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二伏吃面是老传统了,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二伏吃面这一老传统起源于三国时期,当时的汤饼指的是汤面、面条。在《魏氏春秋》中有记载,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表明,当时的伏日吃汤饼是为了辟恶,求得身体健康。而这一习俗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人们传承下来,并形成了二伏吃面的传统。
在民间,二伏吃面有着多种寓意和讲究。首先,面条的形状长而直,被赋予了长长久久的寓意,人们会在生日或者有亲人朋友远行时送上一份长面,表达对长寿和长久的祝福。其次,二伏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而面条能够增进人的食欲。新收割的小麦营养丰富,磨成面粉做成的面条煮熟后食用,通过排汗可以驱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能量。此外,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庆祝小麦的丰收,并且新麦中含有丰富的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能够使人更有饱腹感。
除了以上的寓意和讲究,二伏吃面还有着一些科学依据。在夏季,人们容易出汗,身体水分流失过多,而面条能够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营养素,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此外,面条的口感滑溜,容易消化吸收,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来说也是非常适合的食物。
总的来说,二伏吃面这一老传统既有着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也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健康意义。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
7月21日-8月9日是今年的二伏(中伏),大家届时要记得吃面。推荐给大家一款应季的茄子肉丁打卤面,鲜香好吃,一大碗茄子肉丁面下肚,浑身舒坦,做法分享,记得收藏备用哦!
【茄子肉丁打卤面】
【食材】:圆茄子1个半、五花肉半斤、鲜面条适量、八角1个、葱姜蒜各5克、酱油两汤匙、油盐适量。
【详细做法】:
1、准备好鲜面条,宽细圆扁随自己喜好而定。
2、把五花肉去皮,肥瘦部分要分开切成小粒备用。这里请务必用些肥肉,不然这卤不香。
3、茄子去蒂去皮,切成小方块儿,立马用清水浸泡上,防止茄丁氧化变黑。
4、热锅热油,先加入肥肉部分,小火煸炒出油。
5、再加入瘦肉丁,继续小火煸炒至变色,然后加入葱姜蒜八角炒出香味儿。
6、接着捞出茄丁,沥水后放进锅中煸炒。
7、慢慢地,把茄丁炒至变色发软至半透明状,加入酱油翻炒上色。
8、添加适量清水,加入盐,搅拌均匀,大火烧开。
9、转中小火,继续煮,直到茄子变得软糯入口即化,即可关火(喜欢浓口的可以勾个薄芡)。这就是做好的茄子肉丁卤。茄子一定要经过煸炒和熬煮两个步骤,才会软糯入口即化,完全没有了茄子的生味儿,而且它被肥肉中的油脂所浸润,变得油香四溢,吃面时,最喜欢这个茄丁了。
10、同时煮开半锅清水,水开下面条,用筷子轻轻挑开,水开后点一次凉水,再次开锅即可捞出。面条过一次清水吃着清爽,然后浇上茄子肉丁卤,拌匀了开吃,其貌不扬,但味道惊艳,两碗下肚,比吃凉面可是舒坦多了。
【成诗有话说】:
1、茄子肉丁卤,肥肉一定得有,不加肥肉,就务必用猪油。
2、茄子肉丁卤要想好吃,茄子丁必须经过油炒至发软以及加水后熬煮的过程,两者少一不可。
二伏吃面这一老传统作为中国民间的一种饮食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尊重这一传统并加以传承和发扬,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若您喜欢我的分享,就请点个免费的赞和在看吧,感谢!
【往期文章回顾】:
这菜七月才有,遇到就不能错过,用来做蔬菜饼最香,水都不用加
三伏天,遇到这种药食同源的水果别错过,它补血又养心,脆嫩好吃
高温天,遇到这种碱性水果别犹豫,它补铁又补血,简单一煮,解馋又解暑
三餐四季,温柔有趣,人间值得,未来可期。我是静默成诗,一个喜欢简单生活喜欢简单料理的女子,擅长把最简单的食材用最简单的方法做出最好的味道。同时开有一家水果小店(静默成诗的小店),主营全国各地直发的知名水果,欢迎关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