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算是被中国玩明白了,直接卖到了欧洲老家,厉害了


我觉得外国人其实挺惨的,但凡他们敢卡我们脖子,最后我们不光突破了,还能把它卖到他老家,盾构机就是这样。

盾构机是修隧道用的,最早是法国人搞的。人家19世纪初的时候,就用它修隧道了,那时候咱们还不知道有这玩意。一直到啥时候呢,就是到了1987年,当时咱们的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去意大利考察了,看到人家的盾构机,1个月能前进1300米,这个了不得,咱也想用。
没几年,咱们准备要修秦岭隧道,就想着能不能用人家的盾构机,咱们就花了7亿元,从德国买了2台盾构机。盾构机啊,它跟别的东西不一样,你买个高铁,你搁哪个线上都能用,但是盾构机是要根据隧道直径、地质条件、环境温度量身定制,下回修隧道,你还得买人家的。

而且吧,欧洲国家太傲慢了,人家就觉得你没有,就高价卖给你,而且,售后服务态度还不好,你找我修机器,那我1天3000美金不过分吧,还是从离开家门开始算;我修的时候,不让中国人在场,你要不接受,那就算了。
那时候就特别窝囊,2001年的时候,咱们从德国买的一个海瑞克盾构,在掘进的时候出现故障,整个工程都停下来了,就等一个从德国来的专家。当时就有人挺好奇的,去看看这个专家水平得多高,结果,这个专家,就是一个26岁的哥伦比亚的工程师,而且他刚刚工作2年,在德国只是个普通工程师,到咱们这就成专家了,那你看,明摆着欺负中国人嘛。

钱也花了,专家也请了,问题就解决了?没有,因为外国这些专家啊,维修时间由他们定,而且,他们不加班。我也不喜欢加班啊,但是工程是有工期的,延误1天都是钱啊,进口盾构机,花钱还糟心。
我觉得这些外国公司挺没有眼力劲的,你想想看,中国那么大的市场,你吃相这么难看,我们能忍吗,肯定不能忍啊。2002年的时候,咱们就将盾构机,列入到了863计划,决定要研发国产盾构机。

盾构机它其实非常复杂,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但是咱们摘的就是明珠,一台盾构机有2-3万个零件,涉及到土木、测量、机械、电气、材料、控制等十几个学科,要各个学科都没短板,是个六边形战士才能搞定盾构机。
中铁隧道集团成了一个18人研发团队,这些人都是年轻人,他们就进工地,去了几乎所有地铁施工的城市,观察了一台又一台盾构机,弄清了盾构机的原理和构造。经过6年的技术攻关,最终咱们研发出了国产盾构机。但是问题又来了,国产盾构机有了,但没人敢用,施工方要听甲方的,但是甲方为了保证工期和质量,就觉得外国盾构机更有保障,不用国产的,最后还是天津地铁3号线,让它跟德国盾构机一起掘进。

这个项目,可是彻底打响了中国盾构机的名声,当时是啥呢,就是这个地铁上方,有很多古建筑,包括张学良故居,博物馆和一个瓷房子,这个瓷房子,特别贵,如果地表下沉量控制不好,这个建筑就会产生裂痕,到时候就要赔很多钱,施工方都很紧张。
最后用下来发现,哎,中国的盾构机有点东西,安全穿过了这些古建筑,而且,比国外同等的盾构机还要好。

按照剧本,是不是国产盾构机要走上人生巅峰了,可惜现实不是,当时施工方还是不敢用国产的,因为惯性思维嘛,觉得进口的就是好的,一用国产盾构机耽误工期,后期就很麻烦。
国产盾构机真正消除人们疑虑的,还是在2012年的成都地铁线上,成都地下施工条件非常复杂,当时人家就说了,只有德国盾构机才能用。但是施工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国产盾构机和进口盾构机同台竞技,左右线同时掘进。结果惊呆了,国产盾构机的进度更快,比进口要快2个月,名声一下子就打响了。
同一年,马来西亚一个项目也需要采购盾构机,咱们就去招标了,但是马来西亚根本不相信我们,说我们没有经验,但是架不住中方多次沟通和谈判,最终马来西亚同意采购2台,事后才知道,这个决策相当正确,因为中国盾构机,创造了马来西亚盾构的新纪录,提前43天完成工期,除了中国,真的没人能完成。
关键吧,中国盾构机价钱还特别便宜,过去咱们进口一台,要3.5亿,现在只要2500万,复杂点的也只要5000万,这个价,谁能打败中国,所以中国的盾构机,不仅在中华大地上遇山开山,还出口到了新加坡、法国、意大利、黎巴嫩、俄罗斯等27个国家。
所以我觉得,外国人应该挺怕中国的,高端制造方面,被中国都快搞得差不多了,不管是啥技术,但凡被中国掌握了,中国做的比它还要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