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普京气的大骂:这是无耻的背叛!


如果说哪种人是被全世界各国人民都憎恨的话,那一定是出卖国家的叛徒了。
而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却发生了这么一件怪异的事,他们竟然为一个叛徒建立起雕像,甚至不惜把二战中解放他们的苏联元帅像砸毁,完全不顾二战时一起抗击德国的感情,公然为曾经的侵略者招魂。
这种行径也招来了普京的愤怒,在之后的一次讲话中普京说:“看到一些国家移除为其人民获得解放而献出生命的苏军烈士纪念碑,我们感到心痛。他们是在嘲弄历史,无耻地背叛自己的父辈、祖父辈和曾祖父辈。对于俄罗斯来说,所有这一切都不可思议”。
普京接着说“要让所有摒弃自己的先辈和忘记历史教训的人警醒”。

01
战功赫赫的苏联元帅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是与大名鼎鼎的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齐名的苏联元帅,他们三人一起指挥了苏军反攻柏林的战役,因此被誉为苏军的“三驾马车”。
出身贫农家庭的科涅夫元帅,于1918年加入苏维埃军队担任政委,然后进入了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校学习。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先后在众多方面军担任指挥官,领导部队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和乌克兰地区,都取下过赫赫战功。

比如在1941年,科涅夫元帅和朱可夫配合打赢了莫斯科保卫战,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猛攻德国中央集团军。特别是1943年,他亲自指挥了,号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坦克战”的——库尔斯克会战,这场战斗打垮了纵横欧洲的德国装甲集团军。
然后又一路势如破竹般的,指挥部队平推到柏林城外,要不是斯大林紧急叫停,说不定打进柏林的首功就落到科涅夫的头上了。

1945年5月9日,科涅夫率领乌克兰第一方面军,赶跑德国军队,解放了捷克首都布拉格。然而,这样一位从德军手里解救捷克的二战英雄,在如今却被布拉格恩将仇报,拆毁了纪念雕像,也难怪会引起人们的不满。
更可气的是,布拉格当局不但要拆毁涅佐夫元帅的雕像,更是要在原地建立起另一个人的雕像,这个人叫弗拉索夫,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叛徒。

02
叛徒的产生
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1901年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中农家庭。1919年加入苏维埃军队。1938年的时候还曾被派往中国,担任民国政府军事顾问,亲自帮民国军队进行苏式军事训练,在短时间内提升了国军实力。
所以,当弗拉索夫在回国之前,甚至得到了国民政府的祥云勋章,和宋美龄赠送的金表,以奖励他帮助国民政府抗日的贡献。
随着苏德战争爆发后,弗拉索夫奉命返回苏联。最初,他曾参与了基辅保卫战和莫斯科保卫战,因为表现优异多次受到嘉奖。但在那场被称为“二战转折点”的列宁格勒会战中,弗拉索夫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转折。

当时,担任苏军第二突击集团军司令员的弗拉索夫,原本被斯大林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带领部队突破德军包围。但在德军的猛烈进攻下,第二突击集团军损失惨重,13万人的军队除了1.6万人突围外,其余全部阵亡。
混乱中,弗拉索夫丢下部队,自己却逃到一间农舍中躲避,但很快就被德军发现并包围了,面对敌人的枪炮,弗拉索夫没有选择抵抗,而是举起手来不断喊着:“不要开枪,我是弗拉索夫将军。”就这样,曾经的苏联集团军司令,成了德军阶下囚。
那么,他后来怎么又成了苏联人民的叛徒呢?

03
叛变的将军
1945年1月,已是强弩之末的希特勒妄图垂死一搏,把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送上前线,他特意将弗拉索夫授予中将军衔,并任命他为俄军武装力量总司令,让他从集中营中招募一支叛徒部队,虽然美其名曰“俄罗斯解放军”,但实际上是一切行动听德国指挥的苏联“伪军”。
然而,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不可阻挡,很快,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轰然倒塌,不知所措的弗拉索夫,开始为自己准备“后路”。他看出了德国大势已去,于是见风使舵般的调转枪口,让麾下的“俄罗斯解放军”帮助捷克起义军,控制了首都布拉格,企图“将功补过”。

尽管弗拉索夫如意算盘打得很好,但苏联人明显是不会原谅叛徒的,随着苏军的不断施压,弗拉索夫和他的“俄罗斯解放军”被迫从布拉格撤出。并在1945年5月12日被苏军活捉。随后经军事法庭审判,弗拉索夫被判处死刑。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当年投降德国的,手上沾满同胞鲜血的叛徒,如今却被布拉格市政府,立像纪念,这不由得人们大为不解,甚至担任捷克总统的泽曼,都称之为“是捷克共和国的耻辱!”
那么,布拉格当局究竟为什么会摧毁英雄雕像,反而为叛徒立像呢?这里面存在着什么更深的用意吗?

