣赏足够。
更多犀利好文
​赚钱,就是不断向下掠夺​
穷人学再多知识,都不能改变命运​
变富,就是对穷人阶级的背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