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是骗局被戳破?中国年均培育300万克拉钻石,河南功劳最大


钻石是骗局这种说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吧!
其实天然钻石产量并不低,但钻石商人为了抬高钻石售价,对钻石矿实行垄断,慢慢开采,让流入到市场上的钻石变少。
但是早期购买钻石的人主要是贵族和皇室,将其制作成项链、皇冠、胸针等,目标人群有限。为了扩大市场,钻石商人们又将钻石和“爱情”绑定到一起,刺激人们的购买欲。

在上个世纪时,钻石公司还资助各种影视剧,让男主角在求婚时使用钻石,以至于现如今的求婚、订婚戒指都是钻石。影视剧中的美女角色,也会追逐钻石,比如:玛丽莲梦露的经典电影《绅士爱美人》中,玛丽莲梦露唱着“钻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

为了维护钻石的高价位,还用钻石分级,切割工艺等把控钻石的话语权,也就是说你这颗钻石好不好,是我说了算。
多重组合拳打下来,让钻石成功取代了黄金,成为了结婚必备的物品之一,女孩们在结婚时除了要挑选黄金首饰外,绝大多数还会再挑选一颗钻石戒指,也就使得钻石的价格水涨船高,成为昂贵的宝石之一。

但是,钻石是昂贵宝石的神话即将要被河南人打破了,河南以一己之力让钻石价格腰斩,让更多的人都能买得起钻石,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钻石
钻石虽然和黄金一样,都非常昂贵,但钻石和黄金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特点,钻石的主要成分是碳,而碳在地球上并不稀缺,甚至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只不过,钻石形成的条件非常苛刻,需要在温度高达1100-1500摄氏度,4.5万到6万个大气压的压强环境下才能形成。
如此苛刻的条件只有地表以下150-200公里处才能够满足,但是因为埋藏得非常深,我们根本无法开采到这里的钻石。

好在地球板块仍未停止运动,一小部分的火山喷发会将地球内部的钻石带到地面上。在地球46亿年历史中,曾经有过多次火山喷发,这些火山遗址中就可能蕴含着钻石。

钻石开采商们会寻找这些火山遗址,然后探测里面的钻石储量,达到商业开采条件的矿坑就会被开采。

在过去,钻石勘测手段有限,开采手段也有限,所以钻石产量较少,主要客户就是贵族和皇室,只有他们会购买钻石佩戴,此时的钻石价位还相当高。
但随着勘测手段的提升,以及开采手段的提高。人们陆续在全球发现多个钻石矿坑,其中1870年,南非Orange River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产量数以吨计,单一的矿坑产量高达1400万克拉以上。
当大量的钻石涌入市场时,势必会造成钻石价格下跌,为了稳定价格,英国塞西尔·罗德斯买下了这座钻石矿,并创建了戴比尔斯矿业公司,和另外几家大公司一起,垄断了全球90%的钻石矿,每年只开采很少的一部分。
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已经探明的天然钻石储量大约有25亿克拉,但是每年开采的钻石只有9000万-1亿克拉,其中宝石级的钻石占比17%-20%。
钻石源头被垄断,再加上影视剧的示范效应,和广告商的宣传,使得钻石价格非但没有暴跌,反而一直在涨。

河南人造钻石
其实,钻石是可以人工培育的,只要模拟钻石生成的高温高压条件,就能够培育出钻石。早在上个50年代,人们就在实验室环境中培育了钻石,1963年,我国也培育出了第一颗人造钻石。
但是早期培育的人造钻石很难应用于珠宝行业,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需求。另一方面,早期培育人工钻石的成本非常高昂,甚至超过了天然钻石,所以并未被商业普及。

直到随着培育钻石的技术完善,以及成本逐渐降低,世界上才逐渐诞生了多家培育钻石公司。而我国是培育钻石大国,年均培育300万克拉的钻石,培育钻石占据全球50%,而我国的培育钻石中,有80%都是河南培育。
很多人会以为培育钻石是“假钻石”,其实并非如此,培育钻石是模仿了天然钻石的生长条件,制作出的钻石与天然钻石一模一样,甚至为了追求天然效果,人们还故意往钻石原料中添加杂质,如果工作人员不做介绍的话,你很难发现钻石是培育的还是天然的。

这些年来,新一代的年轻人成为了消费钻石的主力军,因为培育钻石的品质甚至高于天然钻石,而且价格只有天然钻石的1/3,并且培育钻石的单粒可以达到10-20克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以至于培育钻石供不应求。
河南商丘一家培育钻石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如今订单量已经排到了6个月以后,而且已经不再发展新客户,不再接受新订单,培育钻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尽管我国培育钻石市场火爆,但也有专家表示,培育钻石未来能否在国内崛起,抢占全球市场,还要靠品牌的推动,以及消费者对培育钻石的认识升级。
不过目前欧美市场对培育钻石的接受度比我国更高,我国生产的高品质培育钻石一直在国外供不应求,以美国为主的国家就是成品培育钻石的最终市场。
一些传统的挖掘天然钻石的公司,先是对培育公司实行打压策略,号称天然钻石才最珍贵。但另一方面,人们逐渐意识到天然钻石在挖掘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大量破坏,而且还出现奴隶的情况,著名的《血钻》 就揭开了钻石黑暗的一幕。
而培育钻石对环境破坏更小,对工人待遇更好,并且品质完全不输给天然钻石,所以一些传统的钻石商人,也抱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想法,开始培育钻石,但我国培育的钻石产量仍高于国外。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