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动摇世界



除了疫情带来的供应短缺,近期频繁的自然灾害也让全球半导体供应形势进一步恶化。
10月7日晚,日本千叶县西北部发生震级5以上的地震,车用芯片大厂瑞萨那珂工厂部分设备受地震影响停工。自从3月主力工厂因火灾而暂时停产以来,瑞萨电子一直在想方设法恢复生产。
瑞萨已将产能利用率提高到极限,7月底的产量已超出最初目标2成。目前的供货量已超过火灾前。即便如此,6月底的未交货订单仍为2020年初的约4倍。仍难以消除供需紧张。
疫情+自然灾害,使得害怕半导体紧缺的厂商想比平时准备更多的库存,这导致了半导体进一步紧缺的恶性循环。半导体供应链本身陷入采购难困境,半导体争夺战也因此一触即发。

▶ 美国举国之力增产能 摆脱依赖
半导体因中美高科技摩擦而受到关注。特朗普前政府为了减少半导体进口,吸引了最大代工厂商台积电(TSMC)的工厂。在美国政权更迭的同时,全球出现半导体短缺,新任总统乔·拜登(Joe Biden)2月签署了调整半导体等供应链的总统令。
为了加速美国芯片的发展,美国成立专门的组织“美国半导体联盟”,以推动《芯片法案》的进程。有游说人士透露,立场不同的朝野各党也“在半导体领域变得团结”。但芯片法案成为与其他法案交换的筹码,通过需要耗费较长时间。

美国商务部长呼吁尽早通过《芯片法案》
除了英特尔之外,作为需求方的苹果和微软等平时竞争激烈的约70家企业携起手来。
英特尔是美国半导体象征的推动者,在年度销售额上依然是世界首位,但英特尔在影响半导体性能的微细化技术上落后于台积电。“到2024年追上竞争对手,到2025年跃居首位”,英特尔CEO曾表示会将自己定位为“挑战者”。而美政府方面也表示支持,其推出的《芯片法案》就是专为招商半导体工厂提供补贴等,投入总计520亿美元。
然而,美国政府、国会和产业界的想法存在微妙差异。“有可能出现僵尸工厂”,一位美国研究所专家指出,补贴反而有招致供应过剩的风险。对于目前的供不应求,缺乏政策上的特效药,有美国半导体厂商也表示“希望政府不要干预”。
▶ 应对疫情和产能紧缺 台积电不堪重负
“我们这些给台积电(TSMC)供货的供应商如今没时间放松。每天要写50页资料,晚上10点在和台积电的会议上汇报。台积电要靠这些信息确定成品率和设备状况等的改善措施。我们已经难以承受,即使晚上12点、早上6点,台积电也会打来电话。每天睡觉都把手机放在枕头边”。一位在台湾新竹企业工作的员工发声。

图片来源网络
台积电高管如今的紧张感更是超出想像。只要对供应商稍微采取纵容的态度,马上会被降职。
世界尖端半导体的生产如今呈现出92%集中于台湾的异常情况。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也表示,希望世界不要误解台湾。客户从全球涌到台湾,展开争夺,半导体代工行业完全失去了平衡。政府也以罕见的措施提供支援。
业务一线也连连叫苦。一名台湾新竹日资企业的高管说:“美国、日本、德国、在台湾则是新竹、台南、高雄……。他们到底要造多少工厂?人手短缺,这样下去必将不堪重负。如果台积电的工厂出现意外,对世界经济的冲击相当大。世界或许还不了解这种现实有多么可怕”。
▶不甘落后 日本再筑供应链
日本经济产业省认为,光靠日本国内厂商很难重建日本的半导体供应链。但台积电2月宣布在日本设立的只是开发基地。日本以建厂补贴等为筹码,想要吸引台积电建设工厂,借此实现东山再起。

日本半导体战略推进会议
美国的补贴为5.7万亿日元,欧洲超过17万亿日元,中国大陆超过10万亿日元。考虑到中美对立造成的供应链风险等,以巨额补贴来强化半导体产业的动向接连不断。日本也提出了以数千亿日元规模基金来支持自身半导体产业的构想。
在自由贸易体制下,政府大力支持单个行业本来就不受欢迎。尽管如此,各国仍然义无反顾地开始重新构建半导体供应链。日本也摸索着效仿这种做法。日本能否在各国和半导体企业的行动中避免被埋没,提高存在感呢?日本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 半导体动摇世界|已波及全球多个行业 乃至GDP
持续的全球芯片短缺已经困扰了汽车和消费科技行业数月。半导体危机甚至在动摇汽车产业建立起来的供应链的应有状态。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8月公布的推测结果显示,2021年汽产量将比原计划减少700万~900万辆。这相当于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全球产量的近1成。9月以后,受东南亚疫情蔓延的影响,减产正在不断扩大。
根据高盛(Goldman Sachs)的一项分析,半导体短缺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全球近两百个行业。该行指出,从钢铁产品和预拌混凝土生产到建造空调系统、冰箱和啤酒厂的所有行业,就连肥皂制造业也受到了芯片危机的影响。
此外,缺芯危机的影响可能远不止于此。高盛经济学家Spencer Hill曾在报告中指出,随着半导体短缺加剧,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对GDP的影响可能高达1%),通胀可能也会出现至少短暂的上升。
 
长按或者扫码二维码
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芯片讲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