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何新解放战争研究:
西兵团1947—1948大事记(修订版)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歼灭张灵甫部。
7月粟指挥南麻临朐战役失利。
7月华野南临战役失利,损失6万余人。
【《张云逸年谱》:8月19日与邓子恢、舒同电中央:“华野在七月整个作战中,总共伤亡减员六万左右。”】
7月,华东军兵分二部,一部为山东兵团,许世友谭震林指挥。“许谭东兵团及其他华东部队一切行动由华东局指挥。”一部为西进兵团,陈粟率司令部随军指挥。
8月4日,中央令西兵团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作战,接受刘邓指挥。
9月22日中央通知,令西兵团建制划归晋冀鲁豫中央局,与中野王秉璋纵队混编。
10月15日指示西兵团:“(二)你们部队对外仍称华东野战军,对内则属晋冀鲁豫建制,以利部队补给及地方工作之统筹。一切后方补给事宜及地方工作干部之派遣等事,你们应尊重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意见,向他们报告情况,请他们指示办法。”
陈仍为华野全军司令员。粟仍为副司令,但仅指挥西兵团,主要是四个纵队。
1948年1月,中央指示西兵团准备渡江南下,发动战略进攻作战。
4月粟裕上书中央,请求暂不渡江。
4月末,中央书记处举行扩大会议。陈粟列席。5月2日会议结束。
会议决定粟部暂缓南下,配合刘邓中野,集中兵力进行中原大会战,于中原歼灭敌主力兵团,而后进行渡江作战。
1948年5月9日,为指挥中原战争,中央改组晋冀鲁豫分局,分为华北局及中原局。以刘陈邓为中原局书记及中原解放军司令员政委及副司令。粟补为中原中央局委员、豫皖苏分局委员及分区司令员以及西兵团代司令员。
6月中原战役全面发动。
陈世榘部占领开封,中野发动襄樊战役,山东兵团发动胶济路中段战役。
粟部击溃及俘虏区寿年。
7月初,西兵团遭遇损失,撤退山东。
7月中旬山东兵团攻克兖州。
中野攻克襄樊。中原战役结束。
【按:1948年6月——7月举行的中原大会战,是解放战争具有战略转折点意义的大会战。此战双方均出动了集中在中原区域的全部主力兵团,解放军方面参战主力包括山东兵团,西兵团,陈唐兵团,陈谢兵团以及中原野战军的主力兵团。这场大会战始于开封战役和襄樊及兖州战役,继之以睢杞战役,帝邱战役,帝邱战役西兵团失利撤出,但是山东兵团攻克兖州,中野部队攻克襄樊,从此山东半岛和中原大部地区基本被解放军控制,从此蒋军不能再对解放军发起主动攻势,解放战争攻守易形,蒋军陷入被动防御态势。这一结果是中央5月会议改变中原领导体制和军事组织的伟大决策的结果。所以毛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过去讨论中原会战只偏重豫东战役,实际上豫东战役只是中原大会战的一个局部。如此规模的牵动全局的大会战,指挥者也不是某一兵团的领导人,而是中央军委和毛主席。】
9月举行政治局会议。毛主席对军事问题做重要讲话,表扬山东兵团打的好,但认为西兵团战绩不够。(讲话收入《毛泽东文集》第7卷)
9月山东兵团与西兵团合力举行济南战役。
西兵团担任阻援任务。山东兵团迅速夺取济南。
10月山东兵团及西兵团举行曲阜会议。饶陈主持。
[附注:曲阜会议举行两次。第一次为济南战役前,陈世榘宋时轮部整风及检讨。第二次为动员准备进行淮海战役。]
11月举行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后筹备举行渡江战役。
山东兵团及西兵团合并整编为解放军之第三野战军。
[三野整编于1949年的渡江战役之前,是奉军委之命令,以总前委刘陈邓的名义组建。当时华东局第一书记为邓,华东军区司令员刘,副司令陈。三野及二野均受刘邓陈指挥。]
【1947—1948西兵团进行的全部战役】
1947年9月:西兵团进军豫皖苏。
9月22日:土山集战役。
(此为西兵团划归中原后,西兵团单独作战中规模最大的一场。西兵团集中1、3、4、6、8纵队等5个纵队欲歼灭胡琏集团,未果,撤出。)
11月8日:配合刘邓挺近大别山,进行破击陇海路战役。
11月19日:鱼台战斗,胜利。
11月20日:金乡战斗,受挫。
12月13日:平汉铁路破击战。
本月北渡黄河,转入濮阳晋冀鲁豫根据地休整。
陈世榘宋时轮部南进豫陕,配合开辟大别山。
1948年1月:中央指示西兵团改编为粟叶兵团,准备渡江南下作战。
3月8日:陈赓陈世榘兵团发动第一次洛阳战役。
5月2日:参与宛西战役。
5月29日:参与宛东战役。
6月17日:陈世榘兵团攻占开封。
7月1日发起睢杞战役。
7月10日撤军山东解放区。
9月16日:配合山东兵团担任阻援,举行济南战役。
(许谭山东兵团攻城,西兵团多数主力部队未参战。)
11月,与山东兵团联合发起淮海战役。
以上乃西兵团1947.8—1948.11中的全部战役及战斗。
(2021-04-29)
何 新 新 书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