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24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79万人,同比增长21万人,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情况,不少大学生都想规避“就业大军”。可现实是,一日三餐的生计压力始终存在,又不好意思向父母要钱,自己又能干什么呢?
相信99%的大学生都想过一个问题:大学毕业之后我就去创业,自己创业应该能赚大钱。但是,创业项目呢?这一点是无法跨越的鸿沟。
90后的尹煜翔刚毕业时也曾面临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他的选择是养殖青蛙,第一年销售额15万,第二年150万,第三年直接突破1000万。尹煜翔,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尹煜翔是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人,1992年出生,他没有显赫的出身,父母都是农民。2011年,尹煜翔考上东北林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2015年,尹煜翔获得了很多人都羡慕的保送研究生资格,但他却选择放弃读研,回到老家村子里养青蛙。
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第一步,必须得学会面对流言蜚语。尹煜翔刚回到老家的时候,村里面有人说,“大学生养青蛙可惜了,没出息了”,甚至还有人说“养青蛙就是骗人的,是搞传销”。
听到这些流言蜚语,尹煜翔的父母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是他们并没有责怪孩子回村子里创业,而是感到十分内疚。因为他们认为是自己没有能力,孩子已经去到了大城市,却又不得不回到老家创业。
尹煜翔之所以下定决心回家养青蛙,起因是他在毕业前夕和几个朋友聚会的时候,被一碟卖68元的爆炒青蛙给吸引到了。
尹煜翔学的是动物医学专业,大学时和青蛙打交道的次数太多了。他深知,之前养殖青蛙采用的是活饵料,现在饲料已经取代了活饵料。自己的专业又和养殖行业对口,相信一定可以做好这件事。
尹煜翔和自己的双胞胎弟弟尹康说了养青蛙的事,弟弟很支持,两人向父母和亲戚朋友们借了13万元。兄弟俩用这笔钱租了5亩池塘,用半年时间改造池塘。
创业第一年,尹煜翔花3万收了50多万尾青蛙苗。当年,他就养出了1万多斤青蛙,销售额15万。
试养成功后,尹煜翔在年底向亲戚借了30万,养殖规模也扩大至40亩。两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尹煜翔便向自己的五个同学发出了邀请,他们都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
大学生创业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尹煜翔几人当时每个月只能领800元工资,住宿条件也很有限,可是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
养殖青蛙,其实属于一个新兴的行业,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并不多,尹煜翔需要做的是创新。
比如扩大养殖规模后,需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了。别人养青蛙都是在冬天的时候把池塘里的草清理干净,否则有可能会影响第二年蝌蚪的繁殖。
尹煜翔却不这么做,他池塘里的草都已经长到半米高也没人去除草,当地的村民误认为是年轻人懒。
实际上,尹煜翔知道枯草被浸在水中时会繁殖出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这种菌可以刺激动物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蝌蚪吃了这种菌,不仅会长得很快,免疫力还会提高,还间接的帮助减少了每亩800元的饲料费用。
共同创业的第二年,尹煜翔几人共收获了将近8万斤青蛙,销售额突破了150万元。
创业一年就能赚到钱,这是其余五人是不敢想的。但大家一起商量后,觉得还是应该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于是七人又通过贷款的方式拿到了150万元,把养殖规模扩大到了100亩。
七个人都是二十七八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走在一起创业自然少不了会磕磕绊绊。有人觉得养殖面积扩大了,虽然青蛙的产量会上来,但是养殖密度也增加了,很容易生病。
也有人认为,之前我们都是养殖一年就卖给经销商,经销商直接拉去饭店或水产市场,被他们这么一倒手,自己的利润就很少了。
诸如这类的问题还有很多,有时会导致两人僵持不下,这时就需要其它五人进行协商。为了避免被“中间商赚差价”,尹煜翔跑到长沙、南昌、武汉、重庆这四个国内青蛙销量大的地方去实地调研,结果发现长沙的青蛙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武汉、重庆也差不多,只有南昌的竞争压力较小,销售商也少。
创业第三年的3月份,尹煜翔在南昌设立了一个青蛙销售档口。同年6月份,这时候市面上最缺货,青蛙价格上涨至30元一斤。当时,尹煜翔已经成为了南昌当地水产市场销售量最大的档口,最高日销售4000多斤。
创业第三年,尹煜翔已经将销售做到了1000万。
时至今日,许多人听说尹煜翔的故事后纷纷慕名前往他的养殖基地参观,想要一起养青蛙。当有人询问养殖技术时,尹煜翔也不会藏私,会提供养殖技术给别人。在尹煜翔等人看来,创业很难,但是能够勇敢追逐梦想,才能不负青春。
编辑|投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