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美学的巅峰之作《日落黄沙》

成群的蚂蚁正在疯狂地撕咬着一只比它们大好几倍的蝎子。画面不断在黑白的定帧镜头与彩色的运动镜之间切换,这是萨姆帕金顿的西部片《日落黄沙》的开头,用蒙太奇,慢镜头,色彩,这些最本质的电影元素将那些本能的表现都定格在这一瞬。 这部影片在一开始就使用的隐喻蒙太奇手法,像是一早就为这部影片的结局做好了最后的宿命的安排,蚂蚁吞噬了蝎子,随后又被一把火焚烧殆尽。不再是经典的牛仔对决,只有疲惫的牛仔和衰老的西部。 影片中的蒙太奇手法的使用,多是平行蒙太奇穿插着小部分的心理蒙太奇。就比如提西回忆当初和派克在一起的时候,很明显的看出,这一些小的心理蒙太奇的描写主要是更好地去塑造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的形象。而平行蒙太奇的描写,主要是剧情上的衔接,又比如是派克那一帮手下在桑拿房的行为,一边是在饮酒享乐,一边是在商量对策,预示了接下来他们矛盾的升级,为他们最终走向分开埋下伏笔。在这部影片诞生的年份来看,很大程度上是受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影响,所以可能在早些年在电影的运用上并不会将其过分复杂化。 大特写!大特写!大特写!在埃德温鲍特的《火车大劫案》这部影片的最后一镜出现之时,随着镜头语言的发展,特写也变得更加的有揭示特定含义的力量,在这部影片中,大特写,非常热烈的要把人物展示到我们的面前,将他们的情绪非常直接的灌输到你的脑海里。特写之外,慢镜头升格拍摄仿佛要把画面上的一切,一帧一帧的展示,就比如几近于真实的铁桥爆炸,桥上的人和马在坍塌中落入湍流。影片中那种不加以掩饰的暴力,血浆,枪火,鲜血与死亡产生鲜明对比又给了人一种别样的诗一样的美感! 西部片是类型片的代表,而类型片里图解式的视觉影像,总是将色彩为剧情服务,往往能将一切一目了然,忽略了色彩的美学享受。可,这部影片的色彩却是被运用到对情感的渲染,对人物的塑造,这在当时而言是难能可贵的。色彩在影片不同的阶段发挥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前40分钟是火,是血,是要将一切都燃尽的红,而在情感基调上就是愤怒,贪婪!中间40分钟是绿,是活力,是生命,是精彩的博弈和一线生机,却又是一种对比强烈的残酷的情感!最后40分钟是黄,是风沙,是原野,是一切尘埃落定的失落和迷失的悲观。可以说色彩在这部影片里面真正的被赋予了生命。 称其为巅峰,是因为暴力美学在这部影片中,是巧妙地运用蒙太奇, 用一幅幅的镜头画面,将浓烈的,充满感情的色彩,完全的刺激人的视觉感官,让人享受一种暴力之美!但又并不是只为追求血脉贲张的男性荷尔蒙而去制造这种暴力。萨姆帕金顿的高明之处就在:从来不认为暴力能够解决任何问题,他永远不会用鲜血来游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