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怎么写好小说的衔接和转折?


写作赚钱 | 名家经验 | 训练营 | 投稿荐稿 | 写作教程 | 网文创作
承转启合,也有人说“起承转合”,这是从古诗里面而来的,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
作者在小说创作的时候,应该要学会利用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来拓展我们的思维,每一种创作方式,都可以为我们所用。
起是开头,为什么用启来代替呢?因为这个启字,不仅可以作为整个小说的开头,也可以作为小说下个情节衔接的开头。
承是承接,在结构上起缝合传递的功用,更是文章的铺垫和蓄势使得后面的情节更有根基。
转是转折,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
 合是结句,简单说可以理解为每一个章节的结尾部分。
这四种,分开,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合在一起,更是增加文章吸引力的创作手法。
我们在创作的时候,通常都会有开头,伏笔,转折,结局这么四个结构,来作为一个故事的基本结构。
开头(起),伏笔(承),转折(转),结局(合),从这四个词语,我相信大家已经初步理解了这四个字的意思。
但这四个字,如何能和上次我讲课所说的: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结合在一起呢?
首先,这“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本身就是在启发读者,向他们进行一次剧透,想要看结果,得继续看下去。这是起,更是启。
其次,这种创作手法,又因为在**即将到来之前,掐住重点,使得**无法即可看到,相当于埋设伏笔的作用,这,是承。
再次,后事是否如读者看作品后所推理的一样的结局呢?不管是或者不是,这都是一次转折的机会。
至于结果是什么,大家看下一章就知道了,这下一章,就是合。
简简单单几个字,作为文章衔接上下的点,就会产生无数种可能和无数种结局。这,就是承转起合的作用。
这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极其原始的应用方法,我们可以在看电视,电影里面,更加的体味到这种创作手法的应用。
为什么电视剧好看,让人欲罢不能?其实很简单,身为作者的我们,别去看电视剧本身的内容,去查究电视剧每一次结束的情节,就知道为什么电视剧那么迷人了。
因为每一次电视剧结束的点,都掐在了读者好奇心最蓬发的点上,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你不得不在明天的同一个时间段,打开电视,观看续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电视剧在转折的时候,都会比小说流畅?其实,这是电视剧很好的应用了承转这么两个创作方式。
甲扇了乙一个耳光说:“乙,你竟然和丙有染,看,这个手机就是证据”。
镜头转到手机,再转到丙送手机给乙的一个回忆镜头。
这种类似的情节,相信大家仔细回忆就会体会到,这种转折的流畅感觉。
这,恰恰好是承转的最常用手法之一:利用相关的某件物品,成功的达到转折情节及镜头的目的。
有作者说为什么我感觉我的作品,每一章就是一个故事,没有办法和下面的情节进行衔接,其实就是没有用好承转这个创作手法的原因。
承转的相关物品,不仅仅是物品,还可以是人物,还可以是相联系的时间,还可以是相联系的地点,相联系的故事,相联系的线索。
做好文章的衔接,是作者让小说更丰满的一个手段。
起合的应用,相对于承转,就用得少了,也许有作者会认为,起合没多大意义,是这样的吗?
