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不通:芯片禁令为啥让中国芯快速发展,欧美企业哀嚎一片?


摧毁一个国家产业的最好办法,不是禁运,而是倾销。
中国芯片行业正在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会!

美国这些年对于中国芯片产业的制裁从来没有停止过,还在不断升级。可结果呢?
根据报道,三星电子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6400亿韩元,约合4.856亿美元,要知道2022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的初步财报数据显示,营业利润为:14.1万亿韩元,当时约合116亿美元,这意味着2023年同比下降了95.5%,是自2009 年以来最糟糕的季度业绩。其中,三星电子芯片制造业务的亏损4.58万亿韩元,约合34.75亿美元,而2022年该业务利润达到了8.45万韩元。

三星其实不是孤例,美国英特尔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净亏损达到了28亿美元,而2022年第一度的净利润可是81亿美元,同比下降134%,2023年第一季度成为了英特尔有史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
美国高通公布2023会计年度第二季财报,非一般工人会计原则营收减17%,降至92.68亿美元。高通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亚诺·阿蒙(Cristiano Amon)在电话会议中表示:
总体经济环境导致需求进一步恶化,特别是手机,衰退的幅度比先前预期还大。

除此之外,从光刻机制造商荷兰阿斯麦(ASML)的CEO彼得·温宁克(Peter Wennink)这几年接受采访时的表述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2020年,他说:给你们完整的图纸,你们也造不出。
2022年1月,他说:中国不太可能独立复制出顶尖的光刻技术,但也不是说绝对不行。因为物理定律在中国和这里是一样的。永远别那么绝对,他们肯定会尝试的。
2023年4月,他说:中国自研光刻机是破坏全球芯片产业链。
还是2023年4月,他又是说:中国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公司绝对不能失去。

同样在近期,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诺伊弗 (John Neuffer) 就表示:
中国是美国半导体最大的市场,尽管美国政府存在所谓国家安全方面的顾虑,但美国半导体公司不能缺席中国市场。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是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发起制裁,为何慌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芯片产业?
这是因为他们真的担心芯片犹如盾构机一样,被中国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不仅如此,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趋势更加明显,美国的禁令开始反噬。而芯片的制裁不仅不是中国芯片企业们的噩梦,相反这是中国芯片企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很多人早就看透了这一点,比如:比尔·盖茨,他此前就对美国的禁令表示不解,他认为:
美国的做法只会“迫使”中国花时间和金钱来制造自己的芯片,“美国永远无法成功阻止中国拥有强大的芯片”。

事实也正如比尔·盖茨预想的那样,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进口数量为1012亿个,进口进口额为57.43亿美元,相对于2022年,进口数量下降40.6%,进口金额下降19.3%。除此之外,集成电路进口数量为1082亿个,进口额为784.99亿美元,相对于2022年,进口数量下降了22.9%,进口金额下降了26.7%。
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得出两个结论:
1、美国禁令的效果其实显著的,但同时也在损害欧美芯片企业自身的利益;
2、中国现在进口的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正在转向高端产品,这意味着中低端基本实现了自主,替代了之前中低端领域的进口产品,欧美芯片企业在中低端领域基本被清扫出去。
以往在没有美国禁令介入的情况下,欧美芯片企业的策略常常是根据中国自研水平的变化,调整自身的价格策略。每当我国企业取得突破,欧美企业就会利用自身先发优势,以极低的价格先占据相应的市场,大规模倾销,让取得技术突破的企业无利可图,无法获取充足的收入继续研发。而在我国企业还没突破的领域,继续通过高价获取可观的利润。这样的操作,其实让我国芯片企业非常难受。

现在呢?由于美国禁令,这些欧美企业反而无法像之前那样执行策略,这也为我国企业制造出了发展空间。
就拿刚提到的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中低端产品来说,我国出现了许多新企业,这个领域在这些年变得非常卷,质量高,价格低,而我国又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对于这些芯片的需求量非常大,需要长期稳定的供应。
美国的禁令,也让我国相关企业担心欧美企业的供应是否会稳定。在这双重的因素下,欧美企业在半导体中低端产品领域几乎都被清扫了出去。
我们要知道的是,芯片的发展,依赖2个核心要素,一个是人才,一个是资金。我国的人才规模放眼全球,也难逢对手,在人才方面,我们的储备是充足的。在美国禁令发布之前,欧美企业虽然是在为中国市场提供芯片,但他们的手段本质上也是一种“卡脖子”,扼制的正是我国芯片企业的资金收入。

现在由于禁令,这种“卡脖子”反倒在被逐步解除,我国芯片企业只要在相关领域有所突破,就有机会在中国这个芯片市场里分到份额和收入,并继续投入下一步的研发当中,反倒让我国芯片企业更有机会继续向前发展。
反观欧美芯片企业,失去了中国这个最大的芯片市场,反倒失去了一大块收入来源,这反而会扼制其自身研发进程。所以,从长期来看:
原本看似公平温和的倾销,才是扼杀国内芯片行业技术突破的杀招;现在看似无理猛烈的禁运,才是国内芯片行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美国禁令改善了我国芯片企业的竞争环境,更加利于我们实现独立自主发展出最高精尖的芯片技术。所以,相信在未来15年里,我国芯片企业会逐渐崛起,并取代欧美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甚至会像盾构机和太阳光伏板那样,出海占领全球的市场。

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美国这两年干了不止一次。另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太阳能光伏板。之前美国也是发布禁令,禁止美国企业采购中国太阳能光伏板,结果呢?
美国在几个月后放弃了这项禁令,原因是美国国内的太阳能项目开发陷入了困境,太阳能光伏板行业供应量断裂,相关企业入不敷出,基本都处于垂死挣扎的状态。而这一切都是美国禁令惹的祸。
我国在太阳能光伏板全产业链占比都非常高,一些主要环节甚至超过了2/3。美国一直以来对于中国光伏发电零部件都是高度依赖的。当初颁布禁令后,美国的相关企业就发现,根本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供应商。那要咋办呢?

这时候许多中国的太阳能光伏板在美国的港口堆积而无法进入美国市场,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太阳能光伏板经由东南亚,最终进入美国。这一次转手,价格当然也就水涨船高了,上浮的价格,当然也都只能由美国光伏企业来买单。久而久之,美国的光伏企业就撑不住了。仅2022年,美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就同比下降了23%。
所以,看明白了吗?不要看美国现在跳得欢,其实这些“禁令”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也常常会伤到自己。
同样地,虽然这些“禁令”表面上看会伤到我国企业,但某种程度上说,其实也是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只要把握住了,突破禁令其实是迟早的事情。
欧美企业和行业的专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也确实看到了中国芯片发展很快,自身的份额正在逐渐被蚕食,才察觉到了危险,才会说出“欧美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这种话。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三星,还是高通,在阐述自身芯片业绩下滑的情况时,也都提到了未来的增长在汽车芯片,并都寄希望于未来电动车销量的增长。
不过,懂的都懂,首先汽车芯片并不像手机芯片那样,被技术封锁;其次,我国电动车的发展放眼全球,都属于第一梯队的存在,绝对的销量担当。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难道还会在汽车芯片犯同样的错误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