04
不可思议的布拉格
其实这种行为,是布拉格政府全盘去苏联化的一种操作。而且他们之间的恩怨还有一段渊源。
位于中欧的捷克,历史上也曾经辉煌过,他们最早以波西米亚为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神罗倒下后又成为奥匈帝国的领土。一战结束后,曾经的地区霸主,奥匈帝国解体,捷克斯洛伐克就此获得独立。
二战之前,捷克斯洛伐克作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大国,被德国所觊觎,从而招致入侵。随着二战战火的熄灭,当年的工业大国被破坏的满目疮痍。

1948年,随着二月革命,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了苏联阵营的一员,但是对于突然移植来的苏联模式,他们显然有点“水土不服”。
随着经济持续走低,部分居民甚至连日用品都不能得到满足。而且,在看到资本主义阵营国家都富裕起来后,当地居民开始对现状愈发不满起来,于是,各地不断发生小规模的反苏事件。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捷克斯洛伐克来到了命运中的1968年,改革派领导人多布切克走马上任,并对国家制度开启了一场全面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政治民主并将市场经济引入。这么一来,居民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改革迅速得到了捷克居民的拥护,并被称为“布拉格之春”。

但捷克的改革,却引起了苏联的不满,在苏联看来,捷克的改革显然是变了味道,属于投向资本主义阵营的“离经叛道”,会对其他华约成员国带来不良影响,更会损毁苏联在华约中的威望。因此,各执己见的双方爆发了一番激烈的争吵,由于谁也无法说服对方,苏联决定出手教训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小兄弟。
1968年8月20日晚,一架苏联客机以出现故障为借口,要求紧急降落在捷克,但是当客机降落后,机场人员发现,从飞机上走出来的不是普通乘客,而是全副武装的苏联特种部队。
紧接着,苏联领导的华约五国的军队,兵分三路,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并以盟友的名义驻军捷克。

军事占领后,苏联对捷克的改革实行“拨乱反正”,保守派人士古斯塔夫·胡萨克成为捷克领导人。这也宣告短暂的布拉格之春结束了。
但是苏联人的插手,让不想过苦日子的捷克人更加不满。特别是捷克首都布拉格,当地居民展开了大规模的自卫和示威游行。
从此,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离心离德,在不少偏激的捷克人的心中,曾经在二战中打跑德国侵略者,解放自己的苏联人,反到成了阻碍他们过好日子的“罪人”。这也为后面另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05
宿怨的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捷克人心里的这个“疙瘩”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越长越大。
1989年11月,随着整个东欧风雨飘摇,捷克全国上下再次一片沸腾,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走上了街头,几十万布拉格人展开游行抗议当局。他们掏出兜里的钥匙摇晃,这是他们讽刺执政者的方式:你们该下台回家啦。
尽管捷克当局强硬派曾命令展开制止,但大量的基层人员拒绝执行命令。因此,大规模的示威和罢工取得了显著成果:执政党宣布放弃权力。捷克就这样完成了政权的转移。由于这次捷克的民主化没经历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就像天鹅绒那么平滑柔顺,所以这次事件被西方媒体起了个特别的名字——“天鹅绒革命”。

经过天鹅绒革命的捷克改头换面,成为了西方阵营的一员。两年以后,苏联解体,俄罗斯无力保持当年苏联在中东欧的影响力,北约与欧盟于是趁机东扩,许多曾经在苏联阵营中的国家纷纷加入,捷克斯洛伐克也在解体成两个国家后,于2004年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不过,成为欧盟成员的捷克并没有打开心结,在西方思想的教唆下,他们对于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还是一贯的反感和仇视。

布拉格市长贺瑞普正是这类人,由于他们生长于那样的特殊背景之下,经历了“布拉格之春”和“天鹅绒革命”,而且一直以来接受的都是西方教育,对俄罗斯充满敌意。这些人为了打造他们坚定的反俄人物形象,甚至对历史上,苏联的成就全盘抹杀。

于是,就出现了文中开头的那一幕,为了篡改二战中捷克被苏军解放的历史,他们不惜罔顾真相,将涅佐夫元帅像砸毁,反而将解放捷克的功劳归于苏军叛徒弗拉索夫,妄图借此来割裂与苏联的关系。
然而,就如同英雄就是英雄一样,叛徒无论如何洗白,也改变不了他们就是叛徒的身份。弗拉索夫为了自己利益而叛变国家,注定被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布拉格当局为这么一位叛徒立像的行为,是不是同样值得人们深思和警惕呢?


END
往期推荐:
俄乌战争陷入胶着,普京下令唤醒苏联巨兽
她能否接班普京,成为俄罗斯下一个“叶卡捷琳娜大帝”
普京的大师姐 苏联传奇女特工的故事
汉奸,是没有好下场的
明朝那些人儿 | 没有人比他更懂“叛变”

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马上到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