启合,如果配上承转,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凤头猪肚麒麟尾”。
承转是猪肚,启,是凤头,合是麒麟尾。凤头猪肚麒麟尾,这种创作手法,不仅仅是应用在一部作品的整体结构,而是要贯穿在整个小说的每一个大情节,小故事,甚至,每一篇小说的结构之中。
那么,起合这种创作方式,就非常重要了。在上一个情节即将结束,下一个情节快要到来之际。
我们通过在结局中,埋设伏笔,制造悬念,引发新的情节线索,来启动下一个情节的发展。这,就是“启合”在文章之中的应用。
不只是起到正常文章的开头结尾,更应该是衔接连贯引导整个文章结构的重要部位。
 当我们有意识的在小说整体结构上,进行启发性的开头,吸引读者阅读,做好承接和转折的中间部位。
让读者不会因为平淡的叙述而导致失去阅读感觉,在结尾部分,做好情节的结束和下一次情节的启发启动,这样子连贯性的“承、转、启、合”,所描述出来的小说,才会是一篇丰满瑰丽的小说,而不是干巴巴,像是无数个小情节拼凑出来的小说。
让大家知道,我们可以采取承接物这种方式,来转换情节,可以采取“启合”衔接的方式,来引导下一部分情节。
不一定要做到每个地方都达到完美衔接和引导,但是当你有意识的在某一些地方,进行衔接,进行引导,慢慢的、你的作品就会给人一种完美无瑕的衔接感,虽然说不上珠圆玉润的感觉,但是呢,起码不会让读者有瘦骨嶙峋的印象,这样,你的小说自然就好看起来。 
首先是多看,书报是基础,建议多看点诗词歌赋方面的;看社会百态方面的;看时事、政治、经济方面的;看文学小说,只要大量地看书,并摘录写得好的词句在一个本子里; 
然后是抄书,抄那些唐诗宋词赏析,抄报告文学,抄短篇小说,慢慢抄,慢慢品。最重要的就是品味字里行间的韵味,能看到把书里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多记:心记,笔记,摘抄。 
多问:了解来龙去脉,全过程。 
多写:有材料写,没有材料强迫自己去收集素材也写,一开始不管写的好不好,能写出来就是胜利。 
多模仿:天下文章一半抄。认为好的手法,不妨穿插于写作当中,习惯成自然。 
多征:征求别人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一篇东西不修改个十来遍不放手。走出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很重要。 
如能这样做,就能慢慢提高自己的动笔能力,经过不断的努力,就可以提高文笔了,真正达到行云流水、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看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书里的故事可以丰富你的想象力,书里的词句可以扩大词汇量,甚至它的写作风格、写作手法等等,都会对你产生影响。 
请记住,我们在接受知识时都是潜移默化的。看书时千万不要抱有“我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这样的心态,否则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一切都在循序渐进、渐渐地提高。或许你一下子感觉不到,但到某一天,当别人夸赞你的文章时你就知道了。 
有些人觉得没有东西可写,那是因为,他们大多都是窝在屋子里,以为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那就错了,那样的结果就是,写出来的东西会给人“在那里见到过”的感觉。另外,书里的内容对于他有了一个思维定格,写出来的作品自然无法超脱。 
你可以在你的小区附近,坐在石凳上,很安静地,很用心地,去观察周围一切发生的事。 
一段时间后,你会看到一些印在你脑子里的事,那就是你的素材了,可以记下来,以日记的形式或者只是在记事簿上。那么积累得多了,用时自然得心应手。 
大量的阅读、勤奋的思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多看、多练、多记。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文章,也有很多不同意义的故事,对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帮助。 
语法,文理是基础,然后就是多读、多积累,可准备一个专用日记本,见到一些好言锦句,就把它抄下来。 
还有就是多写,最好能坚持每天写日记。 
坚持写日记是个好办法,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不要求多但贵在坚持,还有就是多看一些好书,对于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有意思的可以写下来,只要有毅力有恒心有梦想,总有一天会出好作品的! 
写作时还有一个要点,那就是要小不要大。往往很多人会将主题定得很宽很大,而结果则是内容浮浅而乏味。 
定个很小很小的主题,但一定要把它细化,即将你看到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描写出来,再加上你的真实感受,那么读者就会被这些真实打动。 
比如你上面积累的例子,你可以作为例证来使用,同样也可以拿某件小事专门写一篇文章,好的文章即是由真、细、感组成的。 
写作的根本是基础的积累: 
首先是材料的积累。 
材料是写作之源。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 
在活生生的现实中有很多美的事物,要学会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捕捉生活热点,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识的捕捉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并随手记下。 
这样,发现多了,积累也就多了。阅读和听取,则是获取写作材料的另一途径。 
对于生活范围较小,生活经历有限的人来说,从这一源头获取材料最为广泛。 
阅读书籍报刊,听取轶闻逸事,可以使自己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可见,要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 
通过留心生活,精于阅读,材料积累多了,便不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语言的积累。 
语言是文章这所房子的砖瓦,要有意识的积累语言,读书看报,碰到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 
听广播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活,得到的美妙言语,都要记下来。 
平时碰到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等,只要自认为生动美妙的,就积累。 
