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传说】对冰山图里几个词条的解释

rt,在吧内浏览之后发现有一些内容还没有得到解释,正好我个人对其中几个词条有所了解,开帖解释一下。主要与历史,考古,文化有关。

新埃及学
一位id为JinLinE大辉的自媒体人,在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发布的自己创造出的历史研究成果。
主要内容为将中国古代传说时代的帝王与埃及地区,两河流域的帝王相联系,通过一些十分迫真的论证,如“屈原所写‘吾将上下而求索’意味着他是沿着尼罗河在上下埃及求索”,“古埃及法老雕像和中国演员长得特别像”来证明华夏文明即埃及、苏美尔文明,并得出了一个十分幽默的王表。
由于其逻辑过于神秘,难以详细论述,其幽默程度大概如下图所示。



这两个内容相似,所以放在一起说。
骷髅幻戏图是一幅由南宋画家李嵩创作的团扇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画中大概内容是一个骷髅货郎用小骷髅傀儡逗小孩玩。虽然画面看起来有些诡异,但考虑到其文化背景,似乎就不难理解了,有四幅被认为是李嵩创作的《货郎图》{数量存疑},其中三幅都出现了骷髅,无论那些货郎图当中有几张真货,根据记载考证至少可以确认的是,作者李嵩本人十分喜欢在作品中加入骷髅元素,后世研究者一般认为这与全真教教义有关,以庄子叹骷髅的故事来表达关于“四迷”的思想,即人死后皆为白骨,应抛弃四迷,取得开悟。

眼药酸
“酸”是宋“官本杂剧”的脚色名称,所谓脚色,类似于后世戏剧中的“行当”,也有人认为“酸”是指不通世故的酸腐秀才。由“酸”主演的杂剧,往往被命名为某某酸,顾名思义,眼药酸就是一回由“酸”主演的杂剧,在宋代,该杂剧十分著名,以至于出现了用于专门宣传的册页,也就是今天的广告宣传画,杂剧本身早已失传,被视为都市传说的也是该册页而非杂剧本身。
图中左侧为扮演卖药人的演员,右侧为扮演买药人的演员,可能是由于卖药人身上挂着许多眼睛而给人诡异之感,遂被传播开来(说实话确实很诡异)

行西王母筹
又称行西王母诏筹,是汉哀帝时期一次大规模的活动。
孝哀皇帝中建平四年(戊午,公元前三年) 春,正月,大旱。 关东民无故惊走,持稿或槀一枚,转相付与,曰行西王母筹,道中相过逢,多至千数,或被发徒跣,或夜折关,或逾墙入,或乘车骑奔驰,以置驿传行,经历郡国二十六至京师,不可禁止。(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十六)
四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汉书·哀帝纪)
四年春正月。关东民相惊走。或持筹。相与号曰西王母筹。道中相逢。多至数千人。或披发徒跣。斩斫门关。逾墙入屋。或乘骑奔驰。或致驿传。行经历郡三十六所至京师。又聚会祀西王母。设祭于街巷阡陌。博奕歌舞。又传言西王母告百姓。佩此符者不死。不信我言。视户枢中有白发。(汉纪卷二十九·孝哀皇帝纪)
(解释内容发不出来,大家自己猜想吧)

该项应该是指成都天府广场施工时挖出的石雕,石雕高两米,长三米,有人认为它是犀牛,根据《蜀王本纪》记载:“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桥下,二枚在水中,以厌(压)水精,因曰犀牛里。”所以有一种说法是,该石雕即为李冰镇水的石犀。

石犀如图所示,现陈列于成都博物馆当中,体型很大,实际看上去确实很壮观,铁牛,石犀是中国古代十分受欢迎的镇水神兽,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分布。
巧的是,该石雕于2013年年初被挖出,接着2013年7月四川一地便发生大范围的持续性强降雨,许多人认为这是镇水神兽被挖走的缘故,因此产生了种种说法。
然而实际上,该石雕并不能确认为李冰镇水石犀,即使确认,用迷信的角度去考虑,那石犀也是镇河水“厌水精”之物,而非镇雨水之物,从没听说有什么能防止天上下雨的神兽(凤仙郡郡侯吧大概)很显然只是单纯的巧合而已。

蝗虫庙应该是指民间蝗虫信仰中为蝗虫建庙的习俗。
“蝗虫庙”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八蜡庙”,《礼记·郊特牲》记载:“八蜡以记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郑玄注:“其方谷不熟,则不通于蜡焉,使民谨于用财。蜡有八者,先啬一也,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
也就是说,八蜡庙祭祀的有:神农,后稷,田地之神,庐舍之神,猫(吃鼠),虎(吃猪),水利设施,以及城隍,昆虫,明代修建了许多八蜡庙,而且这些庙宇一般都和城隍庙相邻,可见其职能性质较为相似。
而后由于蝗虫对农业生产的破坏较大,八蜡庙又与驱除蝗灾的刘猛将军庙相结合,逐渐演变成“蝗虫庙”,《光绪鹿邑县志》载:“刘猛将军庙,旧在八蜡庙旁,今与八蜡同龛。”《虞城县志》载:“八蜡祠,在县北关外,内并祀刘猛将军,相传将军神司蝗蝻”。
蝗神原本是八蜡庙中的虫神,然而却与灭蝗之神同祀,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此时蝗神在民间的形象已经发生改变,人们试图通过祭拜灭蝗之神来控制蝗灾。
蝗虫庙与其前身有所不同:蝗虫十分难以消灭,且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无论怎么祭祀灭蝗之神,也不能避免灾祸,这导致在人们心中,蝗虫的形象日渐妖异化,被视为“神虫”,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人们希望通过祭祀蝗神来避免其发怒,造成蝗灾破坏,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蝗虫庙”诞生了,实际上蝗虫庙分布并不广泛,到清末,由于战争破坏等影响,庙宇基本都被毁坏了。
农民居然会祭拜蝗虫,听起来很诡异,但说到底就是一种民俗信仰而已,有其完善的发展历程,只要理解其中变化原因以及过程,其实还算是合情合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