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10.0%。慢性便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 01 -
便秘患者排便时间延长还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直肠脱垂和肛周疾病,如痔疮、肛裂等。便秘又可使腹部胀满,产生恶心、厌食、营养不良等。长期便秘让部分患者易出现失眠、烦躁、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 02 -
对于长期便秘和无明显原因突发便秘的患者,应常规就医,除外器质性病变因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缓解便秘症状。功能性便秘占便秘大多数,可采用以下方法缓解:①合理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及进食过于精细,可选择进食粗粮及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并养成适量饮水的好习惯。②良好的排便习惯。根据自身的情况,尽量固定排便时间段,形成条件反射,养成自身排便习惯。③增加体育锻炼。避免久卧久坐。④积极调整心态。劳逸结合,缓解工作压力,大多数便秘是能够改善的。⑤必要时治疗。可根据情况服用一些泻剂药物及灌肠等对症治疗。
- 03 -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销售的“清肠、排毒养颜”类保健品都含有芦荟、大黄等蒽醌类药物,长期服用会发生结肠黑变病,因此建议在医师指导下选择是否服用。对于长期便秘且改善不明显的患者,还是需要去医院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便秘。
更多往期精彩文章请戳☟
【医学科普】头晕、心慌、出汗,我来处理!—遇到低血糖如何正确应对?
【医学科普】想放屁,别不好意思!—如何迅速缓解胃肠镜术后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