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文学创作的秘密(详细)


写作赚钱 | 名家经验 | 训练营 | 投稿荐稿 | 写作教程 | 网文创作
毕淑敏:文学创作的秘密
    文学创作的秘密是什么呢?
    就是没有秘密。
    毕淑敏说,文学创作没有秘密,因为文学创作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有规律,那便可学习。那这个规律是什么呢?
    一,写作的理由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是做何事,总是考虑得足够清楚再去行动,才能持续地做。谋定而后动,才能少覆众。文学创作,通常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和阻碍。如果你文学创作的动力只有10分,被困难一打压,可能就变成0分了。但如果你的文学创作的动力是100分,就算被挫折磨损了20分,你也还剩80分。
    所以,要想长期坚持创作这件事,一定得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创作,得给自己找到一个创作的理由。
    这个理由,要足够长远,足够具体,足够丰富。只有这样,当你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时,被人怀疑甚至自我怀疑时,才能有这个强大的理由来支撑你继续创作。
    你为什么要创作?
    是随便写写,还是热爱写作?或是觉得有社会责任,所以要用自己的文字发声?
    是想分享心得,总结经验,启迪他人?还是想写出长篇巨著,让自己的思想得以超越个人生命的限制,穿越时间和空间,让自己参与到“无限游戏”中?
    抑或是想在文学这座昆仑山峰上添一朵花,增一棵草?
    在定了创作目标后,可以问自己两个核心的问题:“凭什么是你?为什么是你?”
    创作的人千千万,凭什么你能实现这个目标?为什么你能实现这个目标?你比其他人有什么优势?你自己又有什么特质?
    通过灵魂拷问,直击本质!让你更清楚地去思考底层逻辑,第一性原理。
    总之,你得找到自己创作的理由,因为心理学上讲“人是需要理由的动物”。一件事情如果不知“为什么要做”,就会心甘情愿地去做,或者就算做了也会出现身心矛盾,认知失调。
    二,资源
    写作,得先有写作资源。
    没有资源,写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长久不了。
    所以,写作之前,得找到资源。
    那什么是写作资源呢?又该如何找到写作资源呢?
    首先是,生活。
    写作来自于生活。来自对生活的体察和体悟。
    曾有人说:“故事就是去掉无聊部分的生活”。由此可见生活对于故事的重要性。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种生活:全职作家。就是把写作当成自己的全职,然后每天在一个屋子里写作。
    可是后来我想想,觉得这种写作状态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资源枯竭。一个人闭门造车地写,所写皆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如若再没有社交,那这样的写作更是没有资源了。所以,我觉得全职写作不大现实,写作的人一定得有其他的事在做,一定得与这个社会有接触,这样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泉是生活,是作者在生活中经历的所思所想。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便很难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所以,一个长久的写作者,得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或者处处留心观察,能从日常的生活中体察出不一样的感悟来。
    其次是,阅读。
    有一句话说:“心灵和脚步,总有一个在路上。”这话是说,当我们不能行万里路的时候,可以选择读万卷书。不管哪一种,都是身体或心灵的旅行,都能给身心带来新的东西,能给大脑注入新的源泉。
    “脚步到不了的地方,想象可以。”每个人受其生活环境和大时代背景的限制,也就导致其生活范围是有限的,生活中能改变的地方也是有限的。有些领域限于个人条件,个人很难改变。但是,阅读,却可以超越这层限制。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沉浸式地体验不同的人生,从中或给我们启发、警醒,或安慰。总之,阅读,让我们体会文字世界中的悲欢离合。
    所以,一个好的写作者,首先一定是个好的阅读者。唯有持续地阅读,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和资源。
    再者是,强点
    了解自己的强点。
    写作不是木桶理论,不是以最短的板决定自己的水平。每项技能都达到平均水平,不一定能出圈。
    文学创作,是以长处取胜,以长处破圈,以长处得以在文学创作界立足。所以,要扬长避短。
    要努力去找到自己的写作强点,去发掘自己擅长写什么。擅长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更容易成功。
    写作的类型有很多种:
    比如作文常见的类型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继续说明文等
    小说按长短可分为:微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
    小说按题材类型可分为:生活小说,传奇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
    当然,除了小说外,还有诗歌、散文等等。
    总之,写作类型有很多种,总有一种适合你。重要的是找到你适合的、你擅长的那一种。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些类型无以表达你想写的东西,那你也可以自创。比如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其写作类型可能不属于上面的任何一种,但是并不妨碍观众喜欢阅读。所以,重要的不是写作类型,而是你擅长用这种类型的文字把事情说清楚,同时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读了之后又收获,有启发。
    三,选对题材
    如果把写作比作做饭,那么选题材就像是选食材。
    食材不好,便做不出好饭菜。比如选了霉变的大米,腐败的蔬菜,过期的调味料,就算烹饪技巧再好,做出的饭菜也是不能吃的。
    关于选题材,毕淑敏老师说了三个要点:
    第一,不要跟风。不要觉得什么火热,一拍脑袋就写什么。从小长辈就教导我们:做人做事,不要跟风盲从。而到了写文章选题材时,这条原则依然适用。跟风选的题材,一来不一定适合你,二来这种题材不一定是好题材,三来就算你写了,也未必会有新意。
    第二,不要追求过于惊险的东西。写文章,如做人,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来,才能行稳致远。追求过于惊险的东西,那是剑走偏锋,以身犯险。
    第三,不要媚俗。不要为了迎合读者,就无底线无原则地写作。不要为了博取流量而顺人性之下。写作可以通俗易懂,可以简洁明快,但就是没必要媚俗。媚俗的作品,就算能获取一时的关注,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就算暂时拥有了读者,但读者内心也不是真心尊敬文章作者的。
    选对题材,写作就成功了一半。对于选的题材,写作者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深入人心,令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当然,如果想写作更容易些,那就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只有足够熟悉,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细节和灵感,写出的文字、流动的思想,才能打动人心。
    四,确立风格
    确定自己的写作风格
    写作之初就确立自己的风格。风格选对,事半功倍。在毕淑敏老师看来,文章的风格太多了,要是这也要那也要,容易眼花缭乱。倒不如只选一种写作风格,擅长写什么,就写什么。
    确定自己的语言风格。
    著名诗人作家周涛说:“五千个汉字是我的兵马,我驱动着五千个汉字在文学的田野里驰骋。”
    语言风格就像写作者说话的语气,有自己语言风格的作者,但凡读者只见这文字,根据语言风格就知道作者是谁。然而,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需要在这五千多个汉字里不断锤炼,才能修炼出来。
    五,听取意见并修改
    写作者要善于听从各种意见。哪怕是恶意的意见,也要正面去解读。
    其实,这点说到容易做到难。对于写作者而言,自己写的作品,就像自己生的孩子一样。一个母亲经过千辛万苦生的孩子,哪怕有再多的缺陷,在母亲眼里,都是可爱的。
    然而这个孩子登上台面之后,却要受别人的指指点点。对于孩子的母亲而言,自然是不好受的。在母亲眼里一切皆是可爱的、美好的孩子,落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堆的缺点。听到这些点评的话,母亲的心简直是在滴血。
    于是,便有那些溺爱孩子的“玻璃心”母亲,从此便把孩子藏起来,不再展示于人。当然,也有一些坚韧的母亲,她们听取了他人的意见,哪怕是恶意的意见,也从正面去解读。最终,自己综合意见,再独立判断之后,慢慢地改变孩子。而这孩子,也在母亲的反省中一点点地变好。
    曾经听一个做产品的人说:“爱你的产品,但别太爱。”我想这话用于写作者也是一样的。爱你的作品,但别太爱。不要因为太过喜爱自己的作品而固步自封,不肯改变。文章不厌百回改,能改一点是一点。
— END —
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内容仅供学习交流
①她靠一篇稿子狂赚100万,名下3套房:不会写的人,一辈子都在赚辛苦钱
②写作可以自学吗?通过看教程(看书)来学写作靠谱吗?有哪些学习写作的书籍(教材)?推荐学写小说/故事/网文的12本书
③限时69.9元!手把手教你如何靠写作月薪翻几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