这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 
同时,生活中碰到的生字词,要查字典。经过积累,语言丰富了,写作文时自然左右逢源。 
情感的积累。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真情、深情、纯情、至情(如对师长的敬爱,对同学的友爱,对弱者的同情,对坏人的憎恶等等)付诸写作对象,文章才能情深意切,字字动心。 
可见,写好作文,必须有情感的积淀。而事实上,情感积累丰富了,写作时人禀七情就能自然流淌,进入一种情不能已的境界,写出的文章生动感人。 
写法的积累。 
大凡优秀的作品,本身就告诉我们,文章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通过熟读、多读各大家的作品,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自然学到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多了,积累多了,用于写作实践,必能提高写作水平。 
实现写作的积累,要达到三个要求: 
一、量要大,量的保证,才能带来质的变化。要勤动笔,将自己发现的东西记在其专为写作积累而准备的本子上。 
二、范围要广。为了积累,生活视野阅读视野要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 
三、培养自己的兴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其次是真正做到:细观察、多阅读、巧选材、常练笔、勤修改。 
1:细观察。 
细致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钥匙。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要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对客观事物作仔细的观察。 
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从生活现象的矿藏中发现碎金璞玉,于泥沙混杂中攫取闪光的宝物。 
不掌握,“观察”这把开门的金钥匙,作文的“铁门限”是决然跨不进去的。 
2:多阅读。 
广泛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条件。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鲁迅先生也提倡多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我们强调既要多读,又要选择地读,更要读进去,理解所读文章的结构技艺,语言特点,从中掌握作文特点。 
3:巧选材。 
精心选择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加速器。选材的要求是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摘要选择一般人没有接触过的,或熟视无睹但却含有深刻意义的。 
一经作者之笔,就成为“发人深思、令人感奋”的好材料。选材角度要小,要以小见大,写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材料。 
为此,必须在头脑中把各种材料比较、分析、综合,进行去粗取精,改造加工,只有这样,才能使材料新颖。 
而这种积极思考、反复推敲的选析工夫,对提高作文水平很有帮助。 
4:常练笔。 
经常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要想入作文的大门,并求得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多练。 
谚语说的好:“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这就道出了作文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之后,弄懂了文章的结构方法,弄清了文章的写作特色,就要学着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实践,去练习,使之变成自身的作文能力。 
实际上,我们在学习一篇课文后都可以进行练笔。而片断练习是练笔的一种好方式,片断练习所花的时间不长,又达到了练笔的目的。 
5:勤修改。 
反复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催化剂。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措施。 
总之,文章是改出来的,一般来说文章总是越改越好的,我们要在“修改”上下工夫。 
小说,就更侧重故事架构,逻辑要缜密,人物性格要鲜明,对文笔要求不是很高的,但也起码要有可读性,有趣味或者有深刻的寓意在里面。 
否则就显得空洞,纵使词藻华丽,也难使读者有读下去的动力。小说一定注意高潮的适时出现,不然就没有可读性。 
写文章实质上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能说为了某种效果而写文章,那样写出来的文章不真实,越追求完美,有时会有相反的效果。 
写作过程是对自己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过程。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 
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出好作品来。 
如果想快速提高文笔的话只有一个字,练! 
不管什么时候能成功,只要从今天起就开始一步步的练习下去,总有一天能成功的。平时多看经典的资料,多向文笔好的人学习。 
文笔是写作的必须技巧,其实也是一种感觉,有部分是与生俱来的,与个人的灵感有关,与个人的生活环境有关,与个人的悟性有关,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个人的天赋。
— END —
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内容仅供学习交流
①她靠一篇稿子狂赚100万,名下3套房:不会写的人,一辈子都在赚辛苦钱
②写作可以自学吗?通过看教程(看书)来学写作靠谱吗?有哪些学习写作的书籍(教材)?推荐学写小说/故事/网文的12本书
③限时69.9元!手把手教你如何靠写作月薪翻几倍!
④【揭秘】自媒体写出爆文的3个关键点——只要有了这款写作神器,一天能写100篇爆文!(爆文标题助手/生成器+AI写作)
☆→惊喜!尝试AI写作,可回到本公号主页,点击菜单栏【AI写作】,再点击回复的地址进入,然后选择【小程序】或下载APP均可,如图: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