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四果,声闻乘修证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须陀洹,预流之意
证得须陀洹,按教内标准,就已登入圣者之列,遑论其后
那什么算是须陀洹?
《杂阿含经》卷41:“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是名须陀洹果”。
目犍连尊者《阿毘达磨法蕴足论》:“预流果者,谓现法中,已于三结,永断遍知,谓有身见、戒禁取、疑,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一来果证,名预流果。”
断三缚结、清净见惑,就已是须陀洹初果;三结即,有身见(不是身见,是有身见,梵语萨迦耶见,即常说的我见),戒禁取(不正确的知识见地之囚禁),疑(对四圣谛为代表的法有怀疑)
教内讲解,时有高推圣境者,如,说证须陀洹者必然任运(自然而然)不犯戒律,甚至说走路都离地而行(以不踩小虫)
甚至著名法师竟然有说,震旦(中国)已无一个须陀洹人;我华夏汉文语法喜用夸张、排比等,这正常,但夸张到如此地步,至于吗
其实追求原意,自然就看到相关信息,比如
《异部宗轮论》:诸预流者,造一切恶,唯除无间(须陀洹人理论上有可能造除了五无间业之外的其他恶业)
窥基大师的解释是
(《异部宗轮论》曰:)诸预流者,造一切恶,唯除无间。
述曰:十恶业道,预流犹造,唯除五无间,以极重故。以此凡圣难可分别。(须陀洹除了五无间极重之恶业外,其他的都有可能造,所以须陀洹人和凡夫人很难从外表上分别分辨)
问:如何初果得不坏信,造十恶业犹有坏戒?(证了初果已算圣者,怎么还犯戒)
答:入观证净,出观行恶,亦不相违。(保持正念时是清净业,失去正念时犯戒了,也正常,一切时处清净不是初果人能办到的)
问:若尔应入观不疑三宝,出观便疑。(如果这么说,他们这是有时信,有时不信了)
答:疑但迷理,初果总无。十恶业道,其事微细,初果犹有。(不是这样的,初果已经断了见惑,不会再怀疑不信,他们是在各种人事上有的透不过,造恶)
又如弥勒菩萨的说法,“(初果)若行境界,由失念故,虽起猛利诸烦恼缠,暂作意时,速疾除遣”,“(初果)不复能造五无间业”,出自《瑜伽师地论》
那么须陀洹的能力、特征、果德是啥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说
1. 谓证如是谛现观故,获得四智。谓于一切若行若住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得非断智,得非常智,得缘生行如幻事智;
2. 若行境界、由失念故,虽起猛利诸烦恼缠;暂作意时、速疾除遣;
3. 又能毕竟不堕恶趣;
4. 终不故思违越所学,乃至傍生亦不害命;
5. 终不退转,弃舍所学;
6. 不复能造五无间业;
7. 定知苦乐,非自所作、非他所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无因而生;
8. 终不求请外道为师,亦不于彼起福田想;
9. 于他沙门婆罗门等,终不观瞻口及颜面。唯自见法、得法、知法、证法源底,越度疑惑,不由他缘;于大师教、非他所引,于诸法中,得无所畏;
10. 终不妄计世瑞吉祥以为清净;
11. 终不更受第八有生;
12. 具足成就四种证净;
可见,须陀洹圣者是初入圣道,并非某些人解说的那么高推圣境遥不可及脱离实际,只是增强了信士们的见解迷惑和仰信情绪(无脑迷信),丝毫无助于他们的慧命大事,甚至是伤害了他们的慧命
其实由引用的资料可以看到,祖师、善知识们是在真诚平实的说法传教,无奈某些人是歪嘴解释、教坏人家