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悟克勤,语密



话说克勤是童身出家,他出生家庭不错,诗书多看,学了之后觉不够、不究竟,就继续接触了内典,读之如旧,后面又曾进一庙,宛然如旧历,曾经经历过,活灵活现,他就想我前生肯定是和尚
那时的人也开明,他父母觉得你想出家那就出吧,他就出家了
他太聪明了,闻一知十,不多久,什么唯识啊、般若啊、天台啊、华严啊,全都学懂,意识上觉得懂了,没问题了
他老师法演却一直不承认他,说你还不到、还没懂,不是,不是,还是不是
克勤就有意见了,这老和尚怕是个假的吧,要不就是嫉妒,他就要辞师参学;这个参学也是禅宗开创的一个方式,后世中国文化广泛运用
法演就笑着说,克勤啊,你不服气,我也不拦你,你要去就去吧,你记住,后面你得一场大病,差点死掉,你才知道我没骗你,你真还不懂
克勤出去后就东西南北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貌似哪里的寺庙得了场大病,真要死了,吊着一口气,这时的唯识、般若,这个那个,理论天花乱坠,都没用,阎王老子没空听你叨叨这些
他这时就猛力忏悔,我还不能死,我没搞明白呢,忏悔一顿之后,阎王网开一面,他慢慢好过来了,然后赶紧回家了,老老实实侍候五祖演
法演也不让他参个啥话头,可能是知道这个对克勤没用吧,太聪明了,你说什么话头他都能脑部自洽,你说什么理论他也都能懂,你打机锋吧,他也能像模像样的应对无滞,你敢打他一棒,他就敢接住送一送
老和尚经不起折腾,就只叫克勤随身跟着,看法演日常各种应对来往,讲法接人等等等
然后不知多久,有一天机会来了,有个官员弟子来拜见法演,问佛法的心要到底是啥
法演就说,你读书多,那我给你说两句你看过的诗,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就是这个,懂了没
官员就在这个情境中有所领会了
法演叮嘱他,是有个入处,但还要继续
后面官员走了,旁边的克勤就问法演,克勤当然也知道这两句诗了,师父,他真懂了?
法演就说,也不过就是认得声而已
克勤就说,认得就是认得了,难道还有啥?
法演就说: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啊,啊,啊。。。
克勤本来也是在那两句诗下跟那官员一样,有所领会,再被法演这一逼轧,好比临门一脚似进未进之时,这胃口吊得,有些魔怔状态了,就不由得走出屋外
屋外院子里正好有山鸡,克勤走出来,山鸡就呼啦啦飞起来
克勤这临门一脚终于通了,指着山鸡说,这不就是声嘛!
后面就给法演上个偈颂,金鸭香销锦锈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法演说,嗯,这回你懂了
咋看是小黄诗,其实意境很妙
各人性情不同,偈颂表达就不同,文如其人
比如五祖演的偈颂,就是另一种风格,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就很闲适惬意
五祖法演的老师,白云守端,就另是一种,一拳捶倒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这些流传下来的文章诗赋等,是前辈大能的语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每个大能的意境都有不同,不要硬记,要体会、品味,随缘感应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