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写了一万多字以后就怎么也写不下去了


写作赚钱 | 名家经验 | 训练营 | 投稿荐稿 | 写作教程 | 网文创作
本文节选自
《生死韧性:今天如何读余华》
刘勇 李春雨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死亡背后的温情

1992年初,余华在北京的家中午睡醒来,脑中突然想起 “活着”二字,于是就有了《活着》这部小说。《活着》可以说是余华的转型之作。以往余华的小说不但到处充斥着死亡与暴力,而且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人性中的恶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比如,小说《现实一种》中,三代人虽然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彼此却非常冷漠:祖母和孙子抢咸菜吃;丈夫山峰在孩子死去之后用殴打妻子的方式来宣泄丧子之痛;山岗和山峰两兄弟之间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拳脚相向,相互报复对方。有一次,两兄弟打架打到头出血了,山岗的妻子不但不阻止,反而还要俯下身子去舔血。
与以往的小说有所不同,《活着》虽然有对死亡与暴力的描写,但更注重向读者展现人性的善良,所以死亡之外多了一份温情,风格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小说中福贵一家为了省钱让儿子有庆上学,不得不把哑巴女儿凤霞送给城里人当养女。有庆是姐姐凤霞带大的,和姐姐非常亲,当他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不仅每天哭着喊着要姐姐,还试图用绝食以及不去上课来威胁父母。被领养几个月以后,凤霞突然跑了回来。虽然福贵夫妻二人舍不得,但还是决定第二天将女儿凤霞送回养父母那儿。第二天,在将凤霞送回去的路上,凤霞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哭起来,反而一句话都没说,只是默默地跟 着父亲福贵。看到女儿无泪的眼睛,福贵感到深深的不舍,再也不愿意将女儿送回原来的养父母家。最后,福贵拉着凤霞的手回到了家里,并发誓就算是饿死,也不送女儿回去。小说中对福贵与家珍将女儿送人这一段故事的描述,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无奈,更向我们展现了父母对女儿深深的爱。
经典品读

《活着》(节选) 
我是吃过晚饭送凤霞回去的,凤霞没有哭,她可怜巴巴地看看她娘,看看她弟弟,拉着我的袖管跟我走了。有庆在后面又哭又闹,反正凤霞听不到,我没理睬他。
那一路走得真是叫我心里难受,我不让自己去看凤霞,一直往前走。走着走着天黑了,风飕飕地吹在我脸上,又灌到脖子里去。凤霞双手捏住我的袖管,一点声音也没有。天黑后,路上的石子绊着凤霞,走上一段凤霞的身体就摇一下,我蹲下去把她两只脚揉一揉,凤霞两只小手搁在我脖子上,她的手很冷,一动不动。后面的路是我背着凤霞走去,到了城里,看看离那户人家近了,我就在路灯下把凤霞放下来,把她看了又看。凤霞是个好孩子,到了那时候也没哭,只是睁大眼睛看我,我伸手去摸她的脸,她也伸过手来摸我的脸。她的手在我脸上一摸,我再也不愿意送她回到那户人家去了。背起凤霞就往回走,凤霞的小胳膊勾住我的脖子,走了一段她突然紧紧抱住了我,她知道我是带她回家了。
回到家里,家珍看到我们怔住了,我说:
“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 
家珍轻轻地笑了,笑着笑着眼泪掉了出来。
— END —
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内容仅供学习交流
①写作可以自学吗?通过看教程(看书)来学写作靠谱吗?有哪些学习写作的书籍(教材)?推荐学写小说/故事/网文的12本书
②限时69.9元!手把手教你如何靠写作月薪翻几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