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年薪60万?争夺芯片人才白热化:“那边给多少?我直接加”


芯片稀缺已经是全世界的问题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化设备的增加,从而导致芯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就比方说华为就出现了芯片缺少的问题,要知道一部手机可是需要上百个芯片的支持,如果芯片供应不足的话,那么手机行业的发展就会出现延缓。

其实不止是手机行业,智能化汽车也需要大量的芯片来支持。所以芯片的制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制作芯片的工程师也就成为了时下大热的职业之一。有市场就有需求,而在同行业中,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这场进行到白热化阶段的人才争夺战,谁能获得胜利呢?

一、芯片人才稀缺
其实说到芯片短缺的问题,其实是因为芯片数量供不应求,再加上原材料被垄断,这才导致芯片问题上升至全球短缺,那么眼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无外乎两点。第一点就是解决芯片原材料的垄断问题,确保有足够的原材料才能大量生产芯片。
第二点就是引进大量的芯片工程师。因为光有设施而无人操作也是白费功夫,所以在这个芯片行业中,芯片工程师这个职位是供不应求的。

其实在芯片行业中,不得不承认国外的EDA要更胜一筹,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在我国,也不乏实力较强的EDA,例如欧比特、华大九天、广立微等企业。
只是这些国内的芯片产业与国际上的三大巨头做对比,还是有些差距的。因为国内在芯片产业上的人才培育并没有很重视,这就导致无人可用,以及人才流失海外的现象。

不过现在情况突变,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国内开始注重人才培育,以及人才挖掘。而有挖掘自然也免不了有引进,一般来说,很多大型企业在引进国外EDA人才时都会从synopsys、cadence等企业下手。
毕竟是国外的EDA巨头企业,在技术和能力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只是在挖取人才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掉薪酬这个问题。在国外,EDA人才可以拿到50至60万的年薪,而国内想要引进这些人才,通常会以高一倍的价格雇佣过来。

一直在西门子工作的于兆杰就曾面临过这个问题,只是还没等于兆杰跳槽,人事部门就已经先发制人,称对面给出什么样的薪酬,会在原有的基础上直接增加。目的就是留下于兆杰,不被其他公司撬走。
可见在人才竞争上,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对于芯片工程师这个职位来说是稀缺的,而对于做得十分优秀的人才来说这更是稀缺的。所以一些公司宁愿加钱也要留住他们。

二、工资内卷严重
能留住一个职员的条件其实就这几点,首先要钱到位,其次能够在公司学到有用的知识,最后就是公司要有别的公司提供不了的东西。有了这三点,不用HR挽留,职员自己都不肯走。
可问题就出在薪资方面,要知道国外的EDA其实在发展上是走在前沿的,拥有的资源与技术也是十分先进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一批又一批的EDA人才回流到国内呢?

其实按道理来讲,在一家公司发展久了,除非有特殊原因,不然没有人愿意一直跳槽。而让国外许多EDA人才回流到国内的原因,其实也与国内丰厚的薪酬有着不小的关联。
能够拿着比国外还高的薪水,又能够回国发展,这其实就是人才回流国内最大的原因。只是光有人才没有技术也只能差人一截,因为国内在芯片生产商还不是相当成熟,且没有生态链的支持,所以在稳固上还有所欠缺。

在国内外的EDA人才中,竞争的是如何挽留住、以及吸引住人才,行业中内卷的是薪资,比拼的是高低。可是在产业链中所要对比的,却是那实际的资本市场利益,毕竟任何一个行业,赚的是钱,看的是利益点。

三、与其等待不如仔细培养
虽然工资内卷严重,可是大企业却忙得不亦乐乎,毕竟从国外的EDA挖到的人才,在技术上也能够获得较大的支持,眼下虽然困难重重,可是有技术人员的支持,那么成功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可是对于经济发展并没有那么壮丽的企业来说,动辄百万的年薪实属困难。所以,与其到处挖墙脚,还不如自己切身培育出一批人才,这就像花小钱办大事,自给自足。

工资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而变化,一线城市的工资比二线、三线的高也不足为奇。像一些很成熟的工程师,薪资最高就在百万左右,可见墙角也并非好挖。
挖到普通水准的应届生,价格虽便宜,可是用处却不是很大,而挖到成熟工程师,虽然能力突出,但价格却十分昂贵。思来想去还是自己培育一批最为划算,而很多企业也已经这样做了。

有的企业不太在乎应届生的能力、专业,而是照单全收,最后带薪培训。有点像蛋糕店、理发厅收学徒一样,就只是所学所用的不同而已。时间上的话,一般培训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正式上岗了。
而这些学有所成的人才可以用来填补EDA市场的人采空缺,除去一些企业以外,就连一些机构也开始了培育芯片人才的阶段。相信用不了多久,国内市场的芯片工程师就会人才济济。

只是想要EDA国产代替,恐怕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小公司凭借着一些低端芯片也可以发展得很好,适当的竞争反而能促进公司的经济。而大公司就需要一些成熟的芯片来支撑,而这才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四、结语
芯片呈全球性短缺,不仅是原材料被垄断,还因为EDA市场人才短缺。于是便有了挖人才的事件出现,那么对于这场已经达到白热化阶段的人才争夺战,谁才是最后赢家呢,是国内的EDA还是EDA的人才们呢?

其实最后胜利的还是资本家,不管是卡脖子的芯片制造还是封测端人才流失,这对于资本家来讲只是一片洼地而已。在投资上,资本家会选择成本低风险小的封测厂,而对于人才招募,资本家们又开启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形式,无所不用其极的来谋取一切利益。那么在本文的最后想问问大家,各位认为芯片市场最后的导向会被谁控制呢?
长按或者扫码二维码
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芯片讲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