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韩台巨头霸占的芯片领域,京东方一年采购60亿,国产占比不足5%​


2020年,在产能紧缺的大背景下,显示驱动芯片持续缺货,驱动芯片已经成为制约面板产能的“最短板”,国内面板厂迫切需要显示驱动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在庞大的下游市场驱动下,中国显示驱动芯片产业发展已经迎来了黄金期。
驱动芯片90%要从韩国进口
任何一款屏幕都需要驱动芯片,LCD屏是这样,OLED屏也是这样。目前OLED屏的驱动芯片,绝大部分是从韩国进口的。
按照机构数据,韩国企业在OLED屏驱动IC(Display Drive IC)上的市占率为九成,排名第一的是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为50%;第二名为Magana Chip为33%,仅这两家公司就占了八成以上。
所以我们看前段时间华为表示要研发屏幕显示驱动技术,其实也就是想解决国内屏幕驱动芯片短缺的问题。
可见,中国OLED屏要发展,要解决的问题还是蛮多的,设备、驱动IC等都需要崛起,才能够在OLED领域真正崛起。所以说,别只盯着OLED屏的市占率,如果基础不好打,市占率是很难提升上去的,厂商们也要发展整个产业链才行。

OLED显示驱动芯片需求持续上升
据外媒报道,在智能手机全面转向OLED屏幕,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电视等也在大量采用OLED屏幕的推动下,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商对OLED屏幕的需求也明显增加,进而拉升了对相关零部件的需求。
在OLED显示驱动芯片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将加剧这一类芯片的供应紧张。目前全球能生产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厂商并不多。
今年6月份,就曾有研究机构表示,OLED显示驱动芯片目前主要采用40nm和28nm工艺,虽然已有多家芯片代工商掌握了这两类工艺,但目前仍只有台积电、三星电子、联华电子和格罗方德,具备生产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能力。

国产化进程刻不容缓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三星多以自用为主,而Magna Chip和Silicon Works因为残酷的市场竞争正逐渐失去市场。此时财大气粗并且拥有技术的海思踏步进场,自然是想从两家小公司实现突破,继而寻求与三星竞争的机会。
由于台积电在9月15日之后再也无法为华为海思生产麒麟芯片,华为在芯片上无法与竞争对手存在差距,同样华为在屏幕性能上也无法与三星竞争。因为华为OLED驱动芯片由联咏、新思等供应,它们不一定能够实时跟上华为对屏幕需求。当华为改用自主设计的OLED驱动芯片之后,可以及时开发出最新的显示产品,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华为旗舰机品质,缩小与三星手机的差距。

在今年,大部分企业开始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升级优化了第二代半导体的痛点,具有优良的发光效率,更能凸显显示屏优良的显示效果,因此我国三安光电、兆驰股份等大企业开始第三代半导体生产线的布局。而各地政府为吸引企业落户当地,也出现利好政策扶持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与生产,而这也有利于推进我国LED显示驱动芯片的自主研发进度。
而我国又是稀有金属大国,在上游原产料的供应以及价格拥有绝对优势,在政策的支持与巨头企业的带动下,LED显示驱动芯片国产化将成为大趋势,更有利于我国LED显示屏企业摆脱外来新品的依赖,提升上游供应的稳定性。
虽然显示驱动芯片国产化,年年都在提,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以及成本过高等原因,迟迟未有大进展,而在华为等巨头企业的带动下,带给显示企业积极的信心,由此推动显示驱动芯片国产化的加快,LED显示驱动芯片摆脱外来产品也将指日可待。
长按或者扫码二维码
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芯片讲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