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如果,怎样?》
安妮·伯奈斯&帕梅拉·佩因特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写作练习
将作者、叙述者和人物分开
许多学生都经历过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的平淡感问题,因为主人公实际上只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可以到了最后他不是一个故事人物,而是一名曾经被移除的叙述者 (在第一人称视角的情况下),或者是所谓的 “房间里的大脑”(在第三人称视角的情况下),只是作为一个看和沉思的人,但这个人物从来不会成为行为的中心。
这通常是因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与他想象中的主人公 “融合”了,而无论故事是否是自传。当你在写一个由传统的人物驱动的故事或小说时,重要的是,要理解叙述者的功能是呈现并以某种方式解释故事的动作,这样读者就可以客观地理解发生了什么,即使主人公并没有理解。
例如,在简·奥斯汀的 《爱玛》中,爱玛·伍德豪斯确信奈特利先生正在向她的朋友哈丽特求爱,在一系列场景中,她敦促哈丽特相信奈特利先生确实正在努力建立一种婚姻关系。
然而,如果仔细阅读,所有涉及爱玛、哈丽特和奈特利先生的场景都客观、滑稽、讽刺地表明奈特利先生实际上感兴趣的是爱玛,而爱玛却严重误解了情况。
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在没有公开陈述任何内容的情况下,以这样一种方式呈现了这部戏剧,即我们作为读者,可以看到发生了什么,即使主人公爱玛仍然被蒙在鼓里。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成功的第一人称叙事,即使是最受外部声音驱动的和最不可靠的叙述者/主人公。
例如,霍尔登·考尔菲尔德在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从故事时间线之外的一个有利位置进行讲述,他将自己戏剧化为一个人物,然后毫不费力地回到叙述者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他对自己和叙述者展开的小冒险进行了阐述性评论。但即使霍尔登对他所断言的每一件事都绝对肯定,存在于霍尔登和小说之外的作家塞林格也对叙事进行了设想,因此我们客观地将霍尔登视为一个迷失的男孩。霍尔登的感知和我们的客观感知之间的裂痕,通过塞林格将自己与霍尔登在想象中分开的能力,形成了叙事中的裂痕。
练 习
第一部分
在一张纸上写下 “从前有一个” ,然后继续写,用5~10分钟让自己写下任何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
然后用 “从前有一个”重新开始写。
第二部分
从你最喜欢的两个童话故事中选择一个。删除故事开头的 “从前”,以现实主义的态度重写至少第一段,同时添加人物细节、现实场景并使用现代语法等。
目 标
“从前” 一词是一种讲故事的惯例,它还会促使我们设想我们选择创造的任何人物,并将故事发生的时间与讲述故事的未来有利位置进行了隐含的分离。因此,有三件事往往会自动发生:
a.我们不会把自己和叙述者混为一谈。
b.我们不会把场景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混为一谈。
c.我们在故事外,因此我们被提示去创造一些在我们的想象中清晰可见的人物或地方。
无论故事的开头是 “从前有一只非常悲伤的乌龟,生活在一个即将干涸的湖里” ,还是更现实的故事,比如“从前有个女人死于白血病”,甚至是自我反省的故事,例如“从前我在布鲁克林的街上走着”,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这种分离都是能明显感知到的。
当然,在现实主义的文学叙事中,这种分离并不总是如此明显,尽管许多作者有时会有意将叙述者和人物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各种修辞效果 (其中一个例子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和艾利斯·芒罗等作家采用的自由间接引语),但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的成功分离仍然是作品的纹理、深度和维度的关键所在。
将你的 “从前”童话故事翻译成更现实的故事,通常需要为人物提供更具体和突出的细节,并深入到人物的视角,你应该能够看到这种分离是如何构建出一部好小说的。
请记住,这种分离是从你的头脑中开始的,除非你能够想象你的人物,否则再多的句子修补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自传还是非自传。
正如约翰·伯杰在他的 《愤怒之角》中所写,当一个作家 “简单地重复事实而不是想象他的经历时,他的写作就会沦为一份文件” 。
— END —
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内容仅供学习交流
①她靠一篇稿子狂赚100万,名下3套房:不会写的人,一辈子都在赚辛苦钱
②写作可以自学吗?通过看教程(看书)来学写作靠谱吗?有哪些学习写作的书籍(教材)?推荐学写小说/故事/网文的12本书
③限时69.9元!手把手教你如何靠写作月薪翻几倍!
④【揭秘】自媒体写出爆文的3个关键点——只要有了这款写作神器,一天能写100篇爆文!(爆文标题助手/生成器+AI写作)
☆→惊喜!尝试AI写作,可回到本公号主页,点击菜单栏【AI写作】,再点击回复的地址进入,然后选择【小程序】或下载APP均可,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