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着玩着,忽然就不想旅游了


     余平生两大爱好而已,一曰码字,二曰旅游。可惜只是爱好,终亦未做出些名堂来。码字只局限于自看,旅游倒是游走了不少地方,可也未能变身网红旅游达人,至多只是开阔一些自己的眼界罢了。而将这两个爱好叠加在一起,忽一日,却发现似乎感慨越来越多,可写的却越来越少了,正应了辛弃疾那句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曾经年少轻狂,也曾经为几斗米折腰,坎坎坷坷几十年,尽享人间浮沉,有成功有失败,虽未大富大贵,倒也能饱腹也。幸而早早跳出世俗圈子,虽有无奈不甘,却也是一种了却心愿的选择,幸事也!           既然跳出了挣米钱的挣扎,干点自己喜爱的事,那自然是仗剑走天涯,套句时髦的话,那就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身心爱上远方。这些年,去了不少地方,从一开始的随团知名景区,到后来的独来独往走世界,视野宽了,眼界也宽了,游记写了几大本,诗和远方的浪漫体会了不少,可玩着玩着。却突然发现自己似走进了一个瓶颈,看到的越多,知道的越多,想得越多,纠结也就越多了。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了,可我却不想欲说还休,我想一吐为快。     北京近来连日高温,新闻说似乎是刷新了什么记录。我也就不想出门,躲进小小书斋,图一清凉,码码小字吧。       近来突然不想出门了,原来的我可是不停脚的在外奔波哦,为什么呢?细想一是走过的地方多了,看得多了,自然能吸引我的地方就少了;一是看着近来的关于旅游的负面宣传报道,也让我想起了旅途中的种种不易,有些意兴阑珊了。趁天热不想出门,吐吐槽吧:       这些年,国内外去了不少地方,除了南极洲,各大洲也都印上了我的脚印,疫情三年,国外旅行嘠然而止。在种种严酷的管控下,依旧坚定着走出去的步伐,倒也转了不少国内想去的地方,好处是人少还省银子。现在让我总结一下,还是更喜欢国外旅行,国内让我想去的愿望越来越小了。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国内旅游值得吐槽的地方太多了。       旅游是件好事情,开阔视界,陶冶情操。不过随着在国内走得越来越多,却发现国内旅游这两个字变味了,远远没有了它应有的美好,诗和远方,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了。       实话说,单从风景角度来讲,国外应该无法和国内比。但旅游不只是风景,还包含很多内涵,比如文化;比如服务;比如历史等等,所以综合来看,国内和国外相比相差的就不止一个层次了,这么说您可能不服,也可能骂我崇洋媚外,而这些只是我个人走南闯北的一些感受而已,无关政治。吐槽也是希望它更好而已。     疫情的忽然解放,似乎让人们憋了三年的旅游欲望爆发了,到处是人,到处是网红,同时也到处是吐槽。而在我眼里,透过旅游的表面繁华,看到的却是大家对重复日子的厌倦和精神生活的贫瘠,鲁迅先生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没有先生那么深刻,我说:“我翻开眼下的旅游一看,没有区别,歪歪斜斜的都写着“为人民服务”,可仔细看去,才从字缝中看出字来,也是两个字,那就是“赚钱”。

       从旅游组织方的角度看:       高昂的票价,挖空心思的赚钱(摆渡车、围墙等等)赚了那么多钱,您倒是把心思多少放在旅游上一些呀,让旅游者掏了那么多银子,多多少少也能有点上帝的感觉呀,可实际呢?景点千篇一律,都有相同的打卡路牌:“我在某地很想你”,“想你的风吹到了某地”,挂个牌子就是景区,就是网红,想你的是景区管理者,惦记的是你兜里的银子吧?       所有地方几乎都有一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菩萨,菩萨旁有功德箱。见到菩萨之前,还要先坐上昂贵的摆渡车,绕行N多公里,终于看到景区大门了,掏钱吧小子,大几百是跑不了了。在往里走,就是一条索道连一条索道,一部电梯连一部电梯,貌似是方便了,兜里的银子也哗哗跑了。景区里的小吃摊都卖同样香肠,也卖同样烧饼,出景区也必须要从商街过,连公共厕所都有同样的标语: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老话说,“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就这样挖空心思,没想到呀,居然还赔钱,据说张家界一年能赔好几千万,这哪儿说理去呀。
       那咱不去风景区,进城市如何?每个景点都大同小异,都是复制粘贴。步行街不是人民路就是解放路,要不就是中山路。每个城市都有一条名称不同内容相近的“杀人街”,卖着同样的“老本地臭豆腐,老本地布鞋”。       那咱去古镇吧?好,确实是各地古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很简单,就是把一堆小卖部码在一起,搞两个门楼,放在河边叫乌镇古镇,加几个牌坊是牌坊街,建在山坡上叫千户苗寨…… 每个古镇卖的都是同一种拨浪鼓,同一种烤肠,同一个竹筒装的冰淇淋……门票可以是百元起步,保证让你多花几倍钱,得到0星旅途体验。       说完旅游组织方,咱再说说游客们:       挤在逼仄的人群里闻臭豆腐,看那些粗糙土气的雕塑和建筑,吃比平时贵不止一倍火腿肠玉米棒,听降噪耳机都降不了的小孩嚎叫声、大人吵嚷声,咳痰声,拍都是人头的打卡照,想不出来为什么出来遭这罪。如果再遇到湖北冻雨大堵车,海南天价机票……      没有文化,没有传承,只有赚钱赚钱。看着庙宇门口贴的按钱多少保佑香客的告示;看着那高昂的门票和摆渡车价格;看着那味同嚼蜡价比五星的景区吃食;再好的风景自己的心情也好不起来了,这样的旅游环境、旅游文化还怎么会让我有旅游的兴趣呢?个性化、深度化、特色化是我的追求;文化历史的传承是我的目的;流传多年的本地胡同美食是我的期望,在这个“繁荣昌盛”的旅游市场面前,我还是减少出行,多做些功课,挖掘些深度以飨自己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