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奋斗是创造光明未来的必备条件。如何在保证可读性的同时,借助文字激发劳动热情,展现奋斗力量,是写作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期小编整理了一些人民日报关于“干事创业”“勤勉耐劳”主题的文字,快快积累起来吧!
01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农耕文明孕育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的品格,已化为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融入民族血脉。
摘自:
丹青抒写耕耘志
02
“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古往今来,但凡事业有成者,都具备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就是专心致志、强学力行,对理想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堆造山是从一筐土开始的,而最终能形成千丈之高的陡壁;凿井是从很浅的小坑开始,最终却能挖至万仞之深。形容凡事都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出来的,只有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古语都是对这一精神的诠释。
摘自:
葆有“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
03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更加令人欣慰的,是广大高校毕业生在磨砺中日渐成熟。他们逐渐懂得了珍惜韶华、起而行之,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出自孟郊《劝学》。意思是:青春年少时期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摘自:
心中有阳光 脚下有力量
04
从易处着手、从难处攻破,都是开展工作的方法与路径。正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难与易并非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正如建造高楼必须一砖一瓦地砌筑,制造飞机必须一个零件接一个零件攻关,先易后难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符合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意思是:谋求解决难题的办法,要从容易之处开始,成就大事的行动,要从细微之处起步。)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无论难易,关键在干,要义在成。
(出自清代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意思是:天底下的事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只要肯付出行动,困难的事也变得容易,如果不躬行实践,容易的事也会变困难。)
摘自:
从易处着手与先啃硬骨头
05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分秒必争。我们要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抓牢战略性、先导性产业。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久久为功。我们也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厚积薄发。
摘自:
抢抓机遇,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06
古往今来,举凡抱负高远者,必先立志献身;献身信仰历程,必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辛磨砺。
坚苦是拓荒者的底色,坚忍乃创业者的特质。
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背后,是坚忍不拔的艰难攻关;体育健将摘金夺银的背后,是千锤百炼的艰辛付出;名师名角一鸣惊人的背后,是厚积薄发的艰苦练功。
摘自:
苦是人生的补药
07
对坎坷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对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不因过去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不因今天的困难而妄自菲薄,保持奋斗的韧劲勇往直前,才能在风雨后见到彩虹,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摘自:
让青春拥有更多可能
08
定力,是一种信仰力、意志力、免疫力,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历史耐心,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笃定从容,是“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的品行操守。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实践中,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要把准方向、守住内心、站稳脚跟,这磨炼和考验的正是我们的定力。
摘自:
增强干事创业的定力
09
凡事,勤则成,怠则废。
常悟“勤不道苦”,就能少一分喊苦喊累的抱怨,多一分履职尽责的进取心;就能少一分名缰利锁的束缚,多一分务实担当的精气神。
摘自:
廉不言贫 勤不道苦
10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长白山的雾凇奇景,经历了多少时光才能形成,人世间任何事情,都要历尽艰辛、几经磨难才能成功。)
摘自:
追梦路上,有你有我
11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踏实劳动、诚实劳动,都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都能够成就闪光的人生。
摘自:
劳动成就闪光人生
【内容综合整理自:学习大国、每日金句摘抄文献】
— END —
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内容仅供学习交流
①写作可以自学吗?通过看教程(看书)来学写作靠谱吗?有哪些学习写作的书籍(教材)?推荐学写小说/故事/网文的12本书
②限时69.9元!手把手教你如何靠写作月薪